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計量器的建立及應用研究

時間:2022-03-09 04:07:29

導語:煤礦計量器的建立及應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計量器的建立及應用研究

計量器具管理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分析

煤礦安全所經常使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催化式甲烷測定器、光感式甲烷測定器、粉塵采樣器,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甲烷傳感器、一氧化碳傳感器以及風速表等等,這些計量器具主要的用途是對煤礦礦井以下的瓦斯等相關氣體的濃度、通風的風速和粉塵的濃度等一系列計量上的物理參數進行監控。政府相關部門所需的安全數據憑靠的是煤礦安全檢測系統進行采集和傳輸。現階段,在我國的煤礦計量當中所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1共享資源的程度過低。我國煤礦企業目前所具備的信息化管理只局限于非常狹小的局域網通信當中,共享資源的程度較低,對煤礦企業的資源共享是不利的;2定期的煤礦計量器具校準工作有待于規范。煤礦企業嚴重的缺乏規范及統一的管理,尚且沒有對校準操作程序進行制定。小型的煤礦企業沒有切實的對校準所用的標準計量機具加以配備,日常工作當中所使用的計量器具的管理和定期校準失去控制;大型的煤礦企業因為具備的計量器具過多,缺乏專業性較強的技術管理人員,再加上規范的操作程序欠缺,校準所需的標準器具無法做到按期溯源,標準有效的器具、報廢的器具、維修的器具和在用的器具賬目混亂不清;3不能對周期檢定計量器具的計劃進行及時的反饋,導致大量的計量器具如報警儀、傳感器和甲烷測定器無法正常的運行或者由于漏檢計量器具而引發錯誤信息,最終致使無法挽回的損失發生;4煤礦安全檢測系統中的計量管理針對的主要是校準管理部分傳感器,并且未將計量管理納入到計量器具的管理范疇中;5沒有實現動態的信息管理,普遍存在信息反饋滯后的不良狀況,具體的實物與數據庫中的信息不一致的情況屢見不鮮,并且時常性的導致查詢統計出現錯誤。總之,隨著煤礦企業的不斷整合,集團的煤礦分布不僅越來越廣泛,而且也會越來越分散,計量器具的品種及數量急劇的增加,并且煤礦企業目前在管理計量器具方面的諸多不足和缺陷,已無法與現代化煤礦企業的發展要求和管理需求相適應,因此,煤礦安全計量器具管理體系的開發,使得煤礦企業的計量管理信息化、科學化以及規范化的發展越來越迫切。

計量器具動態定檢運作體系

大力開展定檢宣傳利用多種形式發動企業的職工,及時轉變傳統的職工觀念,例如:發傳單、電視或者其它媒體的宣傳等形式,從而樹立正確的計量管理觀念。對計量崗位定檢工作要認真做好記錄結合檢查記錄卡,將重要的定檢部位、定檢方法、定檢要求等記錄非常詳細,然而,上述這些基礎資料的準確性、分析性等將會對計量器具定檢工作質量產生巨大的影響,由此看來,上述關于記錄計量器具定檢的資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認真貫徹實施定檢記錄后,大大增強了器具操作人員對器具維護保養的責任心,這同時也成為技術人員上崗之后對實際情況進行定檢非常重要的依據。建立一套完善的計量器具定檢管理體系要進一步完善計量器具定檢管理體系,例如:《計量器具管理目錄》,應該依據煤礦企業實際生產虞經營狀況,建立與之相關的法規文件,這樣一來,有利于確定計量管理對象。再如《計量器具檢查表》,此文件是對計量器具進行定檢所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與此同時,又是周期檢定和定檢的體現。主要是煤礦計量器具使用者負責定檢與應急處理等工作的完整記錄。除此之外,還必須要進一步規范定檢的流程,并且制定一套完善的定檢標準與定檢方法。結合每種計量器具使用性能、適用的崗位、技術操作流程、檢定工藝等多個方面,再制定出較為科學的定檢方法。建立完善的作業標準和考核辦法進一步完善定檢網絡與定檢制度,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嚴格按照考核流程和考核方式進行考核。結合各個煤礦生產與經營的實際情況,按照事先制定的計量器具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的基礎上,再制定一套完善的計量崗位、管理者、維護人員、操作人員等考核標準與方法,重點是要將管理內容進行細化,例如:定檢操作、危險源的判斷、安全隱患的排除等,這樣一來,可以實現對職工工作效率的考核的目的。建立完善的人員走動管理制度關于人員走動管理制度建立指的是要最終建立企業領導與職工相互約束的機制,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提高企業基層的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企業現場的管理。除此之外,也可以提高企業職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傳統的被動處理事故變為主動預防安全隱患的出現。只有這樣,才可以使煤礦企業的現場管理更加規范化、系統化。制定器具運行動態分析制度煤礦企業的調度室主要負責企業在整個生產階段中出現的各種計量事故加以準確、真實的記錄,并且還需要對其進行備案處理。按照煤礦計量器具定檢周期的責任表和檢定表,由企業內部專業管理部門負責計量事故的分析與處理,特別是要對計量器具今后影響正常的生產原因進行分類整理,規范考核流程,進而有利于快速找出計量器具管理的薄弱環節,因此,加強對重點環節的治理,以便提高煤礦計量器具的整體管理水平。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定檢制度的本質為以預防為主,將定檢作為其核心內容,周期檢定為其檢定的主要目的。所以,周期頂尖制定不能過于機械化,特別是對那些強制性檢定的計量器具必須結合國家檢定的程序要求加以檢定,合理、科學的管理非強檢計量器具的儀器儀表,再按照計量器具的使用頻率以及使用環境,進而延長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實施以定檢為中心的動態定檢制度,從而確保煤礦計量器具的計量準確、減少計量誤差的出現。建立完善的器具定檢隱患閉環程序煤礦企業內部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隱患統計臺帳體系,內容主要包含對計量器具的檢定與維護管理情況、當前出現的計量安全隱患等。尤其是要對現場計量器具事故隱患加以整改,切實落實“五有”工作。我們可以按照如下操作流程對計量器具定檢隱患閉環程序:首先要把計量器具實際使用狀況填寫到計量器具日常檢查表內;其次,再將檢查表移交給企業內部專業管理部門;再次,對其進行分類整理后錄入統計臺帳,并且還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定檢計劃書,以便對突發問題進行處理;最后,計量器具人員進行審核檢查。實行計量器具的零故障管理在煤礦企業內容,應該積極開展對計量器具的狀態監測,不斷從國外引進計量器具故障診斷技術,從而提高對計量器具的故障傾向管理水平,熟練掌握故障診斷技術以及認真總結故障處理經驗,以便提高計量器具故障處理的準確率,這樣一來,便計量器具的靜態管理轉變為動態管理。

在建立完善的計量器具動態定檢體系以后,不急有利于推行精細化管理,從而增強煤礦企業對計量器具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并且從根本上改變了改善了器具使用環境。與此同時,計量器具動態檢點體系的構建,極大的填補計量器具管理的漏洞,切實提高計量管理器具的管理水平,并且大大的提高了計量器具檢測結果的可靠性以及準確性,切實的了確保煤礦生產、經營等工作的順利開展,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并且為今后企業的管理打好堅實的基礎。6結語總體來說,進一步強化對煤礦計量器具的管理,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計量器具的管理水平,而且還可以提升計量器具測量結構的準確性,便于煤礦企業開展各種經濟活動,做到超前維護,確保計量器具處于一個較好的受控狀態,便于企業進行安全生產,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中穩步的發展,提高煤礦企業計量器具的管理水平。

本文作者:韋貴茗工作單位:畢節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