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教學論文:小議物業課程及教學模式
時間:2022-02-19 04:30:28
導語:物業教學論文:小議物業課程及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桂瑾工作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物業管理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大學生對物業管理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物業管理與其它專業相比,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點:1.綜合性。物業管理專業的課程涉及到的其它專業課程眾多。主要有:經濟法、管理學、建設法規、房地產開發經營與管理、項目管理、市場營銷學、房屋建筑學等。物業管理課程是對上述課程內容的攝取,由于涉及的學科眾多,專業面覆蓋廣泛,因而,物業管理課程是多學科融合的課程。2.應用性。物業管理課程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學生學習物業管理課程是要在學習上述相關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深入理解物業管理的涵義和基本原理,掌握物業的實際管理技能,具備從業人員崗位管理的能力。
物業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落后,無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物業管理在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教學方式較為傳統,以灌輸式教學,甚至部分教師按照章節介紹概念、原理和意義等內容,照本宣科;且由于教師在物業管理中實踐經驗不夠,案例數量有限,課堂上對案例講解過少,加之物業管理作為新興學科,理論知識并不難懂,部分學生完全能夠通過自學來完成,因此對老師授課內容缺乏興趣,課堂參與度低。2.學生對專業重視度不夠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大多選擇工程造價事務所、施工企業、房地產企業等等,而對物業管理企業興趣低。因為物業管理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還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對它的認識度不高,了解還不夠深。另一方面,物業管理企業所涉及到的工作內容復雜而繁瑣,多數物業管理企業均屬于微盈利,員工整體工資水平不高,這些都是學生對物業管理專業重視程度低的原因。3.課時安排有限多數高校物業管理課程僅安排三十二個學時,在此期間不僅要教授基本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緊密結合實踐,對教師的要求難度較大。目前較為普遍的存在三種結果:其一,理論知識的授課時間過多,而實踐教學課時不夠,導致學生對物業管理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具體操作能力不足;其二,案例學習和理論知識教授時間均等,最后兩方面都不能完全深入;其三,大量案例的教授,雖然案例的大量講解能夠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但是在理論上的授課時間短,導致學生基礎理論知識薄弱。
物業管理教學方法探析
為此,本人結合自己教學實際經驗,認為在技能型和應用性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物業管理課程教學應著重以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堅持在實踐中學,在學習中實踐的教學創新之路是必要而可行的。1.因材施教,突出實踐教學物業管理的具體實務和物業管理的操作程序是本課程的重點。本人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應該著重從以下幾方面來突出課程的實踐性特點:①選擇的教材必須包含物業基本理論知識、案例與解析和管理實務等板塊。②根據大綱,結合實踐需要,對課程內容、重難點、講授順序等進行整合,將教材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教師的創造性、課程的實踐性有機結合起來。③課堂精講案例,以本校、本地的項目為主,讓學生有感性認識,便于學生接受和認同。2.校企合作,優化師資隊伍隨著高校擴招,應用型本科建設,高校教師隊伍面臨巨大的挑戰。從目前高校的進人體制來看,既有扎實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背景(具有資格證書)的人難以引進;因為收入等原因,也不愿意進入高校。因此,我們應設立實踐教學課程,和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示范基地、實訓見習基地等,通過參觀實踐、現場實訓、模擬企管、頂崗見習、假期社會實踐等方式將教師和學生投放到具體的學習實踐環境中。將企業中的能手、熟手和專家聘為實踐技能講師,可以把這部分人請進課堂,就其熟悉、專業的部分和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也可在實踐課程中擔任實訓教師,取長補短。3.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要充分考慮到知識傳授的方式和方法,選擇既易于學生接受,同時又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在強調實踐性強的特點的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統籌兼顧,有主有次的原則,真正做到教學方法創新,理論知識講透,實踐環節用夠,掌握基本技能,真正提高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改善。
- 上一篇:品牌效益論文:當代物業管理的品牌效益概述
- 下一篇:物業及電商配送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