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大眾傳播之消費導向功能
時間:2022-04-05 05:00:00
導語:深究大眾傳播之消費導向功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眾傳播以其信怠功能、新聞輿論功能、廣告功能、娛樂功能等形成了重要的消費導向功能。大眾傳播的這種消費導向功能以正面影響為主,也有某些負面的東西,值得各方面予以關注。
關鍵詞:大眾傳播消費導向功能
大眾傳播具有威力無比的輿論導向功能。嚴把輿論導向關,被視為國家穩定、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消費領域,大眾傳播以其強大的影響力左右著大眾消費價值目標的確立、消費方式的選擇,甚至直接影響大眾的消費內容。目前,我國大眾傳播的消費導向功能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體現。
第一,國家通過大眾傳播媒體有關政策,通報信息,引導消費活動。在我們國家,媒體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我們的媒體都屬于黨委宜傳部門主管。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政府通過媒體直接向民眾灌翰消費理念,指導人們的消費活動。大眾傳播這種獨特的信息功能在這里直接轉化成了消費導向功能。
眾所周知,美國政府在30年代前后兩次通過媒介大力提倡“消費愛國”。此舉在當時大為奏效,它激發了民眾的消費熱情,使消費激增,因而也帶動了生產,使美國走出了經濟危機。我國媒體更是一貫根據黨和政府的政策,作出相應的消費導向。五六十年代,各種媒體大力宜傳勒緊褲帶千社會主義,要求人們用最低限度的消費來增加積累,節約資金用于國家建設,因而當時的人都以簡樸為榮,大部分人除了滿足票證所供應的需求外。別無奢求。80年代,胡服邦同志提出“一要吃飯,二要建設’,也仍然是宜傳低消費政策。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黨和國家就消費政策再次作出了調整。因此,從去年起,各大操體就如何擴大內需、啟動國內市場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宣傳,事實上也是在不斷示意大眾增強消費。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朱銘荃總理指出:“進一步運用稅收、價格等手段,并繼續清理某些限制消費的政策和法規,鼓勵投資、促進消費、增加出口。”這番講話通過各大媒體發表,再歡起到了指導國民消費的重要作用。十五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確立了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各大媒體大力宜傳發展教育、發展高科技的思想。這種宜傳。實際上也是一次重要的消費導向。不久,科技市場火爆了,以電腦為代表的高科技產品進人到了千家萬戶,與此相關,電腦書刊成為最熱門最場銷的書刊。同時,教育消費也日益增長,人們明白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敏金、拿文憑,而是謀生的墓礎、發展的前提。幾年來。求學的人數也一直在增長,人們開始認定,把錢花在教育上值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宜傳確實落到了實處。當然這種宜傳也仍未停止,它還將引領更多的消費者走向科教消費的園地。從其發展勢頭著,這個導向恐怕是目前最有價值最成功的消費導向。
第二,通過新聞報道引導消費。大眾傳播是重要的新聞輿論工具,其新聞輿論功能亦可產生消費導向功能。新聞學原理告訴我們,新聞作為一種精神產品,一經傳播走向受眾,就會對受眾產生影響。對社會產生作用,這即是新聞的引導性。將新聞的引導性適應于消費領城,即是我們說的消費導向。大眾媒體的新聞報道中常有大盆的經濟新聞、消費新聞,這些對人們的消費無疑起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1999年元旦前夕,中央電視臺報道了首都部分中學生和大學生發起停寄明信片的活動。這個報道的目的就是要阻止人們娜寄明信片這種消費。為什么呢?因為明信片是用優質木漿制成、生產明信片,要耗費大批木材,要砍伐大片森林,這是一種破壞生態環境的不利之舉。這個報道發出后,得到了廣大學生的支持,原先每年密集的郵發明信片被打電話等方式代替,而這種影響不僅作用于當年,也將作用于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這個報道成為一種有益的消費導向,它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
第三,通過廣告傳播引導消費。廣告是大眾傳播中的重要內容,大眾傳播的廣告功能同樣產生消費導向功能。著名學者王世德先生給廣告下的定義為:現代的商業廣告,是運用現代新知識和技術手段,對產品、市場、消費者的需要和心理演變情況作調查研究,以策劃為主導,以創意為中心,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商品或企業形象,以促進銷售,滿足和促進消費者需要,使社會發展和人類幸福的宣傳方式《商業文化與廣告美學》。簡單地說,廣告即一種現代營銷手段,其中飽組著商家的清費導向。如近一段時間湖南生活頻道上的“萬代廣場”廣告:“把錢存在銀行里?沒勁;炒股?風險太大;萬代廣場,買個旺鋪送太太’這個廣告做出來可謂有理、有情、有利,看過還真讓人心動呢。廣告最多的當推女性用品,“‘小護士美白月’使你又白又嫩”,“‘豐腳按摩乳罩’、’翹憐褲’可以讓你更富曲線美,展示窈窕身材具有惹火魔力”,這些極具誘惑力的廣告往往讓消費者不能自持。在這些廣告中,消費不局限于經濟、實惠之類,它把人們的消費引導至一個更高的層次—審美追求,為美而俏費,為實現自我而消費。而且這種消費漸成一種現念,一種新型消費觀,它開辟了更廣闊的消費市場。人們常談所謂消費時尚、消費翻流,時尚、潮流從何而來?恐怕正是從各種各樣的廣告中來,從大眾傳播中來。
第四,通過大眾傳播的娛樂功能引導消費。大眾傳播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即娛樂功能,這種功能也同樣產生消費導向功能,即在欣賞各種娛樂節目的時候,受眾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消費憊識的影響。媒體愈來愈密集,帶給大眾的節目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吸引人,而媒體的受眾也日趨擴大,接收媒體的時間也更長。當人們打開一張報紙、翻閱一本雜志或打開收音機、電視機的時候,總有可能涉及到消費方面的內容,而這些內容終究會影響到人們的意識領域,對人們的消費產生消費導向作用。
《中國消費者報》1999年9月24日頭版頭條刊出了《中秋節可以沒有月餅嗎?》一文,文章寫了這樣一件事:“不久前中國石化投資公司專門到稻香村購買了100公斤月餅,派人乘飛機送往南非,讓幾百名在那里工作的異鄉游子吃上正宗的家鄉月餅,感受親人們的關懷與問候。”從這里我們看出的是何種消費導向呢?這是一種文化消費導向,當然這里是在提倡傳統文化。m年最后一期的(財富)雜志刊登了一份名為《中國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調查報告,這份由蓋洛普機構組織的調查顯示:“有10%的人使用過電腦,14%的人知道因特網,在18至25歲的北京人中,有l/3月曾到因特網上‘沖過浪’30%的人打算在未來兩年內購買彩電,19%的人準備添置VCD10%的人計劃配備蜂窩滬敬碼電話。’從這些數據我們看到最新潮的消費,看到了現代文明消費的趨勢—走向文化、走向文明。幾年前,國內的歌迷、影迷不少,現在則冒出大批球迷,媒介大量報道各類賽事,尤以足球為多,國外球迷風風火火的熱鬧景象深深影響粉中國人,因而中國的球迷也愈來愈多,他們不僅隨賽事在國內流動,甚至大批出國看球助威。大眾傳播就是這樣在不經意中深深地影響粉消費者。從電視、雜志、報紙,人們學到一些新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
大眾傳播的消費導向功能是如此強大,因而對其傳播方式及內容也應引起更高度的關注。按人們的期待,大眾傳播應該有更令人滿意的效果,應達到文明傳播、科學傳播、真實傳播。然而不難發現,大眾傳播的消費導向中也仍然存在某些負面的東西,這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第一,低劣廣告的誤導,使消費者象受損失。廣告中的不實現象是大眾最為惱火的,但仍然有大量的虛假廣告通過各種媒體得以傳播。如吃什么、穿什么可以讓身材滲小的人長高;什么用藥不開刀、無痛苦根治痔瘡……而根據廣大消費者的反映和有關醫療專家的鑒定,這類廣告中所宜傳的有些功效是不實際的。前些年在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刮起的“換膚”風,使不少求美心切的消費者信以為真,結果大上其當。這類廣告嚴重地誤導了消費者,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同時也大大地降低了大眾媒介的可信度。
第二,大眾傳播的消費導向可能導致大眾為消費而消費。受傳播媒介的影響,消費者已更具有品牌意識,更具有個人的身份意識,但也有華而不實的情況存在。如一些中小學生講究穿名牌、用名牌,甚至相互,比;社會上一些人更是吃喝逍遙,似乎人活著就是為了消費,消費得越多、越高級越好……人成為了商品的奴隸。這是人們常說的消費主義傾向,這種傾向與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是緊密相連的。即使在西方社會,進步的思想家也看到了其弊端,馬爾庫塞和弗洛姆曾對消費主義提出過批判,呼吁“用真實的需求代替虛假的需求”。這就是說,大眾傳播應該意識到其消費導向的強大功能,盡量控制其俏費導向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使大眾傳播更好地發揮其消費導向功能,我們應該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粉手對大眾傳播媒介進行適當的控制,使之更好地發揮消費導向功能。外部控制就是應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現階段我國已經出臺的有關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法》、《藥品管理法》、《合同法》等,這些法律條文雖已頒行,但落實還不夠,目前的關鏈就是要把條文落實。這就要求我們的行政部門,特別是工商管理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具體化,采取措施執法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媒介的運作更加規范,不誤導消費者。內部控制就是要求傳媒界嚴格把關。媒介一向是重要的宜傳輿論工具,深受廣大受眾信賴。因此,各大媒體本身應該有高度的責任感,應加強行業自律,嚴把關口,不讓一些次劣的東西混人媒體,肆意傳播,要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提高媒體傳播內容的質量、品位、檔次,從而在消費導向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作出貢獻。
- 上一篇:單位投資評價系統研討
- 下一篇:談論當前社區衛生服務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