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企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時間:2022-11-13 08:46:47

導語:水務企業發展現狀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務企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摘要:污水處理是水務主要板塊,污水處理產生的氣體排放比重較小,但產值能耗高,屬于能源密集型行業。因此,水務行業應當以實現碳中和為契機,開發綠色低碳工藝,達到減污增效的目的。

關鍵詞:新形勢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

1我國水務企業發展現狀

1.1生態文明對水資源需求

水資源的利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同時水資源的利用也直接關系到企業生產、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根本的重要形式。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首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文化建設、企業生產和生活的有機結合,確保相關因素的充分同步。水資源的應用效率和質量需要不斷滿足生態文明建設,同時也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要前提,是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水務建設的引入,將同步水資源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可以全面落實相關的協調機制,解決傳統水資源管理決策與執行相分離的孤島問題,從而發揮重要的水資源管理作用。

1.2傳統水務問題與高新技術的結合發展

自動化智能供水服務的引入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然而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于城市人口在不斷增長,對于城市發展中的工業化企業也在不斷增加,對于城市的環境改善和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水務管理系統陳舊和軟硬件無法優化更新等不一致性的情況,這將對傳統水務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于智慧水務的發展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有完全自動化的現代化水務管理模式和和實施方式,還需要提高水資源的預測分析能力,從專業角度解決水資源問題。從現代化的技術角度來看,智慧水務在傳統水務的基礎上,可以有效融合5G、物聯網、大數據和云平臺等現代化高新技術,通過應用信息化手段,合理搭建應用系統平臺,打造完整的一體化水務管理系統,可針對不同平臺和模塊進行有效的擴展,以此來實現各行業水務信息化建設和執行智能化水平。

2我國水務企業發展中的問題

2.1水務行業技術儲備人才有待進一步完善

我國在污水處理方面的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污水處理方面,尤其是對于農村污水的排放和處理存在諸多限制因素。農村污水的結構特點是水量和水質變化非常大,并且在農村污水處理方面缺乏一定的處理設備和專業化操作人員,并且由于農村污水比較分散,因此對于污水處理的能耗相對較高。農村污水技術相對較低,并且得不到廣泛的應用。

2.2跨區域間競爭難度大

目前,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其水務企業比較成熟,需求增長放緩。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長期將缺乏相關保障設施的地區作為主要經濟市場。但在受地方保護主義等外部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區域企業的專業技能以及資金條件都不足以支持向異地擴展業務,本區域的專業人才也不愿在異地發展業務,并同時面臨更高的質量競爭標準。

2.3水務企業存在多重管理現象,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在水務企業,國家發改委負責宏觀管理和相關產業政策制定。環境部是環境保護產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授權部門,負責生態環境保護及相關的綜合監督工作。水利部負責對污水處理項目以及附近建設水域的污染物容留處理能力的審核,并提出了規范污水總量排放限制意見。住建部全面負責污水處理工程的相關設計及行政管理工作。由此可見,多頭管理導致各種職能重疊,而部門之間管理標準不統一,導致了工程的勞動生產率較低。

2.4企業規模集中度不夠

由于水務企業是政府特許經營,企業要依靠幾十年的經營權,制造了進入市場的壁壘。使市場上水務企業“碎片化”。雖然有實力的水務企業開始走向企業合并的道路,以加強污水處理領域的內在動力。可企業整合的加劇,新增了大量缺乏核心競爭能力的中型企業。盡管企業并購表現良好,但整體集中度仍然不高。產生了企業數量多、規模不足、分布過度,產業化發展程度不高的現象,嚴重制約了水務企業的技術創新的發展,使得行業運營效率偏低,抵御風險的能力非常弱。再加上企業融資難、資金支付周期長、發展壓力長期存在,給這些水務企業的發展造成巨大壓力。由于前期資金短缺沒有解決。而污水處理項目大多期限為10年左右,而其大型污水處理項目的期限更長。而水務企業缺乏行業的穩定的金融支持,存在短期貸款和長期投資的風險。近年來,雖然水務企業的債務削減仍在繼續,污水處理項目進度依然放緩,財務成本增加,收益與成本不匹配。而新建和改建項目的加入,使財務的分配不穩定,資金壓力逐漸顯現,導致污水處理生存困難。

3促進水務行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3.1數據定位采集系統及云平臺搭建

智慧水務中的設備多樣性和差異性、網絡環境的復雜性都決定了智慧水務物聯網構建的平臺將面臨諸多問題。我單位智慧水務(一期)項目于2019年2月竣工驗收,投資3600萬元,構建供水、污水處理、河道水質監測、河長制、水資源、水務工程、運營管理等十大業務系統,為涉水職能部門對水務事件的管理提供了便捷方式,在污水廠(站)運行管理、防汛預警管理、水環境治理、水務工程建設管理等方面為職能部門的日常監督監管、綜合指揮調度等工作提供了智慧化的輔助決策。同時,還可以廣泛應用于人們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如市民可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隨時隨地獲取河道、天氣、水資源等公眾信息;除此之外也可以為市政施工,社會水務工程規劃、設計、建設提供查詢、下載服務功能。智慧水務平臺運營后,多個部門可以共同使用,多方位采集數據提高水務數據的精確性,可靠性高;同時避免了各個部門基礎設施平臺的重復建設,減少成本。

3.2拓寬投資渠道,完善支付機制

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利率,才能激活水務企業的發展進程。政府要建立多層次的融資體系,加大對環保資金的投入,鞏固地方環保債券的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作用,規范和引導PPP模式的應用,吸收廣大社會資本參與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積極推進信托基金試點,特許經營權等抵押融資擔保。鼓勵央企發揮專業化、規模化建設優勢。同時創新定價和支付模式,采用投資補貼、貸款貼息、運營補貼等支付方式,大力支持污水處理項目的建設。

3.3加強水務行業低碳技術的開發

在水務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水領域低碳技術的儲備,在技術研發中,需要以節能減排和節水為抓手,推廣新型節水設備和相關的節水裝置,加強水資源的平衡監測診斷,提高管道智能檢測能力,優化我國的水務供水系統。在水利基礎設施設計和建設中,需要重視優化監控系統和處理設施運行的技術,以實現水務企業發展節能和環保的意識。進一步節約水資源和廢水處理,加大對污水污泥中能量的回收,將污水處理廠轉變為發電廠。

3.4在水務企業發展中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

為了加大水務行業參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和應用的力度,在水務企業發展中需要不斷優化能源應用結構,水務部門要積極參與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并根據再生能源的開發情況,合理構建多元化的新能源結構體系,以此來加速推動我國水務企業在發展中可以有效的實現零排放。加快可再生能源在我國水務部門的技術應用和創新,以此來結合智慧水務和再生能源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自身的商業價值載體功能,可以有效加快我國水務行業的低碳轉型,從傳統的水污染防治思路高效的轉變為體現生態能源價值以及對環境資源的有利貢獻,可以進一步實現水務行業對于可再生能源的多方協同發展。當地在不斷引進企業,加快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環境治理帶來了巨大壓力,為此當地政府提出生態濕地項目計劃,對配套污水處理廠尾水進行生態修復,項目由曝氣生態塘、淺水表流濕地、新型多孔介質潛流濕地、水生植物塘構成,能夠達到處理尾水總規模12萬m3/d,出水水質達到IV標準后全部回用。有效改善區域微環境,保護京杭大運河、古黃河等重要生態敏感區的水生態安全。

4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環境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部分,在保護環境的過程中,要從不同的角度采取措施。水務企業的運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途徑,可有效解決水資源短缺和污染問題。水務企業雖然發展時間較短,但其公益性質對很多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要建立合理的水務管理體系,同時政府還要加強對水務企業的監管,促進水務行業可以更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璐怡.新形勢下我國水務企業發展現狀分析[J].環境保護,2021,49(02):32-36.

[2]何婧.污水處理服務業發展問題研究[J].門窗,2019(20):225.

[3]石晶.水務企業成本管理現狀與方法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297.

作者:趙文娟 單位:江蘇潤民環境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