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6-10 10:58:07
導語: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促使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增加其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學科內容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學生比較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抽象思維、認知水平也很低,理解能力比較弱,他們對單調、枯燥的數學教學缺乏興趣,學習積極性自然不高。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在課堂上結合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例子,使抽象的數學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和生活化,使學生們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數學內容,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就存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解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利用生活情境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傳統的教學注重說教灌輸,在課堂上學生很少參與教學活動,處于一種被動、壓抑狀態,這種教學方法極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為了避免傳統教學的弊端,近年來眾多教育工作者積極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到教法、學法等方不少成效。將生活情境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就是一種創新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給學生創造身臨其境的感受,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培養他們的實踐探究能力。
二、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1.營造良好、輕松、活躍的學習氣氛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是讓小學生產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要能夠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不同情況而設計不同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能夠欣然接受,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順利進入創設好的生活情境中去,從而達到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面對問題,勇于挑戰自我,積極思考,要能夠大膽向教師提出問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立足于現實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要立足于現實生活,立足于學生實際生活,使創設的教學情境盡可能貼近生活,將課堂教學巧妙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這樣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學習興趣高,他們更愿意參與課堂活動,更愿意主動學習。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增加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還幫助學生樹立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就會達到很大提升。
3.創建層層深入的生活情境教學
創建層層深入的生活情境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提出一個與數學知識相關的生活問題或者是生活現象,然后拋針引線,給學生充分思考與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圍繞問題提出多個問題,就像剝洋蔥一樣,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提出問題。這種剝洋蔥教學方法能夠將實際生活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快樂學習。
4.數學作業盡量做到生活化,做到學以致用
傳統的數學作業注重于理論知識的鞏固與提升,很多學生在課后作業方面存在厭煩、抵觸情緒,自然也就達不到課后作業布置的目的。數學作業是課堂學習的延續,對于提高數學教學效果來說也很重要。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改變以往的課后作業模式,要結合有關的生活實際問題,結合教學內容,布置一些能夠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課后作業,不僅起到了鞏固學生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還能夠逐步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以致用,真正做到數學教學向生活化靠近。
5.注重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小學生的思想簡單、純真,他們正處于基礎教育起始階段,很多數學思維與能力都不具備,在理解數學中的有關知識方面還存在一定困難。教師就應該注重學生們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學會思考,這樣就能夠達到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150—98=?”這樣的題目時,很多學生們都不理解150減去100后還要再加上2。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創設這樣的生活例子:媽媽帶著150元到商場買了一件98元的衣服,付款時媽媽給了售貨員一張100元的鈔票,售貨員又給了媽媽2元,引導學生聯想上述題目在減去100后還要再加上2。通過這種生活化的講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綜上所述,數學就存在我們生活中,只要我們一線教師認真觀察,善于挖掘教材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內容,就會讓小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使他們愛上數學,則數學教學效果自然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作者:包麗華 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民主小學
- 上一篇:中低壓電網建設論文
- 下一篇:電網建設項目中檔案質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