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論文
時間:2022-09-28 03:58:00
導語:加快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入手,分析了目前水利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關于加快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水利;信息化;建設
水利設施是國民經濟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而水利行業又是一個信息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是21世紀水利可持續發展思路的基本要求。水利信息化是實現傳統水利向現代和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和利用水利信息資源,包括對水利信息進行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資源的應用水平和共享程度,從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設和水事處理的效能及效益。
一、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現狀
我國的水利信息化建設起步于“七五”期間,當時的工作重點是水情信息匯總和處理展開的。80年代開始信息源的處理。1990年左右逐步向以微機和網絡為平臺轉型。自1998年以來,我國水利信息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現已取得較大的成績。1998年洪水之后,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工程的構想加快了進程。2001年水利部黨組確立了“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的發展思路,并將水利信息化建設定名為“金水工程”,2002年“金水工程”被列為國家十五期間要建設的12個重點業務系統之一。2003年《全國水利信息化規劃》正式出臺,標志著全國水利信息化的全面展開。經過30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的水利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主要表現為:基礎設施穩步加強、業務應用逐步擴展和保障環境持續改善。水利信息化建設為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二、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水利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由于起步較晚,目前水利信息化建設仍村子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2.1信息化的標準化和通用性差:
目前我國水利行業開發應用的信息化軟件,通用性和模塊化程度較低,軟件在應用上缺乏良好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多數已建數據庫自成體系,數據庫與具體業務處理緊密綁定,服務目標單一。對數據庫文檔重視不足,導致數據庫只能在有限范圍、有限時段內由少數人員熟悉使用。在共享環境中,相關信息的價值難以判斷,非常容易形成數字鴻溝。雖然國家近幾年出臺的各項信息化標準已經日益增多,但是對于具體到省級區域的具體問題仍有待解決和加強。
2.2信息共享水平低:由于信息基礎設施不足阻礙信息交流;信息資源分散于不同地區和業務部門,形成大量信息孤島;信息基礎設施與共享機制建設不配套;小型系統支撐環境配置過多,大中型系統支撐環境嚴重不足;對信息的開發與綜合利用的能力尚有待提高等問題。使得有限的信息資源沒有成為可以共享的公共資源,信息資源利用效率低、效益差,整合難度大,共享困難,嚴重制約著水利信息化公共平臺建設。
2.3投資機制不健全:
我國的水利建設長期依賴國家投資,各級地方水利部門的信息化建設經費尚無專門的資金渠道,一般都是采用“工程帶信息化”等各種補救措施,資金渠道沒有穩定保證。導致水利信息化建設長期規模不足,規劃實施效率低,系統建成后的運行維護經費更是難以落實。使得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信息源開發不足,信息采集和傳輸手段普遍較為落后等問題,極大地限制了水利信息化的良性發展。
2.4信息化人才匱乏:在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人才匱乏始終是主瓶頸問題之一。主要表現在:水利系統內部信息化普及程度偏低;信息化管理和技術人才缺乏,網絡管理和軟件開發技術骨干引進難。這種現象制約了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三、加快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3.1提高水利信息標準化程度,促進水利信息化資源整合與共享:
為保證水利信息資源的共享及應用軟件的相互兼容,實現各級各類水利信息處理平臺的互聯互通,水利部早在2003年就頒布了《水利信息化標準指南》,對水利信息化標準的編制與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此基礎上,應統籌安排各地區、各業務部門依據《水利信息化標準指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分年度,多渠道,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類信息化標準,提高我國水利信息標準化水平。
加大在網絡與通信設施、硬件設備、基礎軟件、安全系統等方面的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現有采集系統,制定綜合利用方案,促進部門之間的共建共管,建設信息采集系統的共享機制。充分發揮各種已建業務應用系統的作用,逐步建立支撐業務應用的平臺架構,并基于統一平臺架構進行業務應用系統整合和建設,逐步優化已開發業務應用中同類、共性的功能模塊,推進業務軟件資源的整合與共享。
3.2建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長效投融資機制:
水利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較大,為有效解決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投資機制不健全問題,可以實行分項建設、分級負擔的投資模式。隨著國家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各級政府應將水利信息化建設納入各級水利基本建設計劃,各級財政預算要有水利信息化科目,水利信息化資金在水利投入中應占一定的比例,逐年投入,分步建設,逐步完善。在水庫、河道、灌區、水電等新建和改造項目中,要根據工程的性質和規模,確定項目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比例,吸收一些水利信息化受益單位、企業投資,外資投資,實現投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公務員之家
3.3轉變觀念,加強水利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水利信息化集水利、信息產業于一體,科技含量高,對實踐經驗要求更高,這就需要一批高素質的水利信息化專門人才。在我國當前水利人才隊伍中,水利和信息化復合型人才明顯匱乏。為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徹底轉變人才觀念。首先是突破傳統的用人機制,加強水利信息化建設隊伍的專業化、年輕化、骨干化。通過優厚的待遇、豐富的培訓和實踐機會和廣闊的個人發展前景吸引IT人才到水利行業就業、創業。同時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充分挖掘、利用相關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人才資源,借助“外腦”加快水利信息化發展。另外,吸引高水平的專業信息化公司參與水利信息化建設,提升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水平。
四、結語
新的歷史時期對水利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處于在我國經濟轉型期的水利信息化建設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完善,盡快將中國的水利信息化建設納入正軌,早日實現“以水利信息化促進水利現代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鄧波,蔡榮波.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必由之路——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談水利信息化建設[J].信息化建設,2003,(5)
[2]鄂競平.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推動水利事業發展[J].中國水利,2003(11)
[3]李芳.水利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和技術發展[J].廣東水利水電,2002,(4)
[4]桂文軍等.長江水利委員會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探討[J].人民長江,2009,(2)
[5]許航.關于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現狀及發展趨勢的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7)
[6]蔡陽.加快水利信息化重點工程建設為發展民生水利提供支撐和保障[J].中國水利,2008(23)
- 上一篇:鐵路車務段物流業研究論文
- 下一篇:鐵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戰略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加快水利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