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勞動關系論文
時間:2022-10-13 03:53:31
導語:煤炭企業勞動關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后煤炭時代的基本內涵
在上述形勢背后,中國煤炭產業在處理勞動關系上也存在兩個矛盾:一是在處理企業效益與員工生命和生活利益方面的矛盾。二是處理關于國家宏觀政策和企業實際運營情況的矛盾。可以這樣說,這兩大矛盾,直接地制約和考驗了煤炭經營者和從業者的關系。首先,勞動關系多元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煤炭企業的所有制結構得到了進一步調整。非國家煤炭企業異軍突起,和國有煤炭構成了現在多種所有制煤炭經濟形式并存的局面。同時,為了和多種所有制形式相適應,在勞動關系上也出現了不同的形式。由于不同類型的勞動所產生的歷史條件和語境不同,企業的經營策略、人文環境等也有所不同,這就讓我們的勞動關系更加復雜化。其次,勞動關系緊張化。最近一段時間,煤炭勞動關系雙方矛盾常常見于報端,可以發現,現在勞動關系的緊張是目前煤炭勞動關系的一個特點。造成這種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生產的過程中,往往缺乏互動,缺乏人文關懷,效益至上促進了生產,但是卻抹殺了人性。同時,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改革的代價往往需要員工來承擔,利益格局的變動必然會引起雙方關系的變動,進而引起糾紛和沖突。最后,勞動關系法制化。法制化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同樣的,我們的煤炭企業也要在市場中規范自己的行為。近些年來,我們的勞動立法逐漸受到了黨中央的重視,法律的不斷健全會對調整勞動關系雙方的利益,保護雙方的權益起重大的作用。
二、處理勞動關系中應有的價值追求
(一)公平正義是處理勞動關系核心價值追求
公平就是公正,不偏不倚;所謂正義,就是一套完整的道德評價和道德標準,是人們行為處事的道德標桿,是人們理想的價值追求;正義公平是建立在社會倫理上的理論,說到底,就是利益的均衡。通過利益的調整來客觀反映出來的關系。勞動關系的問題,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也就是公正的實現的問題。如何在勞動關系調整中最大限度地實現公正原則,切實地保護勞動者的自身權利,是我們現在面對的嚴峻挑戰。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處于弱勢,而企業管理階層則掌控著對生產資料的分配權和對外的話語權,會產生不公正,可能會從企業利益出發犧牲掉對個人的正義。在處理勞動關系問題中,采取法律手段解決這些矛盾的同時,有必要采取各種方式,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同情弱者,譴責不法行為,以期引起政府和執法機構的應有重視。就這一點來說,在勞動關系調整中,還應該本著以勞動者為本的原則去貫徹執行,愛護人、尊重人,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把正義之光照亮我們行業的每一個角落,促進利益主體身份的平等,分配上的公平和勞動待遇的保證。
(二)尊重生命是處理勞動關系的基本準則
礦工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企業的發展需要人,企業的利潤來源最終也是靠人來賺取的。沒有人這個中介,一切都是妄談。生產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進行開采作業,在企業日常管理中,我們也要把對生命的尊重放在心里,在行為上,在制度上,一點點地把尊重生命的價值貫穿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現在煤企普遍存在著安全管理不夠規范、員工安全意識淡薄、員工安全素質不高。在這四個階段中,互助管理團隊需要安全文化的灌輸,還需要管理者在實踐中把尊重生命作為處理勞動關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樣的基本操守,才能把企業帶到一個新的高度,讓企業在追求市場效益的同時兼顧了企業人文關懷的建設。
(三)法律規章是處理勞動關系的基本保障
倫理調整和法律調整是勞動關系的主要手段,它們既有聯系,也有著區別,區別就是法律的調整往往帶有強制性。我國的法律現在還不健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么在煤炭這樣的高危行業,勞動法治問題更加突出。這不僅表現為立法上的原則化和簡單化,在執行的過程中也不盡如人意。同時,中國大環境下,法治概念淡薄,勞動糾紛時有發生,拖欠工資在煤炭企業普遍。我們應該把勞動法對于資本和勞動者的保護凸顯出來,進行保護。通過法制建設來限制資本,保護勞動,這可以在形式上和實質上使不平等轉變為平等。
三、價值準繩在處理勞動關系中的現實意義
(一)為評估企業勞動關系成果提供價值標準
通過追求價值準繩,各個主體可以通過對企業勞動關系的處理產生價值判斷。我們可以對企業勞動關系的進展進行實時監控,例如,在對“工作年限”和“流失率”等這些數據進行監控,可以檢測到某個勞動關系乃至整個企業的人力資源運行狀況,可以讓我們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一方面國家制定與勞動有關系的政策,可以為我們的社會的和諧指數提供基本的數據資料。可以豐富我們理論界對于勞動關系狀況和法律修訂的關注,這種客觀的數據支持,可以更好地為我國和諧的勞動關系提供服務。同時,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勞動關系和諧指數來檢測我們的企業出現了哪些問題,這有助于了解我們的企業員工的訴求,不僅僅反映了勞資雙方出現的問題,也可以反映勞動關系管理方面的問題,還可以看出個體對社會的滿意程度,是一個新的反映訴求的新渠道,對于企業的和諧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二)提高各方主體處理勞動關系中的法律意識
煤炭勞動關系協調的前提是勞資雙方增強法律意識,增強法律意識也是推進企業,甚至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國,宏觀層面上的勞動法已經頒布,對于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等有著法律強制性的規范和監督檢查;對于弱勢群體的保護也有了比較完備的法律條文。這些法律規范和條文讓我們在處理勞動關系上有法可依。通過我們的經營者和勞動者對于法律的進一步學習,領會其中的規范,增強執行力,就會讓企業員工具備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這可以減少企業內耗,因為溝通渠道的順暢和語境的一致,可以減少相應的勞動糾紛。增強企業全員的法律意識是我們建立健全勞動關系的關鍵。
作者:劉林何影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上一篇:電子商務對貿易的影響
- 下一篇:利益和諧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