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怎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樂趣

時間:2022-03-28 11:19:00

導語:小議怎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樂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怎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樂趣

德國教育學家弟斯惠指出:“數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一節課中,有的學生主動活潑、津津有味,有的學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這種現象歸根到底是興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成功的教學不是作為一項艱苦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更不是強制灌輸,而是需要創造一個愉快、富有樂趣和情感色彩的寬松、和諧的情境,讓學生快樂地學,在愉快中求知。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數學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定義、定理以及枯燥的公式,讓學生感到很乏味,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更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下面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一、以“成功教學”觀點來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進人初中的學生經歷過小學畢業統考,有的成績很不錯,有的成績卻不怎么理想。因此,有的對初中的學習充滿著自信和希望,有的卻漫不經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沒有很快適應初中學習生活,繁重的功課,錯綜復雜的符號變化,,五花八門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幾次考試的不理想,頓令有的人一下子悲觀起來。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漫漫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和一些優秀的同學沒法比,學習情緒低落。針對學生的這種狀況,教學中我再三的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即使優秀的學生,也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只要克服缺點,消除不良因素,輔之于努力學習,成績總會提高的,并講本校一些數學成績有轉變性提高的學生的學習故事給學生聽,在老師不斷鼓勵和引導下,學生逐漸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煥發了斗志,最終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可喜轉變。

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培育學生的成就感,做到低起點,高要求,從簡單處人手,從細微處人手,平時提問問題,出考卷,都注意循序漸進,分層要求,把握好難度、梯度,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使之產生一種成功的感覺,并且一有進步就不失時機地加以表揚鼓勵他們,消除他們對數學的恐懼感,培育信心。另外,對考試,作業中的失誤,我不責怪,諷刺,而是耐心地和他們面對面地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到知識上的缺陷,然后用類似問題對他們重新測驗,每次都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樣做,不僅增強了師生間的感情,使雙方的距離拉近了,思想上也不斷得到溝通,從而有利于教學,提高數學在學生心目中的親和力,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大面積提高數學成績。

二、優化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事物的意識傾向。而人的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人在生活實踐中,在一定需要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當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整個身心處于積極狀態,并迸發了學習的熱情,甚至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科學合理的課堂活動形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1.精妙導入,引起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不竭動力,是學習成功的秘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年齡特征、能力水平、認知規律等因素,抓住學習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躍躍欲試的探索意識。課堂引趣,一是要“精”,要根據所學的內容,或創設一個引人人勝的情境,或布迷設障等,但不冗長。二是要“妙”,開課引題,要具有延伸性。這樣導人新課,既能激發興趣,又能創設懸念,使學生自然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從而帶著良好的狀態學習。

例如,在進行不等式的教學時,我是這樣引人新課的:剛才我看到兩個同學在玩蹺蹺板游戲,后來走來了一個胖子,右邊的那個同學說,胖子你也來玩一下,胖子換下了右邊的同學,但游戲卻沒有辦法進行下去,為什么?你能用數學式子來表示嗎?從而導人了新課。這是一個用生活實例引人的新課這樣的引人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從而激發起學生也要學會的強烈動機。

2.問題趣味化,引發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使數學的抽象定義、枯燥的公式變為生動有趣的問題。比如在講有序實數對確定平面內點的位置時,我設計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位同學與你開玩笑,把你的電影票中的“10排”或“6號”撕掉,你還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嗎?看似無關緊要的一句話,同學們都在笑聲中加深了用有序實數對確定平面內點的位置的深刻含義。

3.以生動的實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抽象的內容變得通俗形象

數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不象語文具有描述性,美術具有的直觀性,體育具有的身體參與性。各種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乏味。要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生動,就得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利用數學知識,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點到直線的距離”這個概念很抽象,初學者很難理解,為此,我就以學生熟悉的跳遠時測量距離的方法以加深學生對這個概念的理解,然后再舉例說“人站立時頭頂到地面的距離就是人的身高”接下來由學生找出生活中類似能表示點到直線的距離的例子,學生們經過交流后都爭先恐后的發言,有的說:教學樓頂到地面的距離就是樓的高度等等。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掌握知識的效果也很好。

4.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很多概念抽象、枯燥、無味,不易于學生理解,教師要解決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直觀”具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特點,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理解問題,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影響,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不斷地去思考、去探索,產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講授軸對稱概念一節內容時,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紅墨水、藍墨水,滴一二滴在白紙的一側,然后讓同學們把白紙對折,折痕兩邊的圖形都集中到這一張張白紙上,各自在猜測將會發生些什么。這時,我們請同學們把紙打開,將墨跡圖展現在大家面前,有的象翩翩的蝴蝶,有的似萬變的白云,有的·一,大家又驚奇地發現,他們每個人手中的畫面都是沿著紙張的折痕折過來的圖形,只要略微指點,軸對稱的概念就一目了然了。

三、發揮數學的學科特點,挖掘學生的內部動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和諧交往中享受快樂。

數學教學絕不僅僅是數學素養的培養,它是一種師生心靈的撞碰、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把他們當著學生去交往,在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前提下,以真誠的愛心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在課堂中創造寬松和皆的氛圍,讓學生學得開心;教師還應把他們當成孩子去交往,允許他們犯錯誤,寬容他們反復地犯錯誤,相信并幫助他們在不斷地犯錯與糾錯中逐漸成長、走向成熟;教師更應把他們當著朋友去交往,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不拘時空、不拘形式地與學生打成一片,力求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一旦濃濃的師生情建立起來,學生真正欽佩、喜愛數學老師了,由于“愛屋及烏”而導致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在教育實踐中屢見不鮮的事實。

2.挖掘數學美,讓學生在科學探究中體念快樂

數學的美是“冷而嚴肅的美”它不可能象看小品或做游戲一樣讓人很直觀地感受到,而需要在老師的不斷引導下,讓學生去理性地體驗。然而,一旦學生有了感受數學美的能力,有此而產生的學習興趣將是穩定而持久的。在數系的統一、運算的統一、數與形的統一等內容中挖掘數學的“統一美”;在應用數學方法解決其它學科中的問題和聯系實際問題時挖掘數學的“抽象美”;在邏輯推理、依理運算中、“多一毫則長,少一毫則短”的數學討論中挖掘數學的“嚴謹美”;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教學中挖掘數學的“奇異美”。只要教師注重挖掘,數學美無處不在。只要有了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美的能力就會與日俱增。

3.加強基本功訓練,讓學生在學會數學中獲得快樂

數學教學不應只關心學生學會數學,而更應關注學生會學數學。然而,實踐告訴我們,不“學會數學”就無從談起學習興趣,更不可能“會學數學”。就目前農村初中的現狀看,七年級讀完了還不會分數計算、有理數運算沒有人門的學生不在少數。數的運算、代數式的運算、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基本幾何圖形的性質和邏輯推理的基本方法等基本功,不僅是進人數學殿堂的敲門磚,也是養成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和解決社會與自然問題的基石,更是建立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前提。而這些基本功的形成離不開必要的、一定量的反復訓練。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基本技能的強化訓練,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合理選用教學工具,注意通過教學煤體的變化來調空學生的情感

教師在教學手段的應用上應考慮到能直接給學生不同的器官刺激,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不僅要經常使用一些直觀教具,包括圖表、實物、標本,更要使用一些現代化手段,諸如幻燈、投影儀、錄象機、多媒體等。通過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在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最大的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比如我在講圓之前讓學生先觀察汽車輪胎的形狀,然后用繩子和釘子制作教具展示圓的畫法,由學生給出圓的定義以及圓的有關概念。在講“角的形成”時我讓學生打開圓規來觀察。在學習“多姿多彩的圖形世界”時我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圖片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找出里面包含的數學圖形,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使學生了解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通過生動的語言,精辟的分析,嚴密的推理,有機的結合來體現數學的“陽剛”,之美讓學生從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靈活巧妙的解題技巧中感受和發現數學美,體驗數學美,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并通過自己的解題來表現和創造數學美,產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從枯燥無味中解放出來,進人其樂無窮的境地,以保持學習興趣的持久性。

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曾說過:“成功的真正秘密是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每一位教師必須根據數學科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設法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