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茶文化如何融入高等數學
時間:2022-01-06 10:29:50
導語:傳統茶文化如何融入高等數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也將課程思政納入高校教學目標,意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價值觀念,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茶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極高的育人價值,將其融入與高等數學課程思政中,對于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具有一定積極作用。為此,本文也將對傳統茶文化融入數學課程思政做出以下相關探討。
關鍵詞:茶文化;課程思政;高等數學
大學生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他們的思想意識形態更是直接影響著社會未來的發展,所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高校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還包括“育人”,通過思政教育將主流意識形態滲透給學生,進而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茶文化是我國傳統,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人文精神,將其與高等數學相結合,對高等數學思政教育的開展有一定積極意義。
1茶文化視角下高等數學教育分析
1.1茶文化思維建設
從茶文化角度,大力推進高校高等數學教育體制改革創新,在以往傳統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構建茶文化思維,將數學與傳統思維進行有機結合,可有效使學校的高等數學教育理念得到全方位的發展提升。首先,高校需要促進茶文化的有效傳播,并在校園內大力推廣茶文化知識,使茶文化的價值意義能夠充分融入高校文化教育之中,同時提前做好有效融入的準備。其次,在開展課堂教學期間,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茶文化思維建設,促進茶文化與數學教育有效融合,從而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了解和掌握茶文化,并對他們彼此之間的關系也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此,將有助于提高大學生今后的學習能力。
1.2茶文化與高等數學相結合的作用
通過將茶文化與高等數學知識相結合,可以有效使二者之間的關系更緊密,這也將有助于高校今后的長遠發展,這種有效的結合,無疑是未來的必然趨勢。首先,將豐富多彩的茶文化知識融入于高校高等數學教學內容中,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加深對茶文化的理解,進而使他們將數學文化知識內容表現得更為清晰。其次,茶文化與高等數學的充分結合,可以塑造更全面的茶文化知識和數學活動。在實際的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通過游戲的方式可以讓枯燥的課堂充滿活力,可有效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1.3開創教學新模式
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在高校校園內有效弘揚茶文化,可以更好推動高校高等數學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積極推廣茶文化。同時要以教育理念為指導,構建茶文化教學新模式,如此可有助于茶文化得以更好延伸。此外,高校還可利用網絡平臺,有效拓展高等數學,加強對茶文化的傳播和探索。逐步將數學知識與茶文化知識高度融合,激發大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顯著提高學生的高等數學學習成績。
2傳統文化融入高等數學課程思政
高等數學課程是面向大一學生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它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基礎,學習時間相對較長且面向范圍頗為廣泛。因此,對大學生開展高等數學課程思政十分必要。過去高等數學給人們的印象大多是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相比于文科課程來說,它缺乏豐富的故事性;相對于物理化學等理科學科,它又不十分貼近于生活,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等數學的思政課程都成為教師們十分頭疼的一個問題。但隨著研究學者以及數學教師們的不斷探索,大家對課程思政的理解也變得愈加寬泛。課程思政并不是說將思政的教育內容直接搬到課堂上并對學生進行教育,而是結合數學特征,通過深挖課程背后的育人價值,潤物細無聲的將其融入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會覺得自己被教育,但是思政理念卻會潛移默化的融入進學生的思維意識中,這才是課程思政所要追求的目標。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它不僅在中國得以流傳,甚至于世界各地都流傳著茶文化。茶道的哲學思想,茶葉在水中彌漫,其浸泡的時間以及濃香程度,正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時間和濃香的函數關系,將口感最佳時體驗價值最大化,正是數學的最優解。高等數學這門學科相對而言是一門古老的學科,這其中包含著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同時還蘊含大量的文化資源和歷史底蘊,茶文化就是其中一個文化資源。所以教師在開展高等數學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這一點,這既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而且還能夠影響學生的精神品格,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國在數學領域的發展遠比其他國家領先,而且中國數學家在文化發展過程中也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成就。最早在3000年前,我國就已充分掌握自然數的四則運算;圓周率計算比歐洲快1000多年;戰國時期的《墨經》是幾何思想的起源,比歐幾里德早100多年;勾股定理發明于西周,比畢達哥拉斯早550多年……相比于西方的數學發展史,中國的數學發展歷程可稱得上碩果累累、光彩奪目,可使國人引以為自豪。因此,對于高等數學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師可充分將數學領域發展史融入其中,加強學生文化自信,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中國數學家們通過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刻苦鉆研、不斷努力所取得的數學成果,將中國定位于世界數學發展史上最為先進的國家,所以在實際的高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數學發展史和數學家們的名人事跡引入課堂中,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動力,幫助他們形成勤奮好學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讓他們向先輩學習,不懼困難、勇于挑戰、報效國家,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數學知識充滿辯證法,高等數學教育還可以通過對知識點的詳細分析,使學生了解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思維。數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在邏輯是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高等數學課程的重要基礎保障,只要老師充分利用,數學課程的育人效果會顯著增強。當然,在高數課堂中開展思政教育并不是單純的“數學+思政”形式,這種教學方法更多是流于表面,無法使學生真正了解到思政內涵,所以教師要將思政元素充分融入于實際教學中,融入于學科知識中,潛移默化的向學生滲透思政理念。如在教學中將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融入數學史教學中,帶動學生的學習意愿和愛國主義精神;利用數學知識邏輯嚴謹這一特點,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結合學生實際特點和需求,進行思政融合點課堂教學設計,從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著手,豐富思政教育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程思政育人效果。例如,教師在教授《分段函數》這一內容時,可先讓學生觀察分段函數應用于生活的實際案例,幫助學生增強社會知識,提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復利公式”中對復利利息和連續復利案例分析,教師可引出校園貸、網貸等社會現象,并與學生一起分析探討盲貸所產生的后果,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高數中有很多數學公式、定理都是以人名命名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為學生講解數學家成名史或有趣事跡,進而引出數學思想形成與發展時,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培養他們的人文意識,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以及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3茶道人文視角下的數學教育
3.1課堂內容的變化
從茶道人文的角度研究高等數學教育,一個重要的點是數學課堂內容的變化。例如,過去課堂內容教育依賴于課本知識,大多數學校注重應試教育,忽視數學在實踐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當前課堂的內容往往指向數學對社會實踐的功能作用和對未來科學研究的重要輔助作用。強調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數學在人類文明發展和對自然科學探索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能夠充分領會數學本身的魅力。這非常符合茶道的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和創造力。高等數學在一般的高校教學計劃中被歸入到純數學的領域,以純數學內容為主的教學計劃的設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進而充分鍛煉學生的數學素養,并在這一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實現課程思政與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但是因為純數學內容的學習過于抽象,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都是數學學習的艱難性,因而對數學教學中包含的課程思政內容缺少主動學習的熱情,導致課程思政的效果不佳。高等數學的課堂內容應該根據茶道文化內容進行改變。在茶道文化中,文化內容不只是邏輯的與抽象的,其更加是感性的。感性的認知與邏輯的認知互相結合能夠顯著提升深層次的理解程度。因此高等數學教學應該在茶文化的影響下多采用更加符合社會應用實際的教學素材內容,進而實現高等數學教學成果的增強,推動高等數學教學事業發展的同時,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程中思政內容的興趣,進而實現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更可以將茶文化中的種茶、采茶、銷售等諸多環節和高等數學的教學結合在一起,提升高等數學教學的具象化程度的同時,將茶文化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內容一并灌輸給高校學生,使學生在單一的課程流程中感受到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實現教學效果的綜合性提升。
3.2師生角色的轉變
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是重要的變化之一,教師和學生在高等數學教育教學中擁有同等地位,對于教學研究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事實上,師生角色的轉變可以更好促進高等數學教育的長久發展。例如,老師給學生可充分展示自己的平臺,在數學教育中充當配角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可以獨立學習。這樣就充分發揮出茶道的人文精神,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不受限制地思考和創造,開創出數學教育研究更多的可能性。高校應該基于茶文化的視角,認識到高等數學教學方法對學生數學能力提升的影響。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影響下,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積極性被打消,學生無法自主進行感興趣數學內容的探索,其所學習和練習的主要數學內容與高校的具體教學計劃相關,由教師來占據主導地位,整個教學節奏和學生的自我學習規劃可能存在相沖突之處,導致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效果不佳。同時,高校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滲入也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之間不相關,導致學生不但在專業能力上提高不佳,而且自身的道德素養提升也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無論是高等數學的教學,還是課程思政的融入,高校學生在高等數學的學習中體會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需要茶文化內容的融入。正是在茶文化中的人文素養內容的融入下,高校學生可以建立高等數學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對思政內容的接受程度,實現數學教學環節的專業數學內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有效結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茶文化的視角下得以良好構建。沒有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教學模式的確立,高校的課程思政達成效果就始終不能夠提高。正是在學生中心主義學習模式的建構之下,高校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得到提升,綜合素養得到鍛煉。
3.3教學評估的變化
不同于過去的應試教育重分數、重招生的理念,現在的教學評估更符合茶道的人文主義精神,更側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以期提升學生數學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希望在學生吸收完數學知識后能夠有效將知識應用于實際,以創造數學的價值為目標。因此,當前的數學教學評估更注重學生對數學的接受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高校高等數學教育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將中國傳統茶文化與課堂教學相融合,以充分發揮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所蘊藏的育人價值,培養出德育兼備的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劉洋.傳統文化融入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研究——以茶為視角[J].福建茶葉,2021(04):142-143.
[2]張灤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理工科課程思政的策略探究——以數學類課程為例[J].輕工科技,2021(09):183-184.
[3]梁會芳.茶文化視角下高等數學教育策略探討[J].福建茶葉,2021(06):124-125.
作者:李麗麗 單位: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 上一篇:初中數學與茶文化相融合的教學模式
- 下一篇:大學語文翻轉課堂深度學習理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