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高速增長影響論文
時間:2022-12-31 04:52:00
導語:外匯儲備高速增長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匯儲備只是國際收支平衡和整個經濟增長的一個產物。一個經濟體應該在維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金融市場沒有出現顯著扭曲前提下所形成的外匯儲備才是相對正常和穩健的。但是,我國目前所面臨的是全球經濟的明顯失衡,以及國際收支錯位的不斷惡化,加上國內市場機制扭曲(尤其是匯率并不能反映貨幣的價值),所以我國外匯儲量所具有的科學性和合理邏輯就值得懷疑了。
1.外匯儲備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給量。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就意味著外匯占款的高速增長,也意味著央行被動投放的基礎貨幣在高速增加。由此貨幣政策所具有的自主性由此勢必大打折扣。目前央行對付由外匯占款所形成的過度貨幣投放的辦法就是發行央行票據來進行對重,從而每年由此產生的利息成本在翻番。依靠這個辦法,央行遲早要面臨巨大的由外匯儲備所造成的財務虧損。這個巨額財務虧損背不動的時候,央行票據的操作就走到了盡頭。
2.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相應資金存在國外,并未投入國內生產使用。外匯儲備過大,等于相應的資金“溢出”,對于資金短缺的我國來說是不利的。因為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中絕大部分被投放于中國境外的金融市場,并未參與境內資金循環過程。這就意味著,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時以犧牲國內投資機會未前提,并最終絕對損害了國民的福利水平,長此以往就會直接削弱中國經濟增長的后續能力。
3.外匯儲備還可能由于外幣匯率貶低而在一夜之間蒙受巨大損失。我國外匯儲備不斷增長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幣匯率低估帶來了貿易上的相對優勢。一方面,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另一方面,本國貨幣匯率變動會通過資本轉移和對外貿易影響本國的外匯儲備。此外,儲備貨幣匯率不穩會影響和削弱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我國外匯儲備70%是美元資產,而美元已經完全跌入了一個漫長的頹廢通道中,我國國民財富由此必然遭遇折損于流失的厄運。
二、造成外匯儲備激增的原因
1.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1999年~2005年的七年中,我國幾乎每年都有數百億美元的經常項目順差。而2006年~2007年兩年順差數額高達千億元。經常項目順差主要是由連年的貿易順差形成的。雖然順差的出現對曾經資金短缺的我國來說是件好事,但是它帶來了兩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一個是形成了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增加;二是造成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限制了貨幣政策調整的自由度。
2.我國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也是原因之一。1994年年初,我國在對資本與金融項目實行嚴格管制的同時,對經常項目實施強制的結售匯制度。近年來,雖然外匯管理局已經允許外貿企業開設外匯賬戶,留存部分外匯,企業可以留存外匯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但是企業實際持有的外匯份額遠遠低于允許留存的限額。
3.我國的外貿政策的導向效應。出口政策是個雙刃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整體國力的不斷增強,原來過度依賴外需發展經濟的策略并沒有及時調整,以至于經濟運行出于內外失衡的狀態。同時,在外需模式的導向下,出口創匯規模演變成了地方政府考核其官員業績的一把尺子,而擴大出口也成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員刻意追求的政績工程。出于地方利益的考慮,經濟運行中的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現象屢見不鮮,由其導致的某些行業產能過剩,在內需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只能依靠擴大出口來緩解生產過剩的問題。但是目前,我國資金短缺的情形已經有了很大改善。我們現在更需要調整引進外資的政策導向,更應當看重外資帶來的技術于管理經驗。
三、應對外匯儲備激增需要采取的措施
1.對外經濟政策宜以改善國內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我們應當逐步消除對出口和外資的優惠政策,逐步消除對進口用匯和內資的限制,以改善長期以來依賴外資的局面。我國現有的外資稅收優惠政策區域導向型強,產業導向性差,就是外資稅收優惠政策由沿海到內地,以及由東向西,稅收優惠程度是逐漸降低的。同時也必須對包括稅收優惠在內的整個引資政策進行調整,提高外資的利用水平,減輕資本賬戶順差給人民幣帶來的升值壓力。
2.提高人民幣匯率形成的市場化程度,使得輸導外匯儲備的途徑更加暢通。提高人民幣匯率形成的市場化程度,需要兼顧中央銀行的干預能力,宜采取逐步放寬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的辦法。這一匯率制度需要事先推動三項改革措施:其一,統一外匯指定銀行跟企業、個人之間的外匯市場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外匯市場;其二,改革目前的強制結售匯制,實行自愿結售匯或者更寬松的強制結售匯制度;其三,放松或取消對外匯指定銀行的外匯余額管理。
3.為居民個人用匯開辟相關的渠道。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平穩發展,境內個人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境內個人多樣化投資需求日益增長,我國充裕的外匯資金也為境內個人開展對外證券投資提供了條件。這將有助于促進個人境外投資有序進行,積累相關風險防范和監管的經驗。同時也是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拓寬外匯資金流出渠道,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重要舉措。
4.放寬金融機構的投資渠道。比如,境內居民可以間接投資海外股票市場。這個新政就是我們通常了解的QDII(國內機構投資者赴海外投資資格認定制度)。在銀監會新政指引下,國內投資者獲得了更多更好的海外投資機會。QDII新政給境內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投資渠道。逐步放寬金融機構的投資渠道無疑會成為疏導高速增長的外匯儲備的重要途徑。
[摘要]高速增長的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的穩定帶來了多方面的負面影響,本文分析了外匯儲備高速增長的原因及如何對其進行控制。
[關鍵詞]外匯儲備高速增長經濟
外匯儲備不僅有利于增強國際清償能力和提高海內外對我國經濟與貨幣的信心;還有利于應對突發性事件,防范金融風險。它在擴大我國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速增長的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卻不容樂觀。
- 上一篇:外貿順差疏導分析論文
- 下一篇:巨額外匯儲備負面影響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