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質量探究論文
時間:2022-01-02 05:39:00
導語:數學教學質量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創設合理的情境新的教育理念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自始至終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是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師要相信學生是愿意學習的,也是能夠學好的。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
例如:《直角坐標系的建立》一課,可這樣進行提問:進入教室你們怎么找到座位的?學生回答:看同座、前座或者后座。再問:假如你是第一個到教室的呢?學生答:找第二排第二張桌。然后教師和學生共同把班級的座位用圖形表示出來。請同學到黑板上圈點出自己的座位,由此進一步得到直角坐標系。
這樣引課,教師首先激活了學生頭腦中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原有生活經驗上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達到對新知識的建構。從此案例可以看出,通過教師創設情境,不斷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活動,學生始終保持著發現、創造的興趣,比較完整深刻的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建構“直角坐標系”這一新知識。
2.合理強化訓練執行新的課程標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要通過強調問題的新穎性、綜合性,開發新的題型來達到目的。
有觀點認為:傳統教學中的基礎訓練是一種浪費,是對學生創造力的扼殺。實際上我們應該認識到題海戰術,無限制強化訓練是錯誤的,但必要的、合理的基本訓練仍然是學習數學過程中所必須的。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創造性思維具有流暢性,就是在一般性的思維定式上產生的。熟能生巧,“熟”是前提,是必經階段,學生在構建自己的實踐活動進行思考,發現規律,形成概念和技能。這項訓練達不到一定的量,其概念和技能的形成就不牢固,因而應引導學生多角度、換方位地思考,形成更豐富的技能,這樣才能更深刻地認識新舊知識的聯系,產生新的思維火花,使學生的知識升華到“理解”,并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2.1加強基礎性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基礎題訓練,以鞏固知識為主,突出與課本同步或將課本習題加以改選,這樣對學生的思維拓展大有益處。例如:已知:如圖梯形ABCD中,AB//CD,四邊形ADBE是平行四邊形,AB的延長線交EC于點F,求證:EF=FC這是一道幾何證明題,解法有多種。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思維空間,探索多種引輔助線方法并給出不同的證明方法。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達到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目的。
2.2加強圖形訓練。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升華,各地中考試題越來越重視考查學生的能力,關于圖形問題已屢見不鮮。
例如:在學完了圓后,我讓學生用一個三角形、一個矩形、一個圓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并簡要說明自己的創意(見下圖)
這是一道典型的圖形組合設計問題。這類問題在實踐中碰到很多。如:學校報刊設計中要求用某種幾何圖形為元素設計花邊或圖案。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加強圖形發散思維訓練,把學生的發散思維向比較高的層次引導。
2.3加強創造性思維訓練。創造性思維訓練是指人們在思維中產生不同尋常的“奇思妙想”的能力,這種能力應當突破常規知識和經驗的束縛,才能獲得創造性思維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做以下方面的工作。2.3.1精心編制開放試題和探索題。
例如已知:如圖,在三角形ABC中,點D和E分別在AB、AC上,給出5個論斷:a:CD⊥AB,b:BE⊥ACc:AE=AC
d:∠ABE=30度,e:CD=BE
(1)如果論斷a、b、c、d都成立,那么論斷e一定成立嗎?答:
(2)從論斷a、b、c、d中選取三個作為條件,將論斷e作為結論,組成一個真命題,那么你選的3個論斷是
(3)用(2)中你選的3個論斷作為條件,論斷e作為結論,組成一個證明題,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并加以證明。
這是一道再現研究性學習方式,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好題,它從等邊三角形及其兩條高中寫出5個論斷,然后加以組合來研究新命題,研究的難度并不大,但我們可以從中學會如何去編擬幾何題,從解題到命題,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有獨特的作用。2.3.2精心編制新穎創造例題。課堂上給出的一些新穎的創造型問題,學生會感到新奇,進而思考和研究,這樣能引導學生打破原有的思維框框,有效地培養了創造性思維。
3.注重非智力因素在目前的學習壓力下,普遍的心理捆擾有:學習競爭激烈,課業壓力過重,各方面的期望過高,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等造成厭學情緒加重。相當一部分學生還存在學習方法、戰勝困難、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障礙,因此,教師要加強與學生心理溝通和交流,促進學生自信心的確立,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充滿關懷以及和諧氣氛下學習成長。
總之,我們教育對象是一群鮮活的個體,實行新課程標準,要更新教育觀念,正確認識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了培養新世紀全面發展的的人才而奮斗。
- 上一篇:學生數學素養培養論文
- 下一篇:數學估算能力培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