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和諧勞動關系論文
時間:2022-05-29 09:21:01
導語:民營企業和諧勞動關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對社會而言,企業勞動關系問題引發社會不公平現象,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提高社會經濟負擔,進而影響到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所以建立起和諧的勞動關系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前提,對于社會穩定、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勞動關系也叫作勞資關系、產業關系,是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社會經濟關系。民營企業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體現出明顯的雙重性,既是社會關系也是經濟關系,既是隸屬依附也是平等合作。勞動關系的形式是合作、沖突與矛盾的結合體,怎樣妥善解決雙方的沖突和矛盾,引導其向良性合作方向發展,是現在勞動關系的研究重點。和諧勞動關系應該建立在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利益的基礎上,以實現勞動者與企業雙贏的目標。一方面能建立穩定和諧的文化環境、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可以讓職工將勞動當作是自覺行為,在付出勞動的同時獲得應有的權益并實現自身的發展目標。
三、民營企業建立和諧勞動關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用工規范性有待提高。勞動合同是勞動者和用工單位義務和權利的正式憑證。現在民營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比較低,有勞動關系沒勞動合同的情況特別普遍;即使簽訂勞動合同,在履行方面也缺乏規范性,一旦出現爭議就會損害到勞動者的權益。另外存在合同短期化、履約率低的現象,部分企業隨意辭退工人、解除勞動合同,不但損害工人利益,還妨礙了工人對企業的歸屬感及其職業穩定感,影響其工作積極性。(二)拖欠工資的問題比較嚴重。部分民營企業所有者利用工人擔心失業的心理,以種種借口拖欠職工工資,有時先付給工人部分工資,許諾等工程完畢或年底就結清余下工資,能拖盡量拖,當拖欠的工資累計到一定程度時,一些民營企業老板選擇一走了之。(三)社會保險問題特別突出。民營企業職工參與社會基本保險的比例低,很多企業在此問題上選擇逃避。即使參與保險,其保險范圍比較狹窄,一般存在漏投、少投的現象,國家規定的五項基本險只保一兩項。部分企業為主管人員、技術骨干、親屬投保,而農民工、臨時工等普通工人則很少參保。當員工出現失業、疾病、工傷時缺少必要的保障,會造成勞資關系惡化。(四)勞動保護不完善,侵犯勞動權的事件時有發生。為了壓縮生產成本,很多民營企業降低衛生和安全投入,工人在危險、有害、有毒、噪音、高溫的環境中工作。近此年,民營企業職業病、工傷事故的發生率逐步提高。部分企業延長工人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強度,惡意侵犯工人健康權和休假權。在紡織、針織等企業,工人經常加班,進行高強度勞動,卻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
四、民營企業完善勞動關系的策略
民營企業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其特征應該是勞資雙方和諧相處、平等相待;各得其所、各盡其能;互利互惠、實現雙贏。現在民營企業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的重點在于多方面維護勞動者的正當、合法權益。(一)依法用工,重視勞動執法。我國已經制定并實施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正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就目前情況而言,難以有效解決勞資沖突,其原因在于執法不力,部分勞動監察機構執法不力、職能缺位,沒有嚴格查處民營企業的違法行為,沒有切實的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所以各地方政府要建立起有效的行政監察和懲處制度,在民營企業勞動安全措施、社會保險交納、支付工資、訂立合同等方面進行巡查,嚴厲處理違法現象,讓勞動者權益得到保護,降低出現勞資爭議的幾率。嚴加懲治執法不公、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現象。(二)建立起三方協調的勞動關系機制。勞動行政部門、工會組織、企業家組織要建立起代表政府、職工、企業三方的協調組織機構,形成能夠化解利益沖突、解決利益矛盾的機制。三方就職業衛生與安全、社會保障、職業培訓、勞動標準、工資水平、勞動條件、勞動合同等內容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實現勞資雙方的共嬴,從根源上保護勞動者的正當權益。(三)建立工會組織,完善維權職能。工會是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的保證,勞動者與民營企業的力量懸殊,只有運用工會來增強職工的組織化水平,才能增強職工的談判力量。在民營企業建立工會組織,將職工吸納到組織中;促進民主化工會的建設,讓工會能夠真正維護工人利益。當勞資雙方出現矛盾時,工會應該積極的協調與流通,降低、化解分歧,建立起和諧的勞動關系。工會要監督企業勞動合同簽訂、休息制度和工作時間等情況,讓工會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落到實處。(四)以人為本建立起社會責任意識。民營企業應該擔負起和諧發展勞動關系的責任,企業要提高素質、轉變觀念,在經營過程中建立起以人為本的理念和社會責任意識。首先要提高企業民主化、規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勞動合同、工資分配、社會保障、勞動安全、民主管理制度,提高企業凝聚力和職工歸屬感。其次依法辦事,落實和貫徹職工合法權益。在訂立、變更、履行、終止勞動合同時,要以法律為依據。再次建立工資增長機制,合理增加工資能夠增強職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最后重視職工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和文化素質。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基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現在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民營企業內部勞動關系較為和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應該運用依法用工并重視勞動執法、建立起三方協調的勞動關系機制、建立工會組織、建立起社會責任意識等策略,解決此難題,促進民營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郭茹茹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 上一篇:納稅籌劃風險管理論文
- 下一篇:和諧社會企業思想政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