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物業管理實踐教學探討

時間:2022-12-11 09:37:08

導語:高職物業管理實踐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物業管理實踐教學探討

摘要:隨著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對于員工實踐能力要求逐漸加強,本文從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教學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實踐教學;人才培養

從北京林業大學1996年開設物業管理專業教學至今,物業管理專業教學方法不斷革新,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時間,教學思路日趨成熟,實踐教學成為教學環節中的重中之重。然而雖然大家認識到實踐教學環節對物業管理專業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實踐環節卻問題多多,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一、物業管理專業發展現狀

物業管理行業的誕生追根溯源要到19世紀60年代的英國,奧克維亞•希爾女士制定了物業管理的雛形。直到1981年3月,深圳市物業管理公司成立,才標志著我國物業管理的誕生。自1996年開始,我國部分高校先后開設了物業管理專業專科、物業管理本科,物業管理的教育發展真正走上正軌。然而縱觀物業管理專業發展的30多年,無論是學科建設還是物業服務企業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都不理想。教學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忽視管理類理論教學,工程類理論知識陳舊且偏多,學生缺乏能動手的真才實學;絕大多數物業服務企業管理模式陳舊,仍以傳統的經營范圍為主,服務水平低劣,管理思路缺乏創新,與業主關系緊張;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素養,服務意識淡薄,工作水平良莠不齊。

二、物業管理教學的發展

物業管理顧名思義,首先是一個管理學科,指的是通過對物業設備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容貌等管理項目進行維護、修繕和整治,并對物業所有人提供綜合性有償服務。然而其服務方法和手段比較專業,不僅涉及經濟學、財務管理、項目管理等管理學科,更涉及建筑學、土木工程、園林綠化、設備電氣、消防工程等工學學科,因此也就決定了物業管理專業不僅要注重管理學科方面的理論教學,更要重視工學學科方面的實踐教學,培養懂管理、懂技術的復合應用型人才。物業管理專業成立之初,因為實際工作的迫切需要,人員需要掌握更多的現場操作知識和方法,因此忽視管理學方面的培養,重視工學學科的理論教學。然而欲速則不達,對于大多數物業管理專業學生,尤其是文科生來說,工學理論專業性強,基本理論要求高,并且晦澀難懂,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因此人才方面的培養往往得不到理想效果。如今各高職院校經過長時間的探討教學改革,最終才確定了“2+1”的教學模式,也就是2年的在校理論教學,輔以1年的企業頂崗實習,通過1年的實踐環節教學,重點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理論教學的問題所在

物業管理專業經歷了重理論輕實踐的發展過程,如今隨著校內實驗室、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實踐教學環節得以順利開展。然而由于教學學時的壓縮,對理論教學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夠。物業管理的理論教學應該區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管理學、經濟學等理論學科,一部分是工程類的理論學科。對于物業管理專業學生,工程類為應用型技術,懂得如何應用即能滿足要求,因此理論要求應該適當降低,做到了解過程,注重操作。而管理類理論課程應當加強,思想指導行為,思路決定高度。無論從公司發展還是個人業務,目前開設課程都不能很好地闡述和引導物業管理走向良性發展。通過隨機走訪部分小區業主,對物業服務企業進行滿意度調查發現,大部分業主對物業服務企業或多或少地表示了不滿意。從秩序維護、園林綠化、園區保潔的專業水平,從業主專有區域及公共區域設備設施維修的及時性,以及屬于全體業主共同資產收支的透明度,比如公共停車位收費、公共區域廣告費、企業進入小區的管理費等均不能讓業主滿意。如今個別小區實行的“業主自治”方法取代物業服務企業,這看似明顯背離社會化、專業化、細分工的做法,結果卻取得了斐然的成果,并且眾多業主委員會爭相去學習取經,這充分說明了絕大部分物業服務企業站在了業主的對立面,對業主的物業資產并沒有實現其保值增值的目的,甚至侵害了業主的合法權益。

四、實踐環節的問題所在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推行的“2+1”人才培養模式,設計思路合理,只是時間分配略有不同,部分高校還建立了物業管理實驗室和物業管理學術研究機構。雖然實踐環節專門安排較長時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實踐效果并不理想,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自身存在的問題,部分文科性院校具有物業管理實驗室的鳳毛麟角。其次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可選擇余地很小,真正能配合落實教學任務的企業少之又少,因此整個物業管理專業學生實踐環節形同虛設,荒廢時間。在對北京、濟南、南京等校企合作的教學實踐基地調查中發現,雖然眾多物業服務企業接收學生第三學年的頂崗實習環節,但對實踐的認知存在偏差,僅把學生安排在秩序維護、會議服務、客服前臺等某個崗位上工作,幾個月如一日,沒有系統地組織學生進行專項技能實踐,也沒有實現輪崗,甚至有些企業把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認為實踐等同于工作實習,學生大部分的寶貴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簡單重復工作中,或者浪費在等待實踐的機會上。

五、物業管理專業教學的改革方向

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教學如果不進行深化改革,該專業社會認可度將岌岌可危,基本等同于低端服務,存在招生困難、就業層次低下的現實。因此,物業管理專業的發展需要創新思路,物業管理專業教學更要提供思想支持。首先,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不能把培養一個藍領技能工人作為終極目標。而應從管理角度,引入大服務的概念,物業管理公司擁有得天獨厚的客戶源,因此在服務范圍上要求多領域,服務水平上分層次,深耕小區,做滿服務。因此學校應多培養學生的管理和協調能力,尤其是社會活動能力。物業服務企業也應拓寬思路,突破傳統的三項服務,在如保健養老、學前教育托管、興趣技能培訓、金融、物流、中介等方面,做深化服務。其次,適當減少工程學方面的理論知識教學,通過現場教學或者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初步了解其工作過程,以及了解各種應對措施,讓其在今后的實際操作中摸索和深入學習更為有效。最后,實踐教學中,一方面學校加強自身投資,建立實驗室,或者借助社會或企業現有的條件,實地學習,從實踐中獲取認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敦促校外實踐基地,改變思想,提高認識,對實踐階段的學生做系統培訓,既能幫助學生完成學業,也能在畢業生中獲得更高質量的人才。只有各方面知識平衡,教學任務落實徹底,才能真正貫徹教學任務,完成教學目標,有助于專業發展。因此學校和企業都應該共同努力,放眼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鄧小燕,黃小彪.關于加強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探討[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

[2]王敏,溫國鋒.基于模擬企業的物業管理實踐教學探討[J].實驗實踐教學,2012(1).

[3]王道花,金從.高校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和產業,2008(5).

[4]王艷梅.高職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思考[J].企業家天地,2015.

[5]劉繼萍.高校物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4,12.

作者: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