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思維能力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05 04:41:00
導語:數學思維能力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常常具有以下幾種錯誤的思維特點:
1.思維缺乏方向性。
2.思維的表面性。
3.思維缺乏靈活性。
4.思維缺乏可逆性。
5.思維缺乏邏輯性。。
6.思維缺乏獨立性和批判性。
針對這些情況,我認為在乎常的教學中應首先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和方法。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教給學生系統而規律性的知識知識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基矗
而數學本身就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原理組成的系統性很強的知識,在學習數學時,學生只有將某一概念、原理納入一定的知識體系之中,對這一概念、原理的理解才會深刻,應用起來才能靈活,才有利于用完整的知識去理解新的知識。相反,如果已有的概念、原理是各自孤立的,一方面會妨礙對這些知識本身的進一步理解,另一方面也影響到用這些知識去理解新的知識,這必然會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使知識系統化,最首要的是形成概念的體系。在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比較某一概念與其他相關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使學生具有這一概念的地位及其與其他概念關系的豐富知識,從而掌握概念的完整體系,為形成思維的針對性、廣闊性建立起扎實的知識基矗
二、啟發學生獨立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1.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間題的習慣和能力。在講課時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由發表見解的機會,防止學生形成依賴教師的不良習慣。
2.通過講解和示范,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和步驟,教會學生怎樣思維,指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先要明確問題的性質目的,抓住關鍵所在,然后進行有根據的、嚴密的、合乎邏輯的推理、判斷,克服盲目的嘗試和猜測。
3.要運用多種方法,開拓學生的思路,鼓勵學生多思,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對同一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方面去思考和分析,對同一問題尋找多種途徑和方法解決,使學生的思維廣闊、靈活。
例1.8個人排成一排,某人既不站排頭也不站在排尾,問有多少種排法?
解:從位置考慮,從7人中任選2人站排頭排4.指導學生檢查自己的思維是否正確,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總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去。備課時必須在備教材、備學生的基礎上,明確思維訓練的內容和方法;上課要堅持啟發式教學,布置作業要少而精,形式要多樣,即要有鞏固性作業,也要有須經過積極思考才能做出的作業;考試測驗既要考慮知識的掌握,也要考慮思維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 上一篇:保險法律環境分析論文
- 下一篇:保險人地位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