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2-11-05 03:38:49

導語:“質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積極創設質疑氛圍

學習貴在有疑問,有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但是,目前的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還是沒有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填鴨式的教學,沒有留給學生積極思考的空間。要將“質疑”引入課堂,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提問不應該只是老師的專利,更應該是學生的權利。在每堂課新授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懂的地方,組織學生互相交流、積極探索。由于同一個班的學生成績有好也有差,參差不齊。在質疑問難時,往往提一些表面的,膚淺的問題,不能提在點子上、關鍵處。這時,教師應以鼓勵為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他們質疑問難的熱情。如果遇到學生沒有問題或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不要一味的批評與指責,教師要耐心的引導,并且應有意識地與學生互換角色,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同時發揮小組協作精神,讓學生自由討論,嘗試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寬松、活躍的質疑氛圍。

二、積極引導學生質疑

充滿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只要產生了好奇心就有求知的欲望,就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教師要善于利用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教給學生質疑方法,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比如可讓學生這樣想:小數的基本性質為什么要規定(0除外)如果沒有這個規定會是怎樣的,可引導學生嘗試一下,自己總結完善。從而讓學生明白數學概念是非常準確嚴謹的,不能隨意改變某一個關鍵性詞語。數學也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學習數學必須要一絲不茍,認認真真。例如,在教學“分數工程問題”時,可問“為什么可以用單位‘1’來代替具體的數據。”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對任何一個問題都去探索,或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學生或老師一時也想不到的問題。這時老師要組織學生討論,哪些問題問得好,哪些問題不著邊際,不是教材的內容和重點,引導學生逐步由“多而雜”變為“少而精”。只要引導得法,學生就有所發現,逐漸學會質疑。

三、明確目的、處理質疑、釋疑的關系

“疑難”對學生來說是暫時還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沒有能力排除的。有疑問,并且能主動積極探索,不恥下問,最后解決問題,這才是最大的進步,學生發現、提出了問題,怎樣解決?這是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質疑是手段,釋疑是目的。教師在鼓勵學生質疑的同時,更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如果對學生的質疑置之不理,將壓抑學生的積極性,那如何正確處理學生的質疑?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輕易否定,問題交給學生去討論,老師起組織作用,得出正確結論必然會產生更深刻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垂直與平行》這一課時,生問:“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內?”師:“(若有所思)是啊,這正是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研究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誰來回答?”老師的話既肯定了學生的發問,又喚起了全體學生探索的熱情。

四、發揮主導作用,做好質疑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的是比較簡單的問題,就鼓勵學生同桌之間交流來處理。稍復雜較有價值的問題才提出來,杜絕問題的泛濫成災耽誤課堂上的黃金時間。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要合理安排好時間。那么一堂課的最近質疑時機是什么時候呢?本人認為在講授新課時和新課結束后,把握好這個時機,這個時間段學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呈現,由淺入深。其次,當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并組織學生小組共同探究,這樣才能有所發現。三是,鼓勵學生不恥下問,課堂上不必過分擔心解決學生的疑問會打亂整堂課的教學計劃。實踐證明,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做好有效的鋪墊,才能使學生提出有價值、質量高的問題,這是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重要措施。

五、勇于質疑,學會釋疑

在創新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與時俱進,要學會放棄三尺講臺,放棄講臺并非是放任自流,而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嗎,為學生創造一種寬松的和諧的交流環境,學生在沒有任何拘束的情況下,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思考問題的思路也更加清晰。課堂上讓學生勇于質疑,并學會釋疑。雖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兩點:一、指導學生自學并從中找出問題。在講授新知之前,本人總是留出點時間讓學生看書自學,在這個看書自學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較簡單的知識很快會被學生所掌握,與此同時也要讓學生從中找出其中的疑點和難點,有了問題學生才會主動積極去思考,根據這些學生的質疑,答疑,教師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這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以便集中力量解決問題。二、討論辯疑,遇到有價值的問題,學生的想法不一樣,這時就要組織好學生集體討論,共同探究。組織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對提出的疑問暢所欲言,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彼此啟發,探索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感受到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通過辯論爭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在各種認識矛盾的焦點處集中正確意見,選擇最佳思路,總結一般規律,從而探究出解疑途徑,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和深化。總之“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質疑能力,鼓勵學生積極探索,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長期積累一定能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者:羅麗敏 單位:江西省鄱陽縣田畈街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