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參與下的數學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29 05:19:14
導語:學生參與下的數學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興趣是參與的催化劑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求知的動力.所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參與意識的催化劑.學生在有興趣的前提下會和情感共鳴,繼而會引發他們現實的或潛在的學習需求,這樣教師就會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滿足中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講“等比數列求和”時,筆者先講一個國際象棋發明者錫塔的故事.錫塔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打算給予重獎,錫塔只要按這棋盤的格子來賞給麥子.在這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內放2粒,第三個格內放4粒,以后就照這樣下去,每一個格子內都比前一個格子內的麥粒數增加一倍,直到把64個格子擺滿.國王聽后,哈哈大笑,不以為然,但填著填著,國王就驚呆了,你知道為什么嗎?這樣學生肯定興趣十足地學習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學生的參與度就非常高.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講一些和所學內容有關的有趣話題,就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生活、關注實際、關注學生,并通過自己的觀察,創設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探索數學世界的奧妙,學生就會處于學習的較佳狀態.當然,還可以讓學生去搜集一些趣聞數學、數學故事、生活中的數學案例等,這樣學生會更有興趣,更好地參與課堂中來.
二、教學模式變化是參與的關鍵
教師的“滿堂灌”,一定會導致學生被動學習,而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最好.所以,改變學和教的方式,改善數學課堂學習生態,會使學生變得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據此,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學活動要有自學、討論、展示等環節.例如,在一次試題講評課上,筆者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促使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首先,單用一節數學自習課讓學生來自學、討論.其次,各個小組分別負責一道錯的較多的題目,準備第二天的展示或提問.課堂上兩道錯誤較多的試題,由兩個小組推薦的中心發言人分別通過實物展臺展示自己的做題步驟,并講解自己的解題過程,然后詢問其他同學有沒有其他的做法或者對自己的做法有沒有疑問,如果有,提出來和大家交流或者質疑.再次,自己動手出一道和該錯誤較多題差不多的變式題,讓學生訓練,這道題可以通過搜集資料獲取或者自己命制.還有兩道錯誤相對較少的試題,如果有錯誤自己還不能解決的,可以找負責該題的小組去問,負責該題的小組講題人等需要幫助的學生聚攏后再集中講解.課堂總結的部分,由小組另推薦一人,用簡短的幾句話把這幾道題解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部分歸納一下,有總結不到的地方,教師簡單強調.這樣的教學過程更具有針對性,不但能保證成績較好的學生參與,也能使程度稍差的學生參與,不但有全班學生的集體參與,也有部分有自己需要的學生參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參與度.
三、心態是參與的基礎
一些學生課堂學習中的不參與往往也和這些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的心理有關,或不想不愿或畏懼,不想不愿主要是受學生性格等的制約,畏懼主要是由于基礎薄弱,一般反應較慢,推理能力相對較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對這些學生進行智力開發,提高其課堂參與度.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要讓學生積極進取,主動參與.“我聽到的我會忘記,我看到的我會記住,我參與的我會理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參與的重要性,思維在靜靜的思考中會得到鍛煉,同時參與所獲取的知識能夠讓這種鍛煉得到鞏固.在教學實踐中,有這樣一個女學生,平時數學成績不錯,200分的試題在周練中能考140多分,但是她在正式考試中都只考了100分左右.考差的原因很多,其中性格的沉郁,不和別人交流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她來擔任該組的小組長,組織組員討論問題,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慢慢地該女生的學習成績就有了長足的進步.另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學困生以特別的關照.對學困生的一點點進步,教師都應予以鼓勵,然后引導他們參與對問題的共同分析、探討和再發現,讓學困生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發現的樂趣,逐步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者:高美玲單位:江蘇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
- 上一篇:數學教學中提問技巧
- 下一篇:教學情境的數學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