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育的局限構建

時間:2022-06-10 04:54:56

導語:高中數學教育的局限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教育的局限構建

高中數學學習是學生學習發展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其不只是對相關數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更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時刻,所以高中數學教育至關重要,其意義的重大不言而喻。但是傳統的高中數學教育是“填鴨式”教育——“教師主講授,學生記筆記”,這種灌輸式的教學可能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其主動性更是日漸衰弱。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和老師為了提高成績,經常會用到題海戰術,讓學生拼命地做題,造成學生過度疲勞,不僅不能提高成績,而且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一、高中數學教育構建新型培養模式的原則

1.普遍適用性。構建的新型培養模式必須適用于不同高中的教學,若只適用于少數學校,那么構建的新型培養模式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需要從實際生活中高中的具體數學教學出發,以培養高中生學習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為立足點,對現有的數學教學進行改進,構建出普遍適用的新型培養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使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以穩步提升。2.實踐性和應用性。數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實踐聯系密切的學科,小到上街買菜,達到航天科技均與數學相關聯。所以高中數學教育不是離開實踐的純理論教學,而應將教學與實踐應用相結合,也就是說要求學生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同時,努力培養學生綜合的實際應用能力。重視學生實踐性和應用型的培養,有利于高中生全面健康發展,有利于高中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3.注重學生個性化培養。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個性,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學習態度等發面均有不同,在新型培養模式下,需要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的中心,有針對性的開展高中數學教學。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不同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而可以更好地調整教學模式,使其更加適用于每一位學生,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二、高中數學如何走出知識的局限構建新型培養模式

促進高中數學走出知識的局限構建新型培養模式是教育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未來教育的前提。經過工作實踐總結,高中數學走出知識局限構建新型培養模式的方法如下:1.探究式教學模式。知識的學習需要一個探究的過程,在新型培養模式下加入探究式學習模式,學生可以更好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創設出日常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比較熟悉的數學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探究之后,教師需要及時的給予學生探究結果的評價,適當引導其往正確的道路前行。而且教師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問題供學生探究,不提倡封閉式問題的探究,開放性問題更適合學生探究。通過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掌握高中數學知識,更加熟練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2.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學案不同于教案,教案側重于教學具體內容、文本,而學案是指整個整個教學流程,能夠使教師完成引導學生上課的過程。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具體問題的研究之中,并且完成課程要求的練習,教師通過練習的作答情況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實施教學活動時,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制定不同的模塊,包括目標模塊、引導模塊、反思模塊等,通過幾大模塊可以使上課效率提升,同時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3.引進現代教育技術。傳統的高中數學教育是“填鴨式”教育——“教師主講授,學生記筆記”,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其主動性更是日漸衰弱,而且上課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講授內容局限于課本,但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點很多,兩者間的矛盾突出,所以教師通常使用更多的時間來講授知識的,不利于高中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現代教育技術是一種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總結問題”為步驟的教學模式,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化高中數學教學過程。

三、結語

總之,高中數學教學用新型培養模式取代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發展,有利于完善教學流程,有利于推動教育事業的前行。

作者:伏長春 單位:江蘇省沭陽縣修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