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與轉化策略

時間:2022-12-16 09:39:27

導語: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與轉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與轉化策略

摘要:在眾多學科的學困生轉化中,高中數學學科的學困生轉化尤為重要,特別是到了高中數學后期學習階段,如果學生數學學習比較吃力,轉化起來就很難,有時教師即使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本文分析了學困生的成因,并提出了學困生的轉化策略,旨在幫助學困生走出困境,順利完成數學學習任務,為高中后續的數學學習積累豐富的基礎知識,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轉化策略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學困生在高一階段就表現出學習困難的現象,而且隨著數學學習任務的增加,學困生的數量也會逐漸增加。由此看來,轉化學困生的工作刻不容緩,數學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行之有效的轉化策略。

一、學困生成因分析

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師為了應付中考,會忽略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運用題海戰術和數學考試技巧等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獲得理想的考試分數。高中數學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識。如初中數學的一次函數知識是相對簡單的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對應關系,而到了高中階段,則有了二次函數、冪函數、三角函數,如果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學習起來就會非常困難。由于學困生心理壓力大,自卑心理強,常常拒絕學習數學,甚至懼怕學習數學,他們缺少克服困難的毅力和信心,導致學習越來越落后。在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的單一考核模式下,教師難免會產生重優輕劣的思想,在教學上以優等生的標準設計教學過程,導致學困生上課聽不懂,課后又不會寫作業,長期的失敗感會使他們失去數學學習的信心。

二、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由于學習壓力大、成績差,學困生不愿與其他學生交流、來往,更不愿面對教師。為此,教師上課的時候要多提問,鼓勵學困生回答問題。如果學困生在作業和課堂上表現積極,教師要及時表揚,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另外,教師還可以有意安排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對學困生實行一對一的幫助,不僅要在學習上幫助,還要在心理上給予關懷,使學困生感受到自己不是掉隊的“羔羊”,而是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員。

2.加強學法指導

在高一開學初期,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初高中數學銜接的指導,尤其針對初中數學基礎不牢固的學生,教師要制定可行的溫故知新的補救辦法。首先,教師應要求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要好高騖遠,要吃透教材內容,打好數學基礎,不要一味地做難題,搞題海戰;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思維,透徹理解運算法則、運算規律,把抽象的數學算理具體化。在日常的做題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困生,讓他們在做題之前認真審題,不急不躁,在沒有弄懂數學題的內容時,不要盲目動筆做題,且答題過程要規范,一絲不茍,做題結束后,要養成檢查的習慣。

3.改革教學方式,實行分層教學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研究學困生的情況,考慮他們現有的數學基礎。一般情況下,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教案時,都以班級中等以上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準,以至于學困生很難跟上教學進度,所以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實行分層教學,對學困生降低標準,促使他們把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學通弄懂。如在作業布置時,教師以教材后的練習為主,讓他們在較低難度的作業中獲得成就感,調動他們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學困生的轉化雖然是教育的老話題,但是常說常新。在探究學困生轉化問題的過程中,教師總能摸索出一些更加有效的措施。因此,教師要不言棄、不放棄,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吳開發.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12).

[2]林上燈.淺談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J].讀與寫,2020(5).

作者:張翻紅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