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財務審計工作問題及應對策略

時間:2022-10-14 09:03:16

導語:醫院財務審計工作問題及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財務審計工作問題及應對策略

摘要:隨著醫療體制改革工作的持續深入,財務審計在醫院經營管理中的作用愈發重要,是新時期背景下醫院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現階段我國很多醫院的財務審計工作仍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財務審計工作的實效性,還制約了醫院的健康發展。本文簡要闡述了醫院財務審計的內涵,提出醫院財務審計工作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從多個層面提出了醫改背景下提升醫院財務審計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醫院;財務審計;審計制度;審計流程

財務審計作為醫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和意義更加凸顯。可見,在醫療改革工作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分析醫院財務審計工作存在的共性問題,探究具體的應對策略,對于規范醫院財務行為、提高醫院競爭力、推動醫療改革深入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醫院財務審計的內涵和原則

(一)醫院財務審計的內涵

醫院財務審計指的是審計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醫院財務信息和收益的合法性與真實性進行審查與評價,并出具權威審計報告的過程。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財務審計范疇不斷拓展。在審計內容層面,包含了對醫院各類財務報表齊全性以及報表內容規范性和真實性的審查;在審計主體層面,分為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兩部分。內部審計即為醫院內部審計機構組織內部審計人員對財務信息進行審計;外部審計即為上級審計部門或第三方審計機構對醫院進行財務審計[1]。

(二)醫院財務審計的原則

醫院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嚴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則:①目標導向原則,即開展財務審計工作前應制定明確的審計目標,并以目標為導向開展審計工作。若財務審計偏離了既定目標,就會失去審計價值和效用;②客觀公正原則,即財務審計必須遵循客觀公正的態度,客觀評價醫院的真實財務狀況;③依法審計原則,即審計項目和流程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從而確保財務審計工作的規范性、權威性以及合法性[2]。

二、加強醫院財務審計工作的意義

(一)滿足醫院財務會計工作的發展需求

信息技術在醫院財務工作中的普及應用,推動了醫院財務會計工作的高效化、信息化發展。基于此,醫院應準確把握財務信息化發展趨勢下,財務審計工作發展的有利時機,對傳統財務審計模式和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從而最大化發揮財務審計的作用,有效預防財務會計工作信息化背景下“忽視原始憑證審核”問題的發生。由此可見,加強醫院財務審計工作能夠滿足醫院財務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需求[3]。

(二)順應國家宏觀政策的要求

自2012年起,國家宏觀政策多次對醫院財務會計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這對醫院財務行為的規范性以及會計信息的質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醫院必須要強化財務審計工作,這樣才能夠順應國家宏觀政策的要求,有效避免財務管理過程各類漏洞和錯誤的出現。

(三)提升醫院競爭力

加強財務審計對于醫院競爭力的提升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市場經濟體系下,運營成本對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影響愈發明顯。基于完善的財務審計機制,醫院能夠嚴格按照既定預算進行運營和管理,科學規避不合理開支,從而有效降低運營管理成本,實現競爭力的提升;②提升決策水平。有效的財務審計工作既有助于醫院管理層及時發現決策中存在的問題,又能夠為醫院經濟活動的決策提供具有較高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參考依據,從而提升醫院管理者的決策水平,幫助其做出最正確的決策,使醫院的市場競爭力得以有效提升;③提升社會形象。高質量的財務審計能夠使醫院對外公布的財務信息更加規范化和透明化,有助于提升百姓對醫院的信任度,幫助醫院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而實現市場競爭力的提升[4]。

(四)為醫療體系改革提供保障

醫療改革視域下,國家更關注醫療體系的公益性。然而,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很多醫院出于擴大自身規模、提升經濟效益等目的,不斷尋找醫療改革相關政策中的漏洞,導致醫療體系改革工作難以得到有效落實。而加強醫院財務審計工作,能夠對醫院經濟活動和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規范,對違背醫療體系改革核心思想或相關政策規定的財務行為進行約束,從而為醫療體系改革的順利、持續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現階段醫院財務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對財務審計缺乏重視

該問題主要有以下表現:①內部審計機構設立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目前,我國很多醫院在進行內部審計機構設立時,并不是出于對自身經營和發展的長遠考慮,而是為了應對上級管理部門的行政命令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導致內部審計機構設立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財務審計缺乏實際效力;②未將財務內部審計納入日常經營管理體系。很多醫院的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財務內部審計對于醫院經營和發展的重要性,未將財務內部審計納入日常經營管理體系中,導致財務內部審計地位尷尬,難以發揮出經營管理和財務監管的作用[5]。

(二)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該問題有以下兩點主要表現:①內部審計機構設立缺乏獨立性。由于醫院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缺乏重視以及正確認識,導致內部審計機構設立缺乏獨立性,經常出現將審計機構設為財務部門下屬機構或將審計機構與其他科室合并管理的情況,不利于財務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②審計人員缺乏獨立性。在很多醫院中,并未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人員,而是由財務或相關部門人員進行兼任,導致審計人員與被審計部門間存在較為密切的利益關系,不僅影響財務審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還會影響審計處理的執行效果。

(三)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醫院財務審計工作也會不斷遇到各類新問題,然而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卻是一個嚴謹的過程,需要較長的周期。因此,相較于醫院財務審計工作的發展,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工作具有明顯的滯后性。這一情況使得醫院進行財務審計的過程中,缺乏細致、全面的法律依據,審計人員只能憑借以往工作經驗,對審計事項進行認定和判斷,導致審計風險增大,影響財務審計的實效性[6]。

(四)人員素養有待提高

該問題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審計方法的選擇和應用能力有待提升。財務會計工作信息化發展背景下,醫院財務審計涉及的財務信息資料會顯著增多,這無疑增加了錯誤財務信息的存在概率以及財務審計失察問題的發生概率。為避免上述問題對財務升級工作的影響,應選擇科學審計方法開展審計工作。然而,很多審計人員并不能及時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沒有及時學習先進的信息化財務審計技術和審計理念,依舊沿用傳統方法進行審計,不僅審計工作量大、效率低下,而且失察率較高,嚴重影響財務審查的實效性;②專業素養有待提升。隨著時代的發展、醫療改革的深入,醫院財務審計的內容更加豐富,審計范圍更加防范,對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更高。不僅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財務、定量分析、數據處理、審計評價、內部控制等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然而,目前很多醫院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并不滿足上述要求,從而影響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成果[7]。

四、提升醫院財務審計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對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視度

提高對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視度,是提升醫院財務審計有效性的根本。以某縣三級醫院為例,以下行為充分體現出醫院管理層對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視度:①醫院管理者主動進行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的學習,并對我國醫療事業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深刻意識到財務審計的重要性,自覺提升對其的重視度;②定期組織醫院管理層及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參加相關內容的專家培訓會和經驗交流會,定期到上級醫院進行參觀學習,從而提升管理層對財務審計的重視度;③加強財務審計工作宣傳力度,加深職工對財務審計工作的了解,提升財務審計工作的支持度和配合度。通過營造良好的財務審計氛圍,提升全體職工對財務審計的重視度。

(二)加強事前審計

目前大多數醫院的財務審計主要以事后審計為主,雖然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但只局限于資金的總結工作,若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事后審計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止損作用。針對上述問題,某縣三級醫院加強了財務審計的事前審計工作。在發生經濟行為前,對財務預算、收支計劃、經濟發展計劃、經濟活動決策、經濟合同等內容進行全面審查,判斷和評價其合規性和可行性,從而顯著將降低了醫院經濟行為的風險。通過事前審計和事后審計的結合,不僅顯著提升了醫院財務審計的實效性,還能在第一時間發現財務問題并及時制定補救策略,從而有效提升醫院財務的安全性。

(三)建立健全財務審計制度

健全財務審計制度是提升醫院財務審計實效性的最有效手段。該縣三級醫院通過以下措施對財務制度進行完善:①制定職責分離制度,即財務審計過程中,任何項目都需要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部門或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從而提升財務審計工作中人員之間、部門之間的制約性,確保審計效果;②制定細致的監管制度,確保從“審計報告提交”到“審計決定”的每個環節都處于嚴格的監控中,從而保證財務審計的客觀性、公正性、合法性以及科學性;③制定審計回訪制度。要求審計機構在完成審計工作后的一段時間后,進行回訪,確認審計決策的執行情況。

(四)完善與財務審計相配套的制度

為確保醫院財務審計工作能夠順利、公正、高效地開展,還應完善與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基于此,該縣三甲醫院實施了以下措施:①在醫院管理制度中,明確財務審計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并通過制定相關制度,構建財務審計配合機制,通過制度條例提升各部門、科室的配合度,為財務審計營造良好環境;②完善醫院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確各部門、科室、職級的責任、義務以及權限,嚴格遵循制度規定管理財務審計工作,從而最大程度將降低財務審計受到的行政干預,在確保財務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提升審計工作的客觀性。

(五)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能夠有效確保財務審計的實效性,避免人為因素對審計過程和結果的干擾。有效的追責制度應包含以下兩方面內容:①明確財務審計過程中,各部門、各人員的審計目標、審計內容以及審計責任,一方面充分激發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另一方面,將具體責任落實到個人,增強審計制度對審計人員的約束力;②明確責任追究機制。在追責制度中,明確指出存在失職行為和違法違規行為的財務升級人員將要臨的處罰內容和處理結構,并將追責機制與相關法律法規相聯系,借助相關法律法規的法律效力,提升追責制度的約束力和權威性。

(六)規范財務審計流程

規范化的財務審計流程能夠引導審計人員更好地開展審計工作,不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還能夠有效避免審計流程錯誤或混亂對審計結果的影響。例如某縣三級醫院以時間節點為依據將財務審計工作劃分為審計前、審計中和審計后三個模塊,并針對三個模塊制定出規范化的工作流程。如在“審計前”,嚴格按照“審計內容制定——審計依據和制度學習——審計計劃制定——下發審計通知書”的流程做好財務審計前的準備工作。另外,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工作流程具有共通性,在開展審計工作時,可相互借鑒和完善,從而確保財務審計工作的高效性和實效性。

(七)加強財務審計人員素質培養

作為醫院財務審計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會對財務審計工作的過程和結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加強審計人員素質培養是提升醫院財務審計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措施。該縣三級醫院通過以下措施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進行有效培養:①建立健全考核與獎懲機制。一方面結合實際情況和崗位能力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員考核制度,定期對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工作態度、工作成果進行考核與評價,及時發現審計人員隊伍存在的問題,幫助其及時改正問題、引導其主動進行自我提升。同時,結合考核結果對審計人員隊伍實施動態化管理,確保審計人員隊伍始終處于較高的素養水平。另一方面,通過適當的懲罰機制,對審計人員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態度進行約束,通過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獎勵機制,激勵審計人員主動學習,自我提升,使審計人員素質不斷提升。②制定完善的培訓機制。定期召開審計人員培訓會,向其傳授最新的審計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升其專業能力;為優秀審計人員提供進修機會,增強其自我提升動力;定期召開財務審計分析研討會,分析當前財務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探究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全面提升審計人員的實戰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因此,各地區醫院應深刻意識到加強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對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加強事前審查、健全審計制度、完善配套制度、建立追責制度、規范審計流程、提升人員素養等具體措施,應對現階段醫院財務升級工作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切實凸顯出財務審計的作用和價值,促進新時期背景下醫院競爭力和社會形象的提升,促進醫療體系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丁丹.醫院財務風險與內部審計控制措施探索[J].財會學習,2021(09):142–143.

[2]張艷.新時期醫院財務審計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06):12–13.

[3]丘國鎮.淺談醫院財務存在的風險及防范措施[J].商訊,2021(07):35–36.

[4]牛莉莉.試論當前醫院財務審計內部控制問題及應對策略[J].財會學習,2020(33):144–145.

[5]景峰.現代醫院財務審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文化,2020(29):58–59.

[6]柏鳳.基于內審視角探究公立醫院財務審計創新對策分析[J].中國產經,2020(19):39–40.

[7]劉明秀,賀紅.關于醫院財務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17):46–47.

作者:郭瓊 單位:渠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