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數的運算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4 06:41:00
導語:數學數的運算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的運算”這部分內容包括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意義和計算法則、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以及四則混合運算三部分。教材《整理和復習》中將小學階段的計算知識和技能進行了系統整理:(1)通過表格進行比較對照,溝通了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看到四則運算間的關系。(2)通過復習運算定律和簡便算法及其應用,加深對算理的理解。(3)通過復習四則混合運算,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學會在計算過程中根據運算符號和數的特點以及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合理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復習時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整理的知識內容及《做一做》和練十三的習題。下面僅就這一部分內容的總復習提幾點建議。
一、要重視基本運算技能的訓練
學生計算一道題,常常要綜合運用幾方面的計算知識。比如計算76.5×0.62,就涉及到小數乘法豎式的書寫、乘法口訣、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不進位的)、積的小數點位置的確定、多位數加法、運用小數的性質去掉得數末尾的零等計算基礎知識,其中某一項計算的錯誤,就會影響整道題的正確計算,更談不上合理靈活地選擇算法,形成能力。所以,復習時一定要抓住基本運算技能的訓練。(1)要重視各種基本的口算訓練,如20以內的加減法和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乘法口訣等;(2)要重視除法試商,帶分數與假分數的互化,分數、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判斷一個最簡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等基礎訓練;(3)掌握1和0的運算特性;(4)整數、小數、分數加減乘除的單項計算……這樣為正確、熟練、合理、靈活地進行四則混合運算打下了基礎。
復習時不要著眼于學生會不會做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而應(1)要著力使學生弄清基本概念,深刻理解算理,指導正確計算。比如,一個數乘以小于1的小數(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深刻理解了這一點,就能理解這樣求得的數為什么比這個數小的道理。(2)要重點指導學生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概括規律。例如,復習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減法法則后,讓學生知道:整數加、減時,要注意數位對齊;小數加、減時,要注意把小數點對齊;分數加、減時,要注意當分母相同時才能直接相加或相減;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把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或相減。這樣,學生就從整體上、從本質上理解和掌握了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學生懂理會法,就能從根本上提高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
二、要重視比較,溝通聯系
總復習是為了使學生重溫已學的數學基礎知識,并進行系統整理,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而不是對學過的知識重新講授。因此,教學時要注意通過啟發提問,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知識,并加以歸類整理,使之系統化,納入學生的認知結構。如師生一起把分散在一至五年級逐步學習的四則運算整理成表格(如課本102頁的表),就可看出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整數加法是最基本的運算,是“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整數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根據分數的意義,一個數乘以分數(或小數)的意義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整數、分數和小數的減法和除法分別是加法和乘法的逆運算。
分析比較有聯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內容,使學生弄清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比如,小數乘法、除法的計算實際上都要按照整數、乘法、除法的法則計算,所不同的就是小數點的處理問題。小數乘法要看兩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小數除法要把除數的小數點去掉,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計算。
三、要重視培養計算能力
在很多情況下,學生的計算能力反映在運用運算定律、性質以及和、差、積、商的變化規律進行簡便運算上。要舉出實例授之以法,告訴學生拿到一道題目要觀察題中各數有什么特點?數與數之間、運算與運算之間有什么聯系?能否用運算定律、性質和運算技巧進行簡便運算?(比如能不能湊整?能不能寫成整百數與幾的和或差……)訓練時要培養學生簡算的自覺性(這是計算能力的突出表現),練習中要避免出現機械指令性的“用簡便方法計算”的要求,而強調凡能簡算的就要簡算或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有時不妨在計算過程中間孕伏簡算的情境,讓學生觀察后自覺地進行簡算。如:2(3/25)-0.83-1/2÷2(16/17),學生算到2(3/25)-0.83-17/100時,要求學生觀察題中數據,從而發現0.83與17/100可以湊成1,很快算得結果為1(3/25),以此來培養學生在任何一步計算中都時時有“能否簡便些”的意識,提高計算能力。
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小學全部計算知識的綜合運用,其中在計算的某一步如何合理地確定把分數化成小數來算,還是把小數化成分數來算,直接反映計算能力。這個關鍵問題學生往往不易把握。復習時,要通過實例使學生掌握規律:在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中,題中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化成小數來算比較簡便,題中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則把小數化成分數;在分數、小數乘除混合運算中,一般把小數化為分數來算較簡便,但當小數與分數的分母可以“約分”時,直接“約分”比較簡便。要選擇典型題例引導學生在計算每一步時都要瞻前顧后,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化”的意向,如計算5(2/5)×[(1.6+1/9)÷0.84-1(7/18)],可問學生:
(1)小括號內應怎樣算合理?讓學生看出1/9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應把1.6化成分數來算;
(2)算式中((1(3/5)+1/9)÷0.84=)1(32/45)÷0.84這一步怎樣算合理?讓學生看出分數1(32/45)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同時分數除以小數,一般把小數化成分數較為簡便。
四、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1.認真審題。細心閱讀題目,看清數字、運算符號,觀察數的特點及數與數之間的聯系,考慮按什么順序進行運算?能不能簡便運算?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估計題目的結果在一個怎樣的范圍內?
2.認真計算。在計算過程中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格式規范。
3.認真檢查和驗算。抄題后要檢查有無錯誤,計算后通過估算和驗算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
五、加強反饋,注意因材施教
四則運算內容很多,復習時間又很有限,這就需要抓住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要對學生尚未確切理解和熟練掌握的知識著重加以復習,學生已掌握的和比較熟悉的知識可以簡略些,以提高復習的效率。所以,要注意學生的復習情況,讓學生獨立作業,老師及時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根據錯誤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彌補。
對于不同的學生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學習基礎較好且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適當安排他們做教科書中的星號題和補充題,激發他們復習的興趣,進一步發展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要著重幫助他們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解題的正確率,以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
- 上一篇:數學總復習成因分析論文
- 下一篇:經濟哲學思想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