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0 04:52:00
導語: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水資源管理;黃河;開發;利用
中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中國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于國際公認的1750立方米用水緊張線。另據預測,到21世紀中葉,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將減少到1750立方米。屆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將面臨水資源更加緊張、缺水甚至嚴重缺水的局面。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對于黃河下游地區來說,黃河水是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除此以外可引用的淡水資源寥寥可數,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黃河水,使其產生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應對水資源緊缺日益嚴重的形勢,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優化配置水資源,已經變的刻不容緩。以下是筆者對如何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幾點看法:
1、統一調度水資源,使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必須實行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即以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保護為前提,通過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統籌考慮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灌溉回歸水及城市污水等的開發利用,進行協調管理和調度,實行以供定需的方針:以水定產業結構,以水定發展速度和建設規模,統籌協調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做到量水而行。由此而實現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要認真調查評價水資源量和制定用水定額。
通過水資源調查評價摸清轄區內用水情況以便更合理分配水量,將有限的黃河水用在刀刃上。水作為一種自然資源,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生命線。在分配時還要注意先急后緩的原則,要優先考慮沿黃居民生活用水,其次是農業用水,再次是生態環境的基本需求用水,最后才是工業等其他行業用水。
3、狠抓節約用水,減少人為水資源浪費
水資源管理要采取強制措施,厲行節約用水,并根據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實行以水定產、以水定發展規模,限制發展高耗水易污染企業。要大力推廣使用節水新技術和新工藝,逐步推進用水管理,對超計劃的用水戶,實行累進加價收費。同時要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和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率。在這一點上,位于黃河下游的惠民縣河務局已經做了有益的嘗試,該局對灌溉用水采取水價協商制度,使水價從每立方米1分提高到每立方米2分。另外,農業用水的節水潛力非常大,要對灌區全面實施節水改造,堅持在節水中求發展。去年位于黃河下游的鄒平縣在缺水的山區實行了打地下深井和灌區水澆設施的改造等田間灌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采用噴灌、滴灌等先進灌溉方式,逐漸淘汰大水漫灌,實現大旱之年無災情。工業用水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規定,切實杜絕“跑、冒、滴、漏”現象,提高用水效率。城市生活供水單位必須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的原則,加強城市水資源的管理。
特別在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地市,還必須加強水利法制建設和水行政執法工作,依法治水從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治水管水向全面依法管理轉變,充分發揮水行政監察執法隊伍的作用,依法查處典型違章水事案件。通過進一步規范水資源取水許可和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的許可管理,依法維護用水秩序,同時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擴大法制教育的影響范圍,加強執法巡查,盡可能減少違章水事案件發生。利用法律手段強化人們的節水觀念,逐步使治水、節水和保護水環境,即把建設節水防污型城市變成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4、加強取水許可管理,堅持取水許可證年審制度。
嚴格執行由水利部和國家計委聯合制定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從嚴控制新、改、擴建取水工程取水許可申請的審批。根據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對取水許可申請嚴把審批關,而且對新增的項目必須提供包括水源、節水和水資源保護等內容的水資源論證書,未通過水資源論證的取水項目,不予受理。通過了水資源論證的建設項目必須做到“三同時”和“四到位”,即主體工程要與節水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取水和用水管理做到用水計劃到位、節水目標到位、節水措施到位和管理制度到位。特別是對有可能造成污染的企業的審批,必須做到不達標不準立項,杜絕先投產、后治理現象。轉
5、在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應注意的問題方面,我國著名水資源專家陳志愷院士在貫徹實施水法暨長江治理開發研討會上提出,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五項對策:
一是加大節水和污水資源化力度;二是合理安排生態環境用水,重建河岸生態,改善水環境;杜絕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對于散居在河兩岸的居民,要引導和加強他們的環保意識,減少諸如洗衣服之類的將高含磷的洗滌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行為,減少上游水庫網箱養魚的數量,減少水中的耗氧量;河道兩岸多種適宜的樹種,使河道兩岸綠樹成蔭;利用生物技術治理河道污染,避免二次污染。通過種種措施,使環境得到改善,重新構建自然狀態下的河岸生態環境,使原來被污染的水,重新得到利用;三是調整產業結構,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四是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供水工程的建設;五是以法治水,實現水資源的統一。陳院士的這五對策說出了水資源開發利用中應注意的幾個要點,也是水資源開發利用中不可忽視的。
- 上一篇:畜牧業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演講稿
- 下一篇:鄉鎮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