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思考

時間:2022-01-19 08:59:15

導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思考

摘要:隨著食品安全戰略的實施,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不斷加深,市場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人員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本文以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為例,運用典型調查、深入訪談等方法,選擇貴陽、遵義、銅仁等地開展實地調研,探討了大專院校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的建設定位、培養標準、課程建設、師資要求,為大專院校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大專院校;遵義

1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的必要性

1.1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需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頒布和實施,標志著從食品衛生到食品安全的轉變,詮釋了“以人為本”這一基本理念,突出了食品檢測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藥品安全戰略是一個涉及食品藥品生產、加工、監督、管理、監測等環節的系統工程,更離不開食品藥品相關專業人才,因此,從國家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角度來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迫在眉睫。1.2市場需求催生對專業人員的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對食品藥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且呈現出多元化、差異化等特點。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以及食品企業的工業現代化程度和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企業急需大批知識面寬、實踐技能強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方面人才,培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企業培訓現有分析檢驗人員、開展食品檢測與質量管理社會服務成為行業企業的迫切要求。課題組對貴陽、遵義、銅仁等地的10余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行政部門和企業進行實地調研發現,目前市場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人員的需求量較大,但專業人員的供給相對匱乏;西部地區在這方面的人才缺口較大,且在短時間內無法改善。此外,目前除遵義醫專外,西南三省尚無專門的培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人員的專科學校。因此,推進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培養一支掌握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一線工作的綜合職業能力,能夠從事食品、藥品行業的加工、檢驗、質量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隊伍迫在眉睫。

2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的定位

課題組在走訪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行政機構、食品藥品生產企業,深入了解目前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人員的市場需求數量和技能需求、發展趨勢后,基于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對專業建設的要求,立足目前的師資力量,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定位為:培養一批符合市場需求、專業基礎扎實、實踐操作過硬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人才;打造一支專業帶頭人與骨干教師完備、專任教師結構合理、專兼職教師比例適當、師生比合適的教師團隊;搭建一個校企合作、互助共享、優勢互補的實習平臺。圍繞專業定位,明確專業培養標準、課程設置、基地建設和師資要求。

3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培養的標準

基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市、區(縣))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培養技能的新要求,專業培養的總標準為: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基礎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法制觀念,掌握職業崗位(群)所需的基礎知識及專業技能,具有食品藥品分析與檢測、食品藥品生產管理及品質控制、食品藥品檢驗設備的維護、食品藥品檢驗室設計、新產品開發等崗位所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學生培養的具體標準如下:3.1思想要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具有一定人文素養、法律知識和人際溝通能力,具有團隊精神、良好的行為規范、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健全的體魄,愛崗敬業、開拓進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素質人才。3.2專業知識要求。(1)掌握食品分析、食品質量控制與檢測基本知識;(2)掌握本專業所需的藥物學基礎知識;(3)掌握藥品GMP、GSP管理知識;(4)掌握食品藥品質量檢測管理技術知識;(5)掌握我國食品藥品專業法律法規知識;(6)掌握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所需的衛生監督、預防醫學相關知識。3.3綜合能力要求。(1)具有辨識和預測食品生產、儲運、銷售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的能力;(2)具有將食品、藥品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應用在食品、藥品管理工作中的能力;(3)具有專業崗位工作需要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4)具有一定的專業英語閱讀與翻譯能力;(5)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自我調控和團隊協作能力;(6)具有專業的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能力;(7)具有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力和基本維護能力;(8)具有運用EXCEL和SPSS等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的能力。

4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的課程建設

4.1課程設置。根據專業定位、培養標準,明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包括中國藥事法、藥事管理學、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食品安全學、生產與經營質量管理認證。主要課程包括:藥學基礎、解剖學、生理學、分析化學、食品化學、食品衛生學、藥品分析、食品微生物檢驗、食品理化分析、藥品分析與檢測技術、公共關系與經濟法規、食品工藝學、應用文寫作、衛生統計學、管理學基礎、德育、體育、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及網絡基礎。4.2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的基地建設。實習基地是學生實習、學以致用、對接市場需求、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關鍵環節。從學校層面來看,有助于拓展學校的實習基地,與用人單位建立更多的聯系與合作,擴大影響力;從院系層面來看,有助于完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培養方案,融專業的“教、學、訓”三位于一體;從學生層面來看,有助于學生培養就業崗位的技能、學習與就業有關的知識,為用人單位提供選擇學生的渠道。通過共管、共育、共建共享三大機制,推進基地建設。4.2.1完善校企合作共管機制。成立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行政部門領導,企業負責人、技術人員共同參與的專業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協調解決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實現“學生受益、行企獲利、學校發展”的良性互動共贏合作局面。4.2.2完善人才培養共育機制。與食品藥品監督相關部門、質量技術監督局等單位合作,共同跟蹤市場需求變化,共同調整專業方向,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共同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和實訓教材,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質量評價方式改革,共同管理培養學生,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4.2.3創新基地共建共享機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探索股份制等多種合作方式,創新實訓基地多元投資、共同建設模式。創新校內生產性實訓基職業教育地長效運行與管理機制,使食品科技園和食品質量與安全檢測中心成為學校的教學基地、學生的創業基地、企業的創新基地、教師的科研基地、社會的培訓基地。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健全學生實習實訓保障制度,完善頂崗實習管理、運行、考核評價制度,積極探索和實踐學校、企業共同管理、共同評價的機制。加強與食品藥品監督行政部門、相關事業單位、知名品牌企業的聯系與溝通,完善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制度、指導教師管理制度、考核評價制度等。聘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行業企業中具有食品加工、食品營養、食品藥品檢驗等專長的、技術領先的企業專家作為學生頂崗實習的指導老師,積極探索和實踐學校、企業共同管理、共同評價的新機制。

5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師資要求

師資力量是建設內容的核心之一。為更好地服務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的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做好教師培養工作:一是搭平臺。堅持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主要采取觀摩教學、經驗交流、信息反饋、展示成果、評議總結等形式,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級競賽活動,組織教師開展教改活動,定期開展專業調研,促使教師在實踐中得到鍛煉。二是打基礎。選送教師參加各種培訓、進修和研究生班學習,在教育培訓問題上給予必要的支持。三是委重任。給教師適時加壓,讓他們挑起教育教學重擔,發揮有教學科研能力的教師的作用,讓他們參與有關課題的研究。同時,向教師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勵這些教師不斷完善自身、豐富自身、提高自己,造就一支專業帶頭人與骨干教師完備、專任教師結構合理、專兼職教師比例適當、師生比合適的教師團隊。

參考文獻

[1]茍明.砥礪前行的中國食品安全[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9(6):40-45.

[2]姜愛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的研究[J].廣西教育,2014(27):76-77.

[3]趙永敢,李超敏.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食品監管方向)課程體系建設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4):134-136.

[4]蘇新國,王爾茂,于麗平,等.高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定位的探討[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8(8):91-93.

[5]焦云鵬.高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建設的思考[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0(2):69-71.

作者:何鴻 單位: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衛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