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時間:2022-11-11 11:16:41

導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一、堅持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僅取決于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很大聯系.如果很多學生都將學習當做一項苦差事來做,即使教師有再大的教學熱情,也必然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教學質量不高.為此,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立足于課堂教學實踐,注重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首先,高中數學教師讓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學生親身體會自己所學知識的用途和意義,在實踐中教學,而不是以講述枯燥的理論為主.比如在講述投影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實物(如鉛筆、橡皮、足球、文具盒等)作為投影教學的道具,并利用教室中的太陽光線向學生演示三面投影的位置,以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立體圖形中的點線面關系,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圖形中的點線面投影規律,提高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增強數學教學成效.其次,高中數學教師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以維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如果學生的某一學科成績較好,他往往更加傾向于學習該學科知識,而不愿意花相同的時間在他的弱勢學科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成功度,會影響他們對該類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發揮表揚的積極作用.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用鼓勵的眼光激勵他們,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尤其應該注意降低標準,注重表揚,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特點,注重因材施教

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各不相同,為了保證高中數學教學質量,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改進教學方法.但是,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受教師傳統教學觀念和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了教學中高中生的感受.例如,在高中數學講課過程中,由于涉及較多理解性問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難以適應快節奏的教學模式,這種狀況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還導致很多學生厭學情緒越來越大,對于不理解的知識,不敢問同學和老師,有異議也不提,灰心喪氣,最后成為學困生.為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在學習中的反應,并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態度,進而不斷提高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三、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互動教學

課堂教學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行為,在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大多數的課堂時間屬于教師,教學模式被簡化為“教師負責講課,學生負責聽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特別是對于表現欲較強的學生而言,這種沉悶的課堂教學氣氛,會壓抑學生的性格;而對于本身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而言,刻板的教學模式,沒有起到鍛煉學生自信和勇氣的作用.為此,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注重互動教學,增加課堂教學的互動時間,讓高中生有自我表達的機會.譬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在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述中都設置幾個重點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通過課堂回答問題,增強學生自我表達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膽量,從而使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逐漸變得自信和開朗.此外,為了減少理論性知識講述導致課堂氣氛沉悶的情況,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設置趣味性話題,緩解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能動性,使他們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吸收更多的知識.通過互動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加和諧、平等,學生可以把教師當做自己的朋友,這種關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科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四、結束語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師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生數學學習的質量.為此,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培養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不斷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成效.

作者:熊軍燕 單位:江西景德鎮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