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審計風險與預防的探索
時間:2022-03-02 04:51:51
導語:當代審計風險與預防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艷艷工作單位: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審計風險的特征
1.即使審計詳細,但由于各種因素,如經濟業務、管理者的自身能力和素質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審計的結論,都有可能使審計的結論與實際的情況相出入,導致審計風險。由此可見,審計風險無法消滅,必然存在,但是可以控制。要認識審計風險為什么存在、為什么產生,就能夠想辦法提前加以防御和控制,這樣就能夠達到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一個成功的審計,并不是完全消滅了風險,而是將風險控制在客接受的范圍之內。2.對于被審計單位經營不善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能被審計出來,但很難做到將被審計單位問題揭露到一覽無遺,形成審計中的失誤,一旦被審計單位經營不善破產或者對負債無力做還時,往往會被指責為審計失敗,尤其新近提出過審計表達時,指責尤為突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失誤,將連累其所在事務所一起蒙受指責和損失,因為報表使用者會因為審計失敗來控告會計事務所;另外,如果被審計單位本身涉及違法犯罪,意圖不良嚴重欺詐,弄虛作假,比如違法利用和制作假的數據報表,又比如有些上市公司利用關聯方交易將巨額虧損轉到無需審計的關聯企業上去,真實的財務狀況就被隱瞞起來,等等,這些行為必然引起和加重審計的風險。3.關于潛在性的審計風險。在實際的審計活動中,審計人員的計劃不充分完善、經驗欠缺、審計誤差、使用方法不當、判斷出現失誤以及有可能得到被審計單位弄虛作假的材料的欺騙,等等,審計人員并非故意的失誤,造成審計結論和實際情況發生出入。一般這種出入沒有造成很嚴重的后果,這種審計風險僅僅還在潛伏性的階段。但不能因為這種潛伏性的風險而麻痹大意,因為如果不引起重視,審計風險大大提高,一旦引發事故,潛在風險就實實在在變換為實際損失。因此,就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堅持職業道德和規范,遵守法律,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只有加強審計人員的素質,才能控制住審計人員的非故意行為導致的潛在性審計風險,而審計人員正需要這樣才能控制自身的風險,從而達到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
審計風險的成因
1.被審計單位方面各自不確定因素引起的審計風險的問題。被審計的單位,本身受到外部環境、經濟業務復雜及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等各個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這樣就形成和產生了審計風險。對此,西方國家廣泛運用的內部控制測試的抽樣審計辦法,能防范企業風險和審計風險,使企業健康發展。對于企業發展和審計風險的控制,現在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2.審計方法不當引起的審計風險的問題。目前,審計活動中采取的方法普遍是抽樣判斷的方法,這是因為審計不止內容廣泛和復雜,還受到審計成本的制約,因而審計事項難以完全查清,這樣大大加強了審計風險的可能性。3.審計取證不全面、準確引起的審計風險的問題。毫無疑問,審計取證做的不好,必然引起審計風險,目前,關于取證方面的問題主要在以下方面:第一,取證所得的要素、過程等不夠全面和清晰,法規也引用不當;第二,忽視輔助方面的證據,不重視次要細節;第三,對審計的簽證意見忽視,如簽證前的審計證據的內部審核、簽證后的簽證意見分析、被審計單位的意見;第四,不加分析、判斷、審核的資料輕易加一利用,如直接引用被審計單位的自我陳述為自己的審計證據。這些不全面的取證方法和習慣,大大提高了審計風險的可能。4.審計人員自身素質、能力等方面引起的審計風險的問題。目前,審計人員大多為財經出身人員,知識比較狹窄和單一,沒有豐富的經驗,也沒有多面而廣泛的專業才能,對各種業務系統也知之甚少,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以及政策法規,就出現了審計人員能力單一而審計對審計人員本身要求有極高的能力和職業水平之間的矛盾。審計活動中審計人員才是實施的主體,其能力、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審計風險的可能,因此,審計對審計人員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審計人員有經驗,專業知識全面豐富,克服信息盲從的心理。
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1.加強和改善執業環境(1)首先要分清責任,即企業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之間的審計責任。因為責任不明晰,注冊會計師經常受到無理的擴大注冊會計師責任的訴訟,因此,行業協會及法律界應該好好溝通,從保護注冊會計師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從法律上予以責任界定標準,并充分且廣泛的運用社會宣傳,使公眾對會計師責任和注冊會計師之間的責任能區分并認同。(2)對聘任制度應當改革,并創造獨立聘任的環境。在聘任制度保證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并使注冊會計師的執業環境具有獨立性,使注冊會計師和當局的意見和分歧,通過改變審計委托的辦法,用審計委或者審計委所委托的中介機構來加以溝通和交流,這樣,就能有效保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能對董事會以及大股東負責和加以報告。這樣,不僅能增強審計的效果,減少審計的風險,更有利于審計的順利和成功,完善法人治理的結構。(3)有必要采取和實行過錯鑒定。應該組成一個包括會計、審計理論界和實務界、司法等各相關方面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負責過錯鑒定制度的實施,像醫法鑒定一樣形成專業的、強有力的鑒定意見,反應行業及相關人員的特點成績,并能出具鑒定報告,來減少各種因為不了解而導致的失誤判斷。注冊會計師的要求及工作極具針對性和專業性,因此,有必要對此特殊性行業實行過錯鑒定,從而防范審計風險,盡量保證審計的質量和成功。2.審計人員自身方面的措施(1)首先,審計人員必須要依法執業,還要保證審計人員獨立審計的業務。審計人員要依據《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的法定執業。《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則是關于審計人員獨立審計業務方面的權威標準。(2)必須嚴格控制審計風險。這也是職業界十分關心并不斷追求進步的一個問題。如今,人們日益重視審計,而審計人員的責任和風險也日益增大,職業界的思考重點在于,改進審計的方法和程序,來保證不但審計成本降低、高質量完成審計工作,還能降低審計風險和損失。(3)加強和曾進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能直接控制降低審計風險和加強執業水平。(4)執業中要保持嚴謹和周全的職業態度。在審計過程中,存在太多不確定的審計風險,也存在各種不可避免的誤差,只有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小心求證,大膽懷疑,用細密和周全的思維,,才能及時和有效的發現和找出各種虛假信息、錯誤信息、遺漏信息等等,從而降低審計風險,更大保證審計成功。對于審計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必須采取措施小心防范,這是經濟發展的要求,是事務所在激烈競爭中生存的基礎,也是注冊會計師取得事業進步和發展的基礎。
- 上一篇:現代內部審計員素質及構建綜述
- 下一篇:當前審計風險的評估與控制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