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水利工程的質量管理措施

時間:2022-03-18 05:10:00

導語:剖析水利工程的質量管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水利工程的質量管理措施

l嚴格執行水利建設程序

嚴格執行《水利工程建設程序管理暫行規定》和有關文件,把好項目規劃、可研、初設、技設、開工準備、施工、竣工驗收,后評價等重要關口,任何項目上一階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準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嚴格工程建設程序,堅決杜紺‘三邊”工程。嚴格按照單元、分部、單位工程進行質量評定,任何工程未經驗收不得投入使用或進行下一階段施工。工程竣工驗收時必須有質量監督機構的評價意見。

2不斷推行水利工程建設“三制”

實踐證明,水利工程建設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承包制、建設監理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項目法人切實負起工程建設的全部責任,才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組織工程建設,從工程建設的各個方面保證工程質量。在進行招標投標時,要嚴把資質審查關,不允許不符合水利水電工程資質的承包商承擔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任務;不僅要看投標單位的資質,更要著重其實際業績,特別要重視工程項目的資源配置是否到位。堅決杜絕層層轉包,主體工程不得分包,確需分包的非主體工程,分包商必須滿足相應資質要求。要加大對監理單位監管力度,監理單位要配備與旌工專業相適應的專業監理工程師,切實改變“一專到底”項目專業監理工程師不到位的現象。

3進一步完善設計單位的現場服務體系

設計單位應配備具有一定的設計經驗的現場設計代表,大型工程應派駐設代組,負責施工圖紙的釋疑和設計變更,同時參加隱蔽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和施工各階段的驗收,并簽署符合設計要求的意見。一個優良工程必須是一個優良的設計,而一個優良的設計又要考慮在現有的施工工藝條件下能夠體現設計意圖。因此完善的設計服務體系,是一個有優良工程的保證。

4細化現場監理機構的監理細則

依據監理合同約定,適時設立現場監理機構,配置監理人員,并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建立監理工作規章制度。接收、(收集并熟悉有關工程建設資料包括:工程建設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標準,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文件及其他相關文件,合同)文件及相關資料等。組織編制監理實施細則。對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階段工程質量標準、質量檢查、質量評定和驗收程序等都作詳細規定,使施工企業和工地所有人員都知道在質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樣去評價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協調和各工序的銜接。同時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包括質檢機構、質檢制度,并明確質檢人員的權限和責任等。

5強化質量控制措施

質量控制實行事先、中間、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開工前對施工企業提交的技術方案、技術措施、質量保證體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嚴密審核,特別是對各企業投入工程的技術人員的數量和素質提出具體要求。對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設備和運到工地的機械等進行控制,凡未經項目監理部同意,不得進入工地。這樣就避免了因準備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實、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質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倉促開工所產生的質量問題。事先控制是質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夠預防質量問題的發生,保證工程按標準施工。中間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實行“二級三檢報驗制”,它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級是為保證監理目標的實現,指令施工企業建立班組初檢、施工隊復檢、施工,企業終檢的質檢機構與質檢制度。第二級是施工企業在其內部檢查合格的基礎上,填報“報驗申請單”,報監理部復檢,保證做到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監理工程師在單元工程評定表上簽驗收意見和評定質量等級,以確保每道工序都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主要部位、隱蔽工程、關鍵施工過程等實行監理工程師旁站監督。對工程質量問題,推行“三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過、處理措施不落實不放過、不接受經驗教訓不放過。事后控制是對已完成的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的質量,繼續進行觀察、檢測,收集運用過程中的情況,同時對資料進行收集整理歸檔,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檢查驗收。嚴格技術管理,技術管理包括技術責任制、施工日記、圖紙會審、技術交底、技術復核、材料檢驗、技術檔案、工程驗收等制度。(1)技術責任制:要求每個工程技術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權限,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術工作;(2)施工日記: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負責人必須認真做好施工日記,把施工中每天每項工作情況、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與結果詳細記錄、完好保存,作為竣工驗收和質量評定的依據;(3)圖紙會審:做好此項工作,對于減少施工圖紙的差錯、保證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務、確保施工質量至關重要,一旦發現問題,就可及時糾正,并詳細記錄、存入技術檔案,達到消除差錯的目的;(4)技術交底:使參與施工任務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負擔工程任務的特點、技術要求、施工工藝等,做到心中有數;(5)技術復核:在施工全過程中,對每項技術工作的實施,要有專人進行復核,防止偏差,糾正錯誤,避免人為工程質量事故;(6)材料檢驗:施工工地所用的各類材料,如鋼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應抽樣檢查,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方可使用,以確保施工質;(7)技術檔案:為了系統地積累施工經驗、資料的需要,應從工程一開始就建立技術檔案,匯集整理有關資料,直到工程結束,所有資料必須保存原始記錄,如實反映情況,并有技術負責人的正式審定意見,不可擅自修改、增補;(8)工程驗收:在每一個工程的各部位單項,尤其是隱蔽工程,完成項驗收一項,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時,也為竣工驗收提供完整的技術資料。

6改進監控方法提高檢測水平

為了提高質量檢測水平,現場監理應配備必要的測試儀器和設備,對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質量進行全面檢查或抽樣檢查。增加質量監控的說服力及威懾力,減少或避免工程質量評價中的錯誤、糾紛和矛盾。①嚴把材料、設備的進貨關。批量購置的材料、設備等,要根據國家、部頒技術標準先檢測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②加強施工質量監測。對重點工序和部位,設置質量監控重點。對關鍵工序實施旁站監理,嚴格監控施工質量。

7加大質量監督力度,充分發揮工程質量監督的作用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是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等,對參與工程建設各單位和有關檢測機構的質量行為及工程實體質量進行強制性監督管理,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行政執法行為。質量監督工作由于其所具有的特定地位,所提出的質量監督意見和整改要求,不僅能夠得到參建單位的重視,同時也會引起項目法人的主管部門和行政領導關注,這對于保證工程質量會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在全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質量監督單位的作用。因此,提高監督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大質量監督檢查力度,以此來推動和促進質量監督管理水平和工程實體質量的全面提升。

8結語

作為施工企業,既要為業主提供一個合格、優良的建筑產品,又要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就要求項目經理部必須對施工項目進行規范、科學地管理,特別是加強對工程質量、進度、成本、安全進行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