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3-03 12:01:22

導語: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問題與對策

摘要:在高中數學教育中,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至關重要。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培育學生的數學能力,以促進高中數學教學創新發展。高中數學教學中,課堂錯誤并不少見,它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如何加以利用,使課堂錯誤變為有效的課堂資源,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是需要教師不斷探索研究的內容。本文借助多種研究方法,如文獻觀察法、分析法等,逐步剖析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的問題,來進一步探索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問題的解決對策,旨在通過調查研究,以期為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提供理論基礎與指導性意見。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錯誤資源化

課堂錯誤資源化一直是教師關注的焦點。如何使學生積極面對錯誤,將課堂錯誤“變廢為寶”,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是需要數學教師不斷探索的話題。本文依托前人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探索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問題,并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指導性意見。

一、高中數學課堂核心素養的培育

學生要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數學的眼光是指數學抽象、直觀想象,以保證數學的一般性。數學思維是指邏輯推理能力、數學運算能力,以保證數學的嚴謹性。數學語言是指數學模型、數據分析,以保證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數學抽象包括數感和符號意識,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屬性,得到數學研究對象的思維過程,從事物的具體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規律和結構,用數學符號或數學術語予以表征。通過學習,學生能在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概念、命題、方法和體系,運用數學抽象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把握事物的本質;積累從具體到抽象的活動經驗,養成在日常生活和實踐中思考一般性問題的習慣;把握事物的本質,以簡馭繁,運用數學抽象的思維方式思考并解決問題。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和學生認知的過程;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與教師、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在思考和交流中,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理解知識的本質;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思維經驗,形成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二、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部分學生對課堂錯誤的認識深度不夠。目前來看,學生家長、教師的思維觀念不斷更新、開放,給予學生的正面引導較多,對待課堂錯誤,大多數學生態度都比較積極[1]。然而,仍然存在相當一部分高中生不能從數學課堂錯誤中積極反思,從自身找原因,以避免再犯此類錯誤。部分學生對課堂錯誤沒有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這對他們自信心、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十分不利。(二)學生對待課堂錯誤存在焦慮心理。雖然大部分學生認為應該積極正面地看待數學課堂錯誤,然而,內心深處卻排斥錯誤,仍然會產生焦慮擔憂的情緒[2]。高中生因為思維相對成熟,關注點也增多,他們不僅關注學習過程,還關注學習結果、學習成績、學習成就感、教師的獎勵、同學的崇拜等諸多方面。所以當高中生出現數學課堂錯誤時,他們很容易將這個錯誤與一連串的消極結果掛鉤,如成績下滑、教師的批評等,這就使得他們在面對錯誤時更為焦慮、擔憂。這對他們的身心發展十分不利,需要教師積極引導,以幫助他們消除焦慮,樹立良好、健康的心態,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三)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程度普遍較低。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錯誤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借助錯誤來學習更廣泛的數學知識,也就是把課堂錯誤轉化為課堂資源的效果并不理想。這與課時限制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教師放緩教學進度糾正并引導學生發現錯誤,那么,教學計劃肯定會被打亂。所以大部分教師對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所犯的錯誤沒有予以充分關注,在灌輸型教學模式下,普遍認為學生只要明白解題的邏輯與過程,得到正確答案即可。除此之外,面對數學課堂錯誤,學生的遺忘也會大大降低課堂錯誤資源化的效果。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的解決對策

針對高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化問題,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教學對策,充分利用課堂錯誤,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一)重視學生的錯誤,創設錯誤再思考情境。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師不注重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不注重培養他們自我反思的能力,所以學生的拓展型思維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數學核心素養也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導致學生極易產生數學錯誤。對此,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善于發現自身錯誤的能力,培養新的思維模式,創設錯誤再思考的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反思錯誤,提高思維水平,全面提高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教師要對學生的錯誤引起足夠重視,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發問。當學生犯錯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錯題資源,積極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問題,使學生在錯誤中產生充分的好奇心,并對數學問題產生疑問。然后,教師再借助從簡單到復雜、從表面到內核、以不斷遞進的引導方式,讓學生逐步深入,不斷思考,從而使學生學會相關數學知識,把錯誤變成課堂資源,促使學生在層層思考中不斷提升數學核心素養。(二)積極轉變觀念,體現錯誤的價值。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觀念,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會善待學生的錯誤。所謂善待錯誤,并不是對學生的錯誤采取激勵的態度,也不是對學生的錯誤采取縱容的態度,而是在學生犯錯的時候,適當地調整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勇敢地說出“錯誤”的思路與想法。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把學生的錯誤作為教學的起點,不要急于糾正學生的錯誤,采用灌輸的教學方式傳授正確知識,而是順著學生的思路,進一步了解學生犯錯的思路過程,深入探究學生出錯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教授學生相關知識,使學生醒悟過來,從而積極轉變錯誤的數學思維,讓錯誤變成學生學習進步的階梯,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三)以錯誤資源為基礎,加強生生互助學習。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一般是采取集中講解的方式,或者讓不同學生依次作答,直到出現正確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引導學生進行不斷反思,降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借助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從而加強學生對錯誤分析、反思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學習函數知識時,許多學生由于對函數知識的錯誤判斷,從而得出錯誤的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要急于批評學生,而是通過小組討論、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不斷練習。這樣的小組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思考,使某個學生的錯誤成為其他學生的學習資源,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面對課堂錯誤,一方面,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錯誤,創造錯誤再思考情境,積極轉變觀念,讓錯誤體現價值;另一方面,以錯誤資源為基礎,加強生生互助學習,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模式的發展和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將錯誤轉變為課堂教學的有利資源。

[參考文獻]

[1]陳清森.試論數學錯題[J].數學教學通訊,2017(06):157-158.

[2]陸建江.提高數學錯題訂正的有效性[J].教學與管理,2016(11):287.

作者:嚴發銀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