中原文化藝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4-14 09:29:18

導語:中原文化藝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原文化藝術設計論文

一、中原文化的內涵及特點

1.中原文化的含義。文化是一個群體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中原廣義上講是指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人們往往把當今的河南省稱之為狹義上的“中原”。中原文化是河南人民的靈魂歸宿和精神主宰。

2.中原文化的特點。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體系的開端,作為農耕文明為核心的文化,它對中華民族精神個性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說,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朝代定都于中原。中原文化包羅萬象,史前文化中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都表明中原是中國文明起步最早的地域之一。由于中原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中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居于正統主流地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中原文化兼容并收,不斷地發展、擴充、完善,并與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它不僅成為中華文化之根源,而且對構建整個華夏文明發揮了基礎性作用。其廣泛而包容的文化特點,造就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特色。開封古都的歷史文化,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藝術文化,以老子為代表的圣賢文化,嵩山少林的宗教文化,尋根問祖的姓氏文化,豫劇的戲曲文化,淮陽太昊廟會的民俗文化,享譽海外的鈞瓷藝術,特色小吃的飲食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都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地域特色。中原文化歷史悠久,延續著幾千年的中華精神和文明。根植于中原地區的地域文化擁有著鮮明的識別性和認同感,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藝術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如中國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這是源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和人類始祖黃帝均在中原地區統一各大部落后將龍作為信奉的圖騰。而龍的形象古往今來都是藝術設計創作中百用不厭的素材。依托中原文化脈絡的走向,針對現代藝術設計行業的具體需求,將傳統中原文化的語匯與現代設計技法相融合,更好地在河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傳承中原文化,無疑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二、河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現狀

中原文化中蘊含了許多可供藝術設計專業學習和使用的知識。但長期以來,河南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主要著重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對于人文知識的教育不夠重視,與中原文化相關的知識傳播與教育非常匱乏。

1.缺少與中原文化相關的教學內容。河南藝術專業院校中,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課程主要是一些如工藝美術史等理論課程,或者是一些涉及民間藝術品的賞析課程,割裂了中原文化與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涉及中原文化中與藝術專業相關的內容,常常被歸到色彩、圖案等基礎課程中,忽略了其文化內涵對藝術設計的廣泛影響,錯失了中原文化中可為藝術設計類各專業使用的豐富設計資源。況且,現有的教材中系統體現中原文化的內容較少,沒有適合高校層次的教材和相關教具,在教學環節中不能較好地將中原文化通過藝術專業特色體現出來,導致課程體系不完備。

2.與中原文化相關知識的教學模式單一。在少數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課程教學中,教學方法多是單一地講授,或是引經據典,與實際沒有聯系。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與藝術專業相關的知識,其內涵與深度遠遠不止于此。在河南省高校的教育教學中,缺乏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課程,缺失對本土文化的講解與普及。由于中原文化教學資源的缺乏和教學模式單一,使很多學生只能通過課堂被動地了解或個人查詢網絡、閱讀相關書籍等方法對其進行表面化的了解,而無法主動去探究更深層的知識。

3.教師對中原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目前,一些河南高校教師對于中原文化的價值認識不足,缺少對中原文化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甚至認為中原文化是一種過時的理論知識,與藝術專業教學毫無聯系。因而,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中原文化的教育與傳播。與此同時,教師在課題項目研究、學術論文選題等方面往往限制在各自專業領域中,忽視對中原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優秀課程、精品課程的申報更是很少有人以中原文化為課題去研究。

4.對中原文化題材的應用缺乏創新。從設計作品來看,對于中原文化題材的運用,學生僅僅在網上查找一些文字,簡單地將一些元素照搬到設計中,或是圍繞一些著名的民間文化內容進行設計,認為可供設計應用的內容選擇面較窄。這樣一來,設計中既不能表現出文化的內涵與神韻,同時也造成重復設計,缺失創新,破壞了設計的整體性。5.從高校校園環境設計角度看,體現中原文化特色的規劃和景觀文化參差不齊。校園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特色的固化,所塑造的外部環境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校園環境建設千篇一律,在規劃設計中缺乏創新和文化特色,只是按照集中式的規劃布局和單一的環境美化來設計,在建筑外觀上缺乏文化特色,景觀中缺少彰顯中原特色的設計,無法營造屬于中原文化的環境氛圍。

三、中原文化在河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傳承

1.從根源性與基礎性上加強對中原文化的認識。高校是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基地,也是孕育新思想和培養新觀點的搖籃。課程是高校教育活動的基礎,也是中原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根本介質。以中原文化的根源性和基礎性為出發點,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資源優勢,針對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合理的設計,加強對中原文化的傳統認識。首先,拓展藝術設計專業學科的維度,開設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課程,將文化滲透到藝術設計專業中去。例如,將傳統國學、年畫藝術、民俗文化等列入藝術設計專業選修課程,拓展學生對中原文化的認知度。其次,開辦中原文化專題講座。中原地域特色的文化根植于民間與鄉土,開封汴繡、淮陽泥泥狗、布老虎等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工藝體現了藝人們的精湛技藝。邀請藝人們到高校學生中間舉辦講座,加深學生對中原文化的認識,提升學生運用中原文化語匯進行再創造的能力。再次,注重實踐課程,讓學生實地體驗龍門石窟的精美、開封古都的厚重、禹州鈞瓷的雅致、嵩山少林的禪宗武學等。考察后,要求學生根據考察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進行設計實踐。最后,中原文化為藝術類各專業提供了豐富的設計資源。例如,仰韶文化中彩陶形態、色彩、圖案可以用在建筑外觀、裝飾紋樣、包裝容器中表現;中原文化中的工藝美術品可以作為景觀小品的設計元素等。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中原文化的應用環節,讓學生對中原文化元素進行描摹、分解、重構,讓學生對于設計中的文化應用有更深的體悟。

2.從包容性與開放性上注重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中原文化內涵豐富,其包容性與開放性為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方向。以傳承與探索中原文化為目的,首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入手。“對一個社會,一個群體或一個人來說,文化是一種維持、一種認同的連續過程。”由精神上自主產生的對于文化的自豪感和歸屬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中原文化的積極性,由熟悉的文化資源引導,將被動灌輸轉變為主動的文化探索。教師可制定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設計題目,引導學生主動選擇興趣點,自主搜集整理資料,主動提出問題與教師交流。讓學生在設計中學習中原文化,深化認識,應用于實踐。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教師首先要自覺學習中原文化,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實地采風,通過拍攝照片、視頻等方法親身體驗中原文化的無限魅力。建設中原文化資源庫,拓寬以網絡學習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原文化。通過科研項目、課題研究的方法,進行資料搜集、整理,開發、撰寫一部分優秀的教材。通過教師教學科研深入挖掘中原歷史文化的精髓,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傳承中原歷史文化。

3.從原創性上指導設計創新應用。從中原文化原創性的特點出發,利用中原文化資源為設計靈感來源,加強學生設計實踐能力。基于文化的設計創新,首先是思維觀念的創新。思維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驅動力,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規律的一種概括和間接的反應過程。這種反應最先是建立在已有記憶經驗基礎上進行想象解構,通過實踐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所以知識資源的積累是設計的源泉。中原文化承載的意義為設計賦予了深刻的內涵。在設計實踐中,引導學生從構成中原文化的器物層、組織層、觀念層三個層次進行設計分析,作為設計靈感來源,從深層次中指導學生對于中原文化的理解。例如:嵩山少林的塔林、寺院等特色建筑形式構成了嵩山地區文化的物質基礎;少林功夫和宗教文化代表了組織和觀念的基礎。開封的古城樓建筑、汴繡工藝、汴京燈籠張等,通過各個文化層面的元素的分析,為設計創新提供豐富的資源。在對中原文化設計元素的提煉和再設計的過程中,打破原有的形式,進行設計解構,這需要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創意思維模式,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審美進行創新設計。文化通過設計語言進行傳播的同時,也影響著設計者和設計風格。從原創性上指導設計創新應用,傳承與探索中原文化。除了在設計過程中把握方法,還要積極鼓勵學生聯系實際,利用地域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例如,在畢業設計中設置以中原文化為主題內容的設計題目,要求學生利用較長的時間進行設計實踐,在反復修改方案中不斷調整設計方法,找到合適的設計切入點,從表面的元素應用深入到抽象的意境營造。鼓勵學生參加設計比賽,在參賽作品中應用中原文化,通過大賽的形式檢驗學生的設計應用,通過設計語言弘揚中原文化。定期在校園中進行優秀設計作品的展示,鼓勵學生將中原文化應用在設計中,并通過展示的方法擴大影響,讓非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也能領略到中原文化之美。除此之外,在整個校園環境規劃設計中也要滲透中原文化內涵,從整體建筑空間布局到局部景觀設計,力圖體現中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使校園從整體環境中體現出清晰的中原文化脈絡。通過文化影響環境,通過校園環境彰顯河南高校文化特色的同時,創造出寬松的學術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創新,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中切身體會中原文化的魅力,從而提高自身文化的認同感。

總之,中原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根,也是藝術設計之本。中原文化在河南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傳承與探索,關鍵在于提高對中原文化傳統的認識,注重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應在把握課程教學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中原文化豐富資源進行設計創新應用,不斷提高藝術設計中的文化內涵。.

作者:張怡單位: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