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的應用
時間:2022-11-19 10:16:23
導語: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水資源對農業的發展意義重大,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應該應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農業發展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本文結合水利工程發展建設的實際需要,分析了具體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以期為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農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農田水利工程;應用
農業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比較大。為了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應該利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不僅能夠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而且對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從當前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情況來看,有些地區不重視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和應用,為此,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引導農戶認識到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用的重要性。
1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要性
1.1增加農業的收益
農業的發展和氣候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災害頻繁出現的背景下,干旱天氣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利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農業防災減災的能力,確保農作物的穩定生長,從而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
1.2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農業水資源比較短缺的國家,如何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已經成為農業發展關注的問題。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以提高農田灌溉的利用率,節約水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尤其是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的節水意識比較差,通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可以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
1.3改善生態環境
我國地域遼闊,并且地理條件復雜,各地區的氣候差異明顯,不同區域對水資源的需求存在差異性,并且水資源分配不均衡,利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能夠緩解干旱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情況,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也能為后期生態環境的開發提供幫助。
2影響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因素
2.1硬環境因素
硬環境因素是影響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主要因素。第一,自然因素。農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當地氣候條件的影響,如果氣候干旱會造成水資源的短缺,導致農產品的質量下降。第二,人為因素,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應用的農業發展技術直接影響農產品的質量。第三,勞動力水平和數量。農業生產中的勞動力水平和勞動力數量也會影響農業的發展,此外,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影響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軟環境因素
軟環境因素也是影響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為了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應該配備專業的配套設施。第二,社會環境因素,包括水利工程建設中所需要的技術和資金,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科技水平的提升使一些先進的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中,促進了農業的規?;图s化發展,加之現代農業中的機械化水平明顯提升,也推動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完成之后,要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應用高效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維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3節水灌溉技術的主要類型
3.1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是主要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之一,主要的原理是利用水泵加壓或者自然落差的方式利用產生的壓力將水資源輸送到管道,之后利用噴頭的作用將水資源噴射到空中,形成小水滴,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第一,能夠節約水資源;第二,該種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采取半機械化的灌溉方式,能夠節約人工成本。
3.2微噴灌技術
微噴灌技術就是將農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準確的輸送到地表或者輸送到農作物的根部附近,滿足農作物生長的水平條件,具有灌溉量比較小和周期短等特點,同時精確度高,能夠準確地把控水資源的用量,及時地將水資源輸送到農作物的根部。
3.3渠道防滲技術
通過對傳統灌溉技術的改良出現了渠道防滲技術,這是一種全新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廣泛應用和推廣,不僅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在傳統的水資源利用中,通水渠道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漏水現象經常出現,既會影響灌溉的效果,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也會增加灌溉的成本。為此,可以利用渠道防滲漏技術,來解決傳統的社區灌溉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渠道的使用壽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3.4滴灌技術
通過管道或者噴頭的形式可以將水資源直接輸送到農作物的根部周圍,實現灌溉的目的,該技術的主要優點包括以下幾種,可以節約灌溉時間和灌溉率,降低人工作業量,實現農作物的增產和增收。但是滴灌技術也有缺陷,比如成本比較高,推廣難度大,不適合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
3.5井灌技術
利用井灌技術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避免地下水資源的過度浪費,合理利用水資源,從而實現節水灌溉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技術需要和生態水源的利用相結合,合理的規劃水資源的利用,將灌溉的高峰期安排在農田需水量比較大的時期,在其他的時期盡量減少農田的灌溉量和灌溉次數,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應該將井灌設置在農田的中心區域,之后建立起干管和支管,以此來形成移動式的井灌體系,提高灌溉的效果。
4存在的問題
4.1節水灌溉工程設計不合理
農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設計非常關鍵,應該在了解當地的降水情況和土壤情況的基礎之上不斷的優化和完善灌溉工程設計,才能更好地利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但是從當前的工程設計情況來看,一些灌溉工程的設計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無法滿足當前農村節水灌溉的需求,不利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
4.2灌溉方式不科學
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尤其在農田水利工程快速發展的當下,許多農戶采取節水灌溉技術,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沒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沒有考慮到地區農業發展的實際狀況選擇了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導致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
4.3農業種植結構不合理
農作物的種植結構也會影響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但是從當前的農作物種植情況來看,一些農民缺乏科學的種植觀念和意識,影響了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發揮,不利于農作物產量的提升以及農民經濟收入的提高。
4.4灌溉的規劃性比較差
傳統的節水灌溉模式主要以人工操作為主,我國地域遼闊,農業土地的類型比較多,想要更好地實現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就必須做好規劃工作,但是當前的規劃工作不科學,沒有準確的把握節水灌溉技術的優勢。為此,要做好節水灌溉工作的規劃,并且適當增加資金的投入。
5提高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效果的措施
5.1選擇灌溉技術
為了確保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在選擇技術之前要考察當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氣候特點,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適合的灌溉技術。各個地區的氣候條件差異性明顯,而且重要的農業種植地區的土壤類型也不同,導致需水量差異性明顯。為此,在應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時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考察種植地區具體的需水量,選擇不同類型的灌溉技術。
5.2合理的配置水資源
在農業發展中,合理的分配水資源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保證農作物的生長。為此,要制定科學的農業發展規劃,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情況不同,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制定用水方案,保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落實。在灌溉之前,要了解當地的土壤情況,分析農作物的需水情況,改變傳統的單一的灌溉模式,制定科學的灌溉模式。另外,要重視對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讓農戶認識到該技術的重要性。
5.3監測水量
不同農作物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所需要的灌溉量存在差異性。要注意監測農作物的需水情況,然后制定出科學的農作物灌溉措施,滿足當地農業發展的需求,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如果在種植面積比較大的地區,必須要重視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通過水量的監測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5.4增加資金的投入
為了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應該加大資金的投入,地方政府部門應該發揮主導作用,了解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適當的增加資金的投入量,合理的安排資金。出臺一系列的惠農政策,確保節水灌溉技術得到有效落實。地方政府加強和企業的合作,拓展資金的來源渠道,為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
5.5做好后期的維護和管理
農田水利工程主要建設在環境比較惡劣的地區,基礎設施很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而遭到破壞。要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后期的維修和保養,有效落實責任制度,派遣專業的管理人員,將管理責任落到實處。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參與到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維護和管理中,提高工程的建設質量。
5.6提高農民的節水灌溉意識
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推動了農業種植方式的轉變,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為了提高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應該引導廣大的農民認識到節水灌溉的重要性。地方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對灌溉技術進行宣傳和推廣,引導農戶樹立正確的節水觀念和意識。此外,還可以定期對農民進行培訓,掌握節水灌溉技術。還應該引導農民掌握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農戶的農業種植能力。幫助農民學習節水灌溉系統出現故障之后的維修方法,能夠及時地排除故障,確保農業生產的穩定性。
5.7重視對新型灌溉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為了提高灌溉的效果,科研部門應該加大對新型灌溉技術的研發力度,并且能夠具體應用到農田水利工程中,提高灌溉的效果和節能效果。此外,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灌溉經驗,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結合農田的實際情況適當的調整灌溉技術。
6結語
應該結合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常用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包括噴灌技術、微灌技術、滴灌技術,提高農田節水灌溉的效果,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敏強.淺談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20,14(32):199-200.
作者:楊錄國 單位:高臺縣駱駝城井灌區水利管理所
- 上一篇:茶文化在高校學前教育課程的導入策略
- 下一篇:高層建筑節能設計常見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