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數學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

時間:2022-12-22 11:20:00

導語:深究數學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數學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的學習,是主體教育思想在教學領域的反映,以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以構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教學結構為核心,主體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理論依據。

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提出:“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不僅在基本理念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它還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設計生動有趣、適合學生水平的現實情境,引導學生從數量和空間關系去觀察、比較、分析、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和實驗、推理和判斷等數學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得數學的知識,還能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每個學生都具有發現的潛能,由他們自己通過組織和整理,進而重復人類數學發現的活動是可能的。數學課程應當推動這種潛能的開發,使學生通過提供足夠的資源、空間和時間,有重復人類數學發現活動過程的機會。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

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就是讓學生想學、樂學。在傳統教學中,過于強調知識的傳授,傳授知識建立在對學生片面認識的基礎上,學生只作為接受的主體,沒有形成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而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是為了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從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技能領域的培養,達到認知掌握目標、技能達成目標、心理發展目標。因此,從教師方面,要培養健全學生人格的發展和積極向上價值觀的形成,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責任感、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給學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體動手操作的題材,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接觸、了解、鉆研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要尊重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豐富的現實情境引入課堂,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解題策略,促進同伴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學會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從學生方面,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它走出了強迫性學習的沼澤地,使學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實現,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歡樂與幸福,從而變信心不足為充滿信心,從而想學、樂學,使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在新課程理念中,學生的學習應從依賴走向獨立。自主學習的實質就是獨立性,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著名教學論專家江山野認為學生的“獨立性”有這么四層意思:第一,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是教師不能代替也代替不了的。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知識。第二,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教師要想使學生接受自己的教導,首先就要把學生當作不依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當作具有獨立性的人來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他們的情況、條件的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第三,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他們在學校的整個過程也就是一個爭取獨立和日益獨立的過程。第四,每個學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獨立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要求我們教師充分發展自己的獨立性,正確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充分發展自己的獨立性,從而有力地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人要不主動學會些什么,他就一無所獲、不堪造就,人們可以提供一個物體或其他什么東西,卻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須主動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因此,培養學生愿意主動、獨立地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自主學習”確立了,還要堅持“先學后教”的原則:先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學習,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然后根據自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提高教學,解決最近發展區的問題。值得強調的是,就是在教師教的過程中,也依然要十分注重啟發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會學、善學。

三、充分了解學生的獨特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要關注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塑造,不僅促進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較全面的發展,而且促進每個學生相對于他自己而言是最好的發展。著名人才學家王通訊認為:“我們過去強調共性較多,強調個性較少,對個性凸顯者往往缺乏寬容。這就有一個轉變觀念的問題,我們應用一顆最愛的心去保護孩子的個性,而不能用統一模式來評價孩子個性的發展。”

四、在學習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要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并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作為教師應關注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

總之,在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在課堂教學中,要以“活動”為主,不“鎖住”學生;以“發現”為主,不“代替”學生;以“鼓勵”為主,不“鉗制”學生;讓學生“先看、先想、先說、先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