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演練法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5 06:55:00

導語:數學演練法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演練法教學管理論文

近些年來,中學教育界一直就如何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這個課題進行著不懈的探索.中學數學教育要實現“轉軌”,必須在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上狠下功夫,而中學數學教育的主要陣地是課堂,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有必要對課堂教學進行認真的反思,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結構,為素質教育盡一份綿薄之力.

筆者針對當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自學演練課堂教學模式”(其教學程序為:課前預習、板演練習、指導自學、學生評改、教師講評.詳見《數學教師》,1996,7期),該教學方法是以問題的解決為動力,以習題的演練為主線,以能力的培養為宗旨,面向全體,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精神.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它的特色.

一、預習作業有利于學生預習習慣的養成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指定家庭作業都是在新授課講完之后進行的,然而,這不利于引起學生對教材的重視,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希望學生能主動地學習,反復強調課前預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收效甚微,學生并不理解.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變教師的教為學生自覺的學,教師至力于“講細講透”,學生滿足于“聽懂聽會”.而實際上,即使過去強調過三四遍的問題,有的學生仍不會解答.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大約有80%的學生原先沒有預習的習慣,是依賴于教師的講授在被動地學習著.

演練法教學,作業的布置是在新授課前,要求學生課前獨立思考、閱讀教材,自覺主動地獲取新知識,并對教材中及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準備答案,為面向全班同學和教師板演自己思考的結果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就促使學生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性,積極主動地感知新知識,擴大并加深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把主動學習的愿望,變成主動學習的行動.因此,預習作業對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獲取知識,是較為有效的.

演練法教學,由于板演、評改、精講等環節,迫使學生去讀書,去領會教材,在不斷的探索中認識未知的知識.使他們充分體驗到通過自學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同時也體味到“發現”的背后,包含著探索的艱辛,認識到要學好只有靠自己,從而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這樣做既鍛煉了意志,又培養了能力,取得課堂上難以達到的效果.

二、板演練習為學生參與教學創設“機遇”

教學過程也是學生的認識過程,只有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板演,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的一項特殊的學習實踐活動,是教師獲得信息反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極好途徑.但是,在傳統教學方法中,相對于課堂教學的其它環節來說,板演是最薄弱的一環,不少教師對于應當充分注意學生在課上板演的必要性認識不足,他們把絕大部分時間用于講授,視板演這一重要環節為可有可無.

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不在于教師講多少知識,在于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了多少知識,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學生教得越多,從而給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獨立思考和行動提供的“機遇”就越少.演練法教學,重視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充滿了師生之間的數學交流和信息的轉換.它注意抓住板演這個讓學生自我暴露的好機會,充分揭示學生的思維過程,采用外顯性的認知活動,誘導學生積極參與,進而向內化的認知活動過渡.演練法教學中,板演練習是抽調有代表性的學生板演預習作業,板演結束后,再抽調中上成績的學生進行評改,最后,全班學生集體評改.因此,演練法教學在加大學生參與教學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修正錯誤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知錯,在改錯中學習,提高辨析能力,全面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由于板演是學生的思維,對其他學生更容易接受,更有說服力,因而可起到教師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師講評為學生的主動學習開路排難

講授的長處不能否定,要繼承和發展,這里關鍵是講授要適時、中肯,要精煉、有針對性,能啟迪學生的思維,使講授能為學生的主動學習開路排難.過去由于沒有跳出以講為主的模式,精講未得到很好解決,特別是因人、因班、因課不同而有針對性地精講更為困難.究其原因在于教師心中無數.演練法教學,教師充分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又有學生的板演、評改實踐,教師對全班學生情況很了解,能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實施有針對性的精講.

學生的正確概念是在不斷地同錯誤概念進行斗爭中逐步形成的.演練法教學,通過板演充分展示學生解題錯誤,通過講評引導學生弄清錯因,有利于切中學生產生錯誤的要害,澄清模糊認識.通過對板演題的講評,將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穿插講授,強化基礎知識,針對學生易犯的錯誤及疑難問題加以透徹的剖析,并要求學生積極地參與對答案的修正、說明和補充工作.這種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使學生在改正錯誤的同時,消滅產生錯誤的原因,掃除了他們學習中的障礙,為學生的再學習打下了基礎.

四、自改作業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責任感

作業批改的研究并不是一塊全新的處女地,有不少教師在研究作業批改的方法上已取得豐碩成果.但如何減輕教師批改負擔,提高學生作業質量,填補學生作業中“改”的空白等問題,始終未能很好解決.

教學理論和實踐都已證明,檢查知識是促進學生學習責任感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在學生自己進行系統檢查的時候,更加能促使他們系統地完成自己應當完成的作業.教師抽幾名有代表性的學生,板演各不相同的作業題,當教師在全班學生面前集體批改、講評板演學生的作業時,學生就是批改作業的主體,學生的注意力必然會高度集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學生作業在課堂上檢查得越準確,學生在這些作業中可能重犯的錯誤也就越少,每天在課外對學生作業批改的必要性也就越小.

演練法教學,通過對學生作業的板演、檢查、評改、講評,督促每個學生檢批自己的作業,發現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更正或補充.實行學生作業自改制,能夠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去完成作業,克服學習上的依賴性,發現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從而使學生學得更深、更透,更有效地提高了學生作業的質量.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培養了學生的自覺性和責任心.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這是改作業省時高效的好方法.

五、演練法教學給數學課堂注入了活力

筆者于1992年秋季開始,先后在七個教學班進行了教法改革的試驗、探索.通過對這一教法的實驗,以及學生、家長的信息反饋,我們認為該教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師生個個熱情洋溢,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堂上,學生以自身的多種學習形式充當主角,充分發揮主動性,教師不再充當一言堂角色,而是著力于指導學生進行更有效地學習.

筆者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而不是單純數學理論的教學,目的是把過去那種教師單純解釋教材,學生從教師的講解中學習的封閉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學生與教材發生直接聯系,從教材中獲取知識,教師作必要的指導、講評工作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整個課堂非常富有生機.特別是學生的自學、演練、評改與作業自改,更使學生的能力及心理素質、思想品質等得到培養.學生說:“通過學習感到數學課有趣味,學習上比過去更主動.”“上黑板演練使自己的膽子練大了,自信心增強了.”原來自卑感強烈、厭學情緒泛化的學生,也逐步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消除了恐懼心理,改變了以往沉悶、壓抑、單調的課堂氣氛,從而為我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找到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學生家長也表示贊同和支持這樣的教改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