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麥克工藝在服裝造型設計的運用

時間:2022-02-24 03:40:50

導語:司麥克工藝在服裝造型設計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麥克工藝在服裝造型設計的運用

摘要:為了充分挖掘司麥克工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價值,實現傳統手工藝在現代服裝中的創新設計與運用提供更多的思路,文章通過對英國、意大利、北美國家的司麥克工藝技法及特征進行歸納總結,運用圖文互證法,結合司麥克工藝在服裝設計案例中的創新運用方式,從構成形式、材質、技術3個層面分析司麥克工藝在服裝造型中的創新運用。司麥克工藝屬于一種面料再造工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主要起到裝飾作用,為服裝造型設計的發展開拓新思路,對促進傳統工藝在服裝造型設計中的創新運用與發展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關鍵詞:司麥克;工藝技法;服裝設計;創新傳承

司麥克(Smocking)是起源于英國的一種刺繡工藝,19世紀初傳入我國,在我國被稱為打纜、褶繡、褶飾[1]。司麥克工藝是源于田間勞作的特殊的刺繡工藝,其在抽褶縫制后的面料上進行刺繡,屬于服裝面料改造方式的一種。司麥克工藝在現代服裝面料再造中運用廣泛,并延伸出多種工藝樣式。面料經過司麥克工藝后,呈現出特殊的肌理效果,具有很強的裝飾性與藝術性。司麥克工藝根據不同的抽褶方式、間距、縫制、配色等呈現出多樣的形態,滿足多樣化的服裝設計需求,促進服裝造型的創意設計與運用。目前,對司麥克工藝的研究中,國外研究側重服裝史料整理與分析,國內研究側重司麥克工藝在面料再造和服裝褶皺工藝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司麥克工藝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司麥克工藝的服裝設計案例,系統地分析司麥克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方法和創新形式,挖掘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運用價值,為服裝設計提供新思路,實現傳統工藝與現代服裝產業之間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1司麥克工藝

1.1起源與發展。司麥克(Smocking)工藝起源于約5世紀時英國農民的工作服,其在方形肥大襯衫的過肩及袖口通過抽褶縮縫工藝,使身體在工作服中可以自由地活動[2]。司麥克來自于英文單詞smock,“smocking”特指一種刺繡工藝,指按一定規律把平整的面料整體或局部進行手針釘縫,再把線抽縮,整理后面料表面形成一種有規律的立體褶皺[3]。司麥克工藝最早來源于農民的工作服,因此,早期更著重于功能性需求。而后,司麥克工藝廣泛運用在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服飾中,司麥克工藝融合其民族的地域風情,具有一定的裝飾屬性,早期的司麥克[4]服裝見圖1。圖1早期的司麥克服裝中世紀時,英國人就已將司麥克工藝運用在服裝制作中。維多利亞時期的女童服裝中,司麥克作為裝飾元素得到廣泛運用,而如今的洛麗塔(Lolita)服飾也深受其影響。早期的司麥克工藝都是由手工完成的,直到1880年,韋爾登(Weldon's)等雜志刊登了點轉移紙的廣告。根據點轉移的原理,可以在織物背面燙出等間隔的點,然后由制作者按照燙好的間隔進行縫制,為司麥克工藝實現工業化奠定基礎。到了20世紀50年代初,打褶機誕生了,司麥克工藝進入到工業化生產時代,加速了司麥克工藝的發展,推動了司麥克工藝在服飾中的廣泛運用[5]。司麥克工藝于19世紀初傳入我國東部沿海地區。20世紀30年代,上海繡衣的刺繡工藝就融合了中外傳統刺繡技藝,并實現本土化的發展,其中就融合了抽絲、緙絲、套針和司麥克等技法,并于20世紀70年代盛行一時[6]。1.2工藝技法。司麥克根據工藝技法和工藝發源地的不同,主要被分為英式司麥克、直接式司麥克、意式司麥克以及北美式司麥克。司麥克工藝的類型[7]見圖2,展現了不同類別的司麥克工藝特點。英式司麥克(EnglishSmocking)首先通過一排排的針縫使織物呈現淺褶結構(類似于抽褶),再在褶紋的基礎上,最后運用刺繡工藝根據設計的圖案進行縫制。直接式司麥克(DirectSmocking)在網格點的基礎上直接進行縫制,然后抽緊紗線使織物呈現褶狀的裝飾性圖案,其通常運用在規則的格紋或者波點面料中,而在沒有規則點與格子的面料中,如純色面料或者不規律印花面料,則需要提前做好標記點再進行縫制。意式司麥克(ItalianSmocking)通過標準的針縫和差異的布局使織物形成規律的褶裥和不規則的圖案。意式司麥克可以細分為波浪意式司麥克和平行意式司麥克;北美式司麥克(North-AmericanSmocking)是在布料反面進行刺繡工作,使得布料表面呈現出褶縫的特殊立體效果,同時隱藏線跡[8]。在同一種司麥克工藝中,面料特性、單位間距、排列布局、針法組合以及抽縮松緊等不同,會使其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具有強烈的幾何構成感[9]。這在北美式司麥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不同形態的北美式司麥克[9]見圖3。司麥克傳入不同國家地區,會結合不同地區的風俗文化和審美特點進行傳播與發展。因此,還出現了加拿大司麥克、澳大利亞司麥克等。司麥克不是純粹的裝飾物或象征地位的刺繡工藝,每一類司麥克工藝都充滿其獨特的地域風格和創新精神。

2司麥克工藝在服裝造型中的運用

司麥克工藝之所以風靡一時,主要是因為在彈性纖維沒有出現之前,服裝的上胸部、腰部等部位需要貼合人體的曲線而呈現相應的弧度。匠人們就創造出這種方式來改變面料形態,兼具了功能和美感。隨著彈性纖維的出現,司麥克工藝的功能性被弱化,而逐漸強調其裝飾功能。至今,司麥克工藝仍然廣泛運用在日常服飾乃至國際時尚品牌秀場中,其中以女裝、童裝的造型設計中運用居多。司麥克工藝在服裝造型設計中的運用方式主要包括局部造型運用和整體造型運用。2.1局部造型運用。強調人體的基本結構,司麥克工藝作為裝飾元素,圍繞人體結構線出現在服裝的領、胸、肩、袖、腰等部位[10],司麥克工藝的局部造型運用見圖4。在領部,為了貼合人體頸部的曲線,用緊密的司麥克裝飾對頸部線條進行點綴;在肩部,通過司麥克工藝突出肩部的廓形設計;在腰部通常起到收緊作用,修飾女性的身體曲線。司麥克工藝對服裝的局部細節進行修飾,或突出局部的造型設計,以增強服裝美感和層次感。強調司麥克工藝自身的藝術表現力,不受服裝結構影響,作為設計的亮點,運用在服裝任意部位,強調裝飾性,幾乎不存在功能性。如圖4中,背部的司麥克工藝,以突出司麥克圖案為設計重點。裙身處運用司麥克工藝形成的菱形褶皺肌理作為裝飾,突出司麥克工藝的肌理美。此外,可以用貼布、拼接、堆積等形式在服裝造型基礎上做加法,將運用司麥克工藝處理過的面料裝飾運用在服裝局部,增強層次感[11]。通過貼布形式進行不對稱的設計,形成強烈的材質對比,突出司麥克工藝這一特殊肌理。2.2整體造型運用。整體造型運用是將司麥克工藝與整件服裝相結合,從面料再造的角度上進行實踐操作,使服裝整體呈現出豐富的肌理感。通過對司麥克的構成形式進行設計,主要包括單一司麥克工藝的重復運用,以及不同司麥克工藝的組合運用,司麥克的整體工藝運用見圖5。單一司麥克主要是根據設計好的司麥克工藝形式,將其制作成相應的面料或衣片,服裝整體運用同一種司麥克形式制作而成。而組合司麥克工藝,需要預先設計好司麥克工藝的組合方式和構成形式。比起單一司麥克,組合司麥克運用更需要符合形式美法則,從組合結構、疏密布局、體量對比等多個角度進行設計[12]。整體運用司麥克對制作工藝的要求更高,操作難度更大,在高級定制服裝中運用得更多。

3司麥克工藝的創新運用

3.1形式的創新。對傳統司麥克工藝針法的重新排列組合。傳統的司麥克往往表現為單元格的重復、連續排列,設計師們在前人基礎上對司麥克工藝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出更多的針法和組合方式,并結合其他工藝手法,使得司麥克在表現上更有形式感和節奏感。結合現代構成設計原理和點線面的排列組合變換法則,對傳統的司麥克工藝針法進行重新組合、排列,可以得到更多有趣的表現形式,技法形式創新如圖6所示。結合多樣的藝術設計風格,分解重構出新型的司麥克工藝形式,突破司麥克工藝的傳統結構形式。可以將幾何元素、仿生元素等結合當代藝術設計風格,創造新的司麥克工藝形式,風格形式的創新見圖7。解構主義服裝設計大師川久保玲曾在作品中大量運用司麥克元素[13]。與常規司麥克工藝不同,她使用整幅面料,對其進行堆疊、抽縫,與不同裝飾形式的工藝相結合,運用立體裁剪使服裝呈現出大面積的夸張的新型司麥克圖案效果[14]。通過結合解構主義的打破重組的設計特點,對傳統司麥克工藝形式進行重新解構和創新設計。MiuMiu運用司麥克工藝表現立體的褶狀花朵,在服裝造型設計中運用仿生設計方法,展現出精湛又新穎的司麥克工藝。3.2材料的創新。傳統的司麥克工藝以布、針、線為主要材料,由于需要對面料抽縮處理,因而通常選用棉麻、桑蠶絲、雪紡等柔軟無彈且易于塑形的常規面料。隨著越來越多的材料出現,司麥克工藝的材料選擇更多圖7風格形式創新樣,包括服用材料和非服用材料。皮革、空氣層、TPU(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杜邦紙、軟木、羽絨服面料等均可作為司麥克的底布進行使用。司麥克工藝中,“線”作為表面的裝飾也有了更多創新的余地。如選用魚線、毛線、膠管、金屬絲、繩索等不同質感的線狀材料,使面料表面呈現出更豐富的材質質感,材料創新示例見圖8。通過發散性思維,大膽地運用生活中所見到、用到的非常規材料于司麥克工藝中,結合司麥克工藝的基本技法原理,運用服裝造型設計思維,不斷地進行突破和創新[13]。3.3工業技術創新。工業技術的創新主要指服裝表面呈現出與司麥克無異的視覺效果,但不是通過傳統的司麥克工藝制作而成,而是通過相關技術織造出類似司麥克工藝的面料肌理。利用司麥克工藝使得面料表面呈現規律的立體褶飾的原理,通過針織、充棉、機器壓褶以及3D打印等先進的工業技術來實現這一肌理效果[13],工藝技術創新見圖9。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結合,無疑是傳承傳統手工藝的一個重要途徑。技術可以輔助我們實現更具創造力的設計,更能突破傳統的司麥克工藝形態,超越之前難以實現的司麥克工藝形態。要司麥克工藝創新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既可以手縫,也可以通過機器直接織造。

4結束語

司麥克工藝是服裝設計風格與服裝工藝元素多元化發展中的重要組成之一,需要受到重視并傳承。隨著更多新型材料和工藝出現,司麥克工藝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極大地開拓了設計師的設計思路,為實現司麥克工藝的創新發展提供新方向。通過案例研究法和圖文互證法,對司麥克工藝的創新運用進行研究,認為司麥克在服裝造型設計上的創新運用主要分為服裝造型的整體運用和局部運用,得出創新方式主要有:①工藝技法形式和藝術設計風格形式創新;②結合新型材料和非服用材料進行創新;③實現工業技術上的突破和創新司麥克工藝的生產方式。對實現司麥克工藝多樣化創新發展;與先進的紡織制造技術相結合,促進服裝造型創意設計發展;實現司麥克工藝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周洪雷 曾華倩 高文芝 單位:1.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 2.東華大學現代服裝設計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3.南京云錦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