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解數學教學中的化歸思想

時間:2022-01-20 09:10:42

導語:釋解數學教學中的化歸思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釋解數學教學中的化歸思想

一、化歸思想教學在當前中小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當前數學教師對化歸思想的認識還有不少不足之處當前許多中小學教師還對化歸思想的認識存在片面化,認為化歸思想在解答習題的過程應用的較為普遍,在其他的地方很少的涉及。這是不正確的,在解答數學習題的時候應用只是體現了化歸思想的一個方面,化歸思想應用的范圍相當的廣闊,比如學習數學概念的時候會蘊藏著化歸思想、學些定理定義時會涉及化歸思想,一些數學公式、數學法則更是蘊藏著數學的化歸思想,最為典型的就是初中數學中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等內容,通過學習完該定理后不僅能輕松的判斷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還可以將任何多邊形化歸為若干個三角形加以計算得出其自身的內角和度數。2.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輕視數學思想的滲透,重視解題技巧的教授由于長期在應試教育理念的環境下,大多數數學教師走入了輕視數學思想的滲透重視解題技巧講解的誤區。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生長期忽視對數學思想深刻認識和理解。數學思想是數學問題的實質和精髓,由于長期的忽視,數學教師講解再多的數學解題技巧,學生也只能理解其形式而不能在實質上進行徹底的理解。3.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輕視解題思維的啟發重視解題的計算結果數學的學習離不開數學例題的講解,也即是說習題的講解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領悟數學思想的重要手段。由于教師大多數具有較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和較多的解答習題經驗,所以每拿到一道題目時往往很快的找到解題思路,于是將整個解題過程習慣性的展示給學生,但學生只看到的是教師的解題過程和解題步驟,至于教師為什么會從這個角度對題目進行切入和分析則不得而知。而在解題過程中必然的思維定向選擇則根本無法看出,從而無法真正的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獨立思維發散能力。所以教師在習題解答的過程中著重演示數學化歸思想顯得十分重要。4.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輕視解題方法的總結而重視習題題型的歸納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題海戰術是多數數學教師常用的方法,大多時候,教師將數學習題進行分類歸納,并且著重講解其中典型的兩三個例題,隨后就是要學生“依葫蘆畫瓢”,解答相同類型或相似類型的習題。這種教學方法固然可以讓學生快速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但是也容易使學生的思維固定僵化,所以每當學生遇到一個較為新穎的問題時,就會方寸大亂、無從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在長期的重題型歸類的練習中,喪失了創新和發散的思維。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要求學生重視數學化歸思想,從數學思想的角度探索解題之道。

二、學生深刻領悟化歸思想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初中的數學教學是面向全體中學生的教學,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基本素質后就更容易深刻領悟化歸思想的實質和精髓。這些中小學學生所應具備的素質一般包括:1.觀察、思考的素質人類對任何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度都離不開對研究對象的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中小學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也亦如此,只有對所學內容經過仔細的研讀、思考才能從整體上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整體宏觀的把握,這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2.提出問題的素質探究數學知識一個重要開端就是能夠提出較好的數學問題,這是數學研究的開始同時也是數學研究的樂趣所在,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要在教學課堂中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3.樂于探究的素質數學的深層次學習不僅要求學生仔細研究教材、勤于思考、敢于發問,還要求學生一定要有探究樂趣,樂于探究問題的答案。4.加強探究能力的素質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養出來的,它需要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逐步的培養、有意識的鍛煉,所以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有意識的加強鍛煉。5.團隊合作的素質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有團隊合作的意識,俗話說“獨學而無友”,科學才能探究的靈感只有在激烈的爭辯中才能閃耀出最美麗的火花,科學的難題也只有在團隊合作中順利攻克。盡管中學的數學中十分困難的問題不是太多,但是中學數學知識只是我們學術之路上的起點,以后還有許多漫長的路要走,所以一定要起步時就有意識的培養我們團隊合作精神。

三、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方法的和策略

初中數學大體分為平面幾何和簡單的代數,而無論是平面幾何還是代數運算都深刻的蘊含著化歸的數學思想。究其本質,平面幾何的證明和代數運算的變形都是從一個較為復雜陌生的問題向某些定義或某些公式定理的方向化歸,最終將其化歸為一個我們所熟悉的問題進而加以解答。故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的教學應用中必須具有有效的方法和策略。1.教師在滲透化歸思想時要遵守相應的教學原則(1)挖掘隱形知識原則教師要教授的課程內容一般有數學具體知識、相關數學思想以及各種解題方法三部分構成。其中數學思想和具體的解題方法都是以具體的數學知識為載體的,故數學思想和具體的解題方法是隱藏于具體數學知識中內容。這部分內容對于初學的學生而言是相對隱蔽的,故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將這部分內容挖掘出來,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的認識。(2)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原則教師在在初中授課時,要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每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教師的數學授課熱情才能與全體學生的知識求知欲產生共鳴,從而極大地增強課堂授課效率,使學生不僅聽的懂而且用的快。(3)數學知識的整體性原則數學知識之間有強烈的邏輯關系,并且它是一個系統、一個整體,故教師在數學教授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將所學過的數學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加以闡釋、詳解,只有這樣,各版塊的知識才能產生彼此聯系從而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的知識體系。(4)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漸進性原則數學教師在向學生滲透化歸數學思想時一定要注意學生學習的漸進性原則,俗話說“欲速則不達”,教師只有在平時授課過程中每天滲透一小滴,日久天長,化歸思想才能在學生的頭腦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所以學生對數學思想的吸收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2.教師要在知識的獲取過程滲透化歸思想數學知識的獲取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推導過程,教師在推導數學知識的相關結論、證明相關數學定理的過程是教師向學生滲透化歸思想的良好時機。在授課過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歸納、總結,細致的推導、論證,這樣既可以加強學生間的互助協作能力又可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達到有意識的滲透化歸思想的目的。從而使學生較為快速的理解、領悟其數學思想的精髓。3.在習題的解答中強化化歸思想學生在習題解答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強化數學化歸思想,并且可以專門針對強化對化歸思想的理解設置一組專題練習,從而使學生不僅能讀懂習題的表面意思還能解析出題目所蘊含的深層次內容;不僅能準確快速的解答習題還能知曉考察深層次內容和出題人的設考目的??傊訌娀瘹w思想法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李龍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