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認知風格高中數學教學思考

時間:2022-12-04 08:29:13

導語:學生認知風格高中數學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認知風格高中數學教學思考

認知風格實際上是對個體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的認定,這種在認知活動中形成的心理傾向實際上是個體對一定信息加工方式所表現出的一種偏愛,一般包含個體在知覺與學習中處理信息的方式與個體對認知作出反應而使用的各種策略這兩個方面的內容,認知風格在個體的學習活動中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實踐指導意義.筆者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際對學生認知風格在數學學習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與思考.

一、提出問題

不同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偏好而導致數學成績的優劣.事實上,除了學生的智力因素、努力程度、學習方法這些內容會影響其數學學習以外,學生認知風格上的差異也會對其數學學習造成極大的影響.

二、認知風格的各種類型

認知風格一般包含視覺型、聽覺型、動手型、操作型、群體型、獨立型這六種類型.筆者根據認知風格的各種類型進行了一定的調查與統計,根據學生在各種風格的“偏愛”“較少”“幾乎沒有”這三種不同程度上的表現進行了數據統計,具體情況如下表:由表中數據可知,很多學生對于聽覺型、動手型與操作型的認知風格還是比較偏愛的,然后是群體型與獨立型,對于視覺性認知風格較為偏愛的學生相對比較少.不僅如此,我們從表中數據還可觀察出大多學生的認知風格都是綜合型的.

三、案例分析

案例向量的概念.筆者結合“向量的概念”進行了學生認知風格的應用教學與探索,努力在認知風格應用于教學的基礎上構建能夠照顧差異且多樣化的教學.聽覺型認知風格的學生往往會對聽到的內容較為敏感并因此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這部分學生往往在交際方面有過人的表現并樂意與他人合作學習.視覺型認知風格的學生特別希望教師進行板書且更加樂意做課堂筆記,往往會在圖片、投影、軟件的輔助中獲得更多的視覺享受與有效的學習,相對來說,這部分學生往往更加傾向于視覺化記憶.1.情境中導入新課師:戰國時期的魏王一度想出兵攻趙,謀臣季梁知曉魏王心思之后進行勸阻:“今天早上,臣遇到一人問路,他想去的是楚國,但他卻往北而行.臣頓覺奇怪,問他為何要往北而行呢?他卻告訴臣他的馬跑得很快.”這是一個典故,大家以為這個問路者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嗎?生:不能,方向反了.師:很好,大家從這個典故中可獲得什么啟發呢?生:做事的時候,最關鍵的是方向.在正確方向的引導下充分發揮條件的作用才能順利達成目標.師:這個道理跟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相似,這就是向量,一個體現大小、方向等本質屬性的概念.事實上,物理學的范疇內也包含很多描述方向與大小的量,比如大家所熟悉的位移、力、速度等內容,大家都知道,這種包含大小與方向含義的量在物理學的范疇內叫作矢量,這些量在數學學科中也有特定的稱謂,叫作向量.設計意圖:PPT,FIash動畫直觀形象地展示成語故事,為視覺型和聽覺型認知風格學生的學習搭建平臺,也讓學生感受數學與其他科學的緊密聯系.群體型認知風格的學生需要在與他人合作學習、2018年11月集體學習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這部分學生也只有在集體學習中會獲得更加強烈的滿足感與幸福感.獨立型學習風格的學生能夠獨立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方法與內容并全面把握自己的學習,這部分學生往往不喜歡他人干擾,往往會在獨立研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2.探究中完善知識問題:如圖1,已知正六邊形ABCDEF,其中心為O,以A、B、C、D、E、F、O中任一點為始點,其他任何一點為終點的所有量中(OOOA除外).(1)有哪些向量與向量OOOA是相等的呢?(2)有哪些向量與向量OOOA是相反的呢?思考:根據本題題意還可以提出一些怎樣的問題呢?設計意圖:教師首先運用PPT、電子白板將圖形進行投影展示,然后引導學生對前兩小問進行獨立思考與作答.接著再引導學生小組進行思考與討論教師所設計的思考題,請各小組出題并由其他小組進行搶答.前兩個小題的設計滿足了獨立型認知風格的學生需求,思考題的設計則更多地照顧了群體型學生的學習需求.事實上,筆者如此設計的目的是希望獨立型與群體型認知風格的學生在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中都能挖掘出自身潛能并相互取長補短,使學生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獲得最大的發展.動手型與操作型認知風格的學生往往會在運動、游戲、體驗、建模、作圖等實踐活動中獲得更為有效的學習效果.3.知識應用環節畫一畫:圖2為中國象棋的半面棋盤,“馬走日”是大家都知道的,若現在有一只“馬”位于點A,你能用向量畫出這只“馬”從點A走到點B的路線嗎?(各小組學生借助Smartboard進行了實踐操作并展示了不同的走法路線)設計意圖:學生在熟悉的棋盤上研究“馬”走的各種路線并在有趣的游戲中體會到了向量的含義,動手型、操作型認知風格的學生在展示成果的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以及成功的喜悅.不僅如此,群體型認知風格的學生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獲得了最大限度的發展.

四、選擇學習策略

學生在具備風格意識的基礎上才能對自己的學習策略進行一定的篩選與制定,才能使自己的認知風格所匹配的學習材料發揮出最大的效果.1.轉譯.學習中的一些信息因為呈現方式的不同會使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產生不同的理解,或者理解程度上的深淺不一,但對這些信息進行轉譯并使其成為學習者容易接受與理解的形式往往能使學習者獲得更全面的認知.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將不適合自己認知風格的信息進行轉譯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可以將文字轉譯成圖形以方便視覺型認知風格的學生進行吸收與理解;將圖形轉譯成語言、聲音來促進聽覺型認知風格學生對圖形的認識等.2.適應.假如學習者在某一內容的學習中表現出不適應,則可以運用其他方式、手段來進行輔助、促進與適應.比如,在復雜問題的研究上,群體型認知風格的學生首先可以和同伴進行研究思路的初步討論與確定,然后再對各階段進行獨立分析,問題也就簡明許多了;獨立型認知風格的學生將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結合起來也能取長補短,大大激發自身潛能的同時獲得自身最大限度的發展.3.減輕負荷.學習效率往往會因為超量負荷而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采取必要的策略來幫助學生減輕學習的負擔.比如,操作型、實踐型的學生往往會在應用題以及多個概念的文字處理上感覺繁難復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特殊的記號對其中的關鍵詞進行標記并畫出知識結構圖,使學生能夠在簡明扼要的小標題中理順材料的結構.事實上,那些能夠兼顧不同認知風格的教學設計確實能令學生在學習中倍感輕松和有趣,學生對“畫一畫”這一環節也表現出特別的喜愛.由此可見,認知風格在數學教學的實踐應用中是極具價值的.因此,教師應對各種認知風格形成自己的認知與理解并精心設計好教學環節,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不斷指導學生認清自己的認知風格,使學生能夠在了解自身的基礎之上制定出自己最恰當而科學的學習策略并學會自主學習.

作者:姜慧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金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