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教手段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1-02 10:14:51

導語:電教手段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教手段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摘要】科學技術不僅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而且為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如今,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教手段已經步入初中數學課堂,不僅有利于教師突出教學的重難點,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關鍵詞】電教;初中數學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范圍的主要課程之一,其涵蓋廣泛的抽象概念以及復雜的運算流程,而且初中生生性好玩,理解能力不強,課堂積極性較差,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師采用電教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收集豐富有趣的數學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運用電教手段精確地講述數學課程,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其掌握更加全面的數學知識。

一、使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內容涵蓋部分數學難點,給予教師一定的教學難度,因此教師需要適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覺參與課堂學習。教師采取電教手段,能夠采集更加多樣的數學知識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趣味性課堂氛圍。例如:教師講解乘方知識點,可以通過電教設備繪畫出大量的卡通人物,利用動態模擬效果呈現乘方的意義,不僅將抽象的數學運算以直觀的動畫效果呈現給學生,而且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探索數學內容,有效掌握教學內容,打造趣味性課堂,提升教學效率。

二、使用電教手段,教授學生學習方法

學習并非死記硬背,而是尋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學習數學也是如此,教師通過電教手段,引導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通過模擬出多種解題思路,讓學生進行探討,對比各種思路的優缺點,從而掌握最適合自己且最簡便的解題方法,進而減少后續解題時間,提高解題效率。例如:教師講解一元一次方程內容時,通過電教手段告知學生圖形法和運算法,以路程問題為例,讓學生分別使用兩類方法求出最優路程方案。所謂圖形法,是指將方程轉化為曲線,從而從坐標系中判斷答案,而運算法是直接計算方程。不同的學生所擅長的項目也有所差異,因此,學生最終可以發現哪種方式更快求出結果。此外,教師通過播放路程問題中的路線軌跡讓學生想象大致場景,輔助學生尋找解題思路,進而培養其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使用電教手段,擴散學生學習思維

初中教學屬于義務教育后半段,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為今后學生的學習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電教手段,教師能夠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從電教內容中學習如何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事物。例如:幾何圖形屬于較為直觀的數學內容,但是一維或者二維數學知識較為簡單,三維立體圖像則難以想象,學生遇到三維數學難題,無法通過邏輯思維推導出結論,甚至不理解如何在腦海中旋轉圖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電教設備將三維立體圖像顯示在屏幕上,并慢慢旋轉、展開、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后繪畫出其他題目的圖像形態,進而使學生獲得解決三維難題的能力。此外,電教手段可以將科學、人文、歷史等多種學科融入進數學體系內,構建出綜合知識庫,創造出新穎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盡可能擴散學習思維,進而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使用電教手段,解決學生學習難點

數學作為初中教學體系的難點學科,如果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教師難以將數學重難點知識完全解釋清楚,學生無法理解,最終導致成績無法提升。因此,通過電教手段,教師可以將重難點知識進行細化,將教材內省略的內容通過電教設備進行補充,同時采集國內外典型的教學模板,彌補教學漏洞,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講解立體幾何知識時,學生難以理解幾何重疊的含義以及變化方式,因此教師通過電教設備動態模擬幾何重疊過程,并為其標注不同的顏色以便學生分辨,最終將其切成邊長為1cm的正方體,提問:能夠切多少塊?正方體紅面數量分別為多少?同時引申出正方體以及長方體的面積公式、體積公式等,將所有難點匯集于同一教學動畫,不僅節約授課時間,而且提升教學效率,有利于學生將所有知識融會貫通。最后,教師再詢問學生的個人疑惑,掃除一切障礙,使學生能夠有效掌握解題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通過電教手段傳授初中數學內容,應充分挖掘電教設備的價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匯集教學難點并科學簡化,便于學生理解,最終打造出輕松、高效的數學課堂,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秀生.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電教手段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01):59.

[2]王群社.電教手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01):26

作者:胡媛 單位:江西省樟樹市文化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