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市場營銷遇到的難題及營銷方針

時間:2022-03-09 08:52:00

導語:電力市場營銷遇到的難題及營銷方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力市場營銷遇到的難題及營銷方針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電力基礎設施投資明顯加大,電廠電網建設有了飛躍發展。同時,隨著國家市場經濟的逐步規范,任何行業的壟斷格局都將被打破,電力市場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計劃經濟逐步過渡為市場經濟,電力市場逐步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因此,國有電力企業必須要適應這種轉變,迅速建立自己的市場。

一、電力市場營銷涉及的問題

1.電力管理體制問題

我國城網一般實行供電企業抄表到戶、收費到戶,而農村是以縣電力企業為實體,抄表收費到農村變壓器的總表,以上部分嚴格執行國家現行電價,但由于農村用電管理薄弱,一些地方“人情電”、“關系電”、“權利電”現象十分嚴重,有些地方層層躉售、個人承包電費、偷竊電現象嚴重,這些損失分攤到用戶身上,造成電價成倍增長,增加了農民負擔,挫傷了農民用電的積極性,損害了用戶利益,也損害了供電企業的形象。

2.供電、配電工程貼費問題

1)高昂的供電、配電工程貼費是制約地方電力發展的攔路虎。近幾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個體私營經濟異軍突起,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也是推動農村電力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目前,大部分農民的經濟實力較為薄弱,在辦理用電增容過程中,一次性交納供電、配電工程貼費,一般負擔不起。

2)政策的局限性。我國《電力法》頒布后,與之配套的《用電管理法》至今沒有出臺,而《供電營業規則》第33條規定,用戶連續6個月不用電,也不申請辦理暫停用電手續:者,供電企業給予消戶,終止其用電,以后再用按新增辦理第26條規定,用戶遷移新址不在原供電點供電的,新址用電按新裝用電辦理,這樣就出現了因用戶調整場地,交不起工程貼費而不得不停止用電的現象。

3.供電線路老化“卡脖”卡住了電力市場

我國農村通電時間較早,線徑過細,變壓器容量小且一般為高能耗變壓器,隨著近幾年家用電器進入每個農民家庭以及個體工副業的發展,農村用電“卡脖子”現象日益突出。因此,加強電網建設,形成合理布局,是電力增長的關鍵。目前進行的農電體制改革和農村電網改造將徹底改變這種局面。

4.價格機制缺乏市場競爭力

我國大部分電廠沒有實行競價上網的原則,電價居高不下,加之層層用電加價,更加劇了農民負擔。電力產品要具備成本優勢,才能具備價格優勢,雖然這其中與國家宏觀調控,實行統一市場原料價格有關,但也反映了電力價格機制缺乏市場競爭力。因此,農村電力市場的開拓千萬不能忽視。

二、電力企業必須拋棄傳統壟斷企業的優越感。樹立現代市場營銷觀念

伴隨著國家市場經濟的逐步規范,任何壟斷行業都將被打破,都將引入競爭機制,特別是電力買方市場的出現,都要求我們營銷觀念的徹底轉變,即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消費者)的利益,企業兼顧企業利益、職工利益和社會利益,樹立現代社會市場營銷觀念的更新,要使“皇帝的女兒也想嫁”,也要走向市場,只有實現觀念的更新,意識的轉變,以及思想上的到位,才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

三、電力市場營銷策略

電力企業在市場搏擊中不能只等待用電市場的自然延伸,而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并促進電力市場的發展。

1.產品策略

產品的整體概念是有形實體加上企業對用戶所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電力市場的載體是輸電電網和配電網,電能通過它們送到干家萬戶,只有擁有一個現代化水準比較高且網絡布局合理的電網,做為商品的電能才能“賣”得出去。

2.價格策賂

價格策略的三大中心是:成本、需求和競爭。電力企業由于目前依然是獨家經營,電網統一調度,因此,圍繞用戶需求降低成本,避免搭車收費和亂加價,是擴大電力營銷的重要措施。因此,政府部門在制定目錄電價和各種附加費時,要以利于使電價決策形成多方制約的格局,提高政府定價的科學和全面性,減少盲目性、片面性,使電、力商品的價格更加合理,符合實際。

3分銷和促銷策略

電力銷售盡量減少中間環節,一方面避免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便于管理,降低電價。就目前電力銷售體制是多種并存,有直管式,有躉售式和代管方式,供電企業管理用戶變壓器,以該處高壓計量收費,致于每個用戶拿多少,電力部門管理很少。農電管理將面臨新的機遇,辦法要求取消鄉級電管站,其人財物并入縣級供電企業,統一管理,整頓農村電工隊伍合格的堅決辭退,電力部門管理農電工,進行合同制管理擇優上崗,電力銷售實現四到戶即電力銷售到戶、管理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這些措施的采取是對中間環節的取消,最終有利于用戶,有利于供電企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穩定。綜上論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市場發展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賣方市場逐步轉為買方市場,經營觀念也產生了較大轉變,這些變化都促進電力企業適應新的經濟形式的需要,從企業內部經營機制和思想觀念入手,轉軌變型,制定出相應的戰略發展計劃,擺脫舊的管理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市場營銷手段,在市場經濟中不斷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