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隊伍建設思考
時間:2022-11-03 03:29:03
導語: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隊伍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成都市青白江區高度重視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以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引領,緊盯重要領域、重點企業,不斷增強監管力度,助力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但同時也面臨著勞資關系日益復雜化、疫情形勢下經濟下行壓力大等諸多困難,勞動保障監察制約因素凸顯,勞動保障監察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
存在的問題
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量嚴重短缺。青白江區目前僅有專職勞動保障監察員5人,而核定編制也僅6個,監察人員嚴重缺乏,難以全面監管用人單位。且近年來,青白江區勞動保障違法處置案件呈大幅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上升64.8%,多數監察員已力不從心,無法高質量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勞動者自我維權意識不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今年疫情影響,勞動力總體供大于求,一些勞動者特別是低學歷、年齡大的勞動者在面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時,維權意識差,不能提供有效證據,有的未簽訂勞動合同,也不能出具欠條,不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導致用人單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問題時有發生,也給勞動監察執法依法維權辦案造成較大難度。
執法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遠遠不及法院、公安等部門,而且執法手段單一,在執法過程中,經常發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配合執法的情況,來自勞資雙方的抵觸情緒對開展執法行動有著直接的消極作用,影響了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效力。勞動保障監察員業務培訓亟待加強。《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出臺和現階段勞資關系的深刻變化,對勞動保障監察員的管理服務方式、業務流程規范、工作作風改進提出了更高、更強、更嚴的要求,必須加強業務培訓以適應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新要求。
工作建議
提高機構規格,增加人員編制。為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適應新形勢下勞動保障行政執法工作的需要,建議提高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規格,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增加勞動保障監察人員編制,充實勞動保障監察隊伍,提高勞動保障監察能力,確保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機構能夠及時處置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及時受理投訴,及時處理投訴。一些輕微違反法律法規的用工行為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糾正,避免成為較大的行政處罰案件,這對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至關重要。加大宣傳力度,保障執法環境。要利用新媒體及勞動者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深入宣傳《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把法制宣傳作為普及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的重要手段,擴大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在全社會的認知度,使人們從觀念上處理好經濟發展與勞動保障的關系,營造良好的勞動保障法治環境。
加強執法力度,突出警示作用。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設,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行業為重點,定期開展勞動保障執行情況綜合體檢,提高預警作用,力爭“早預防、早介入、早處置”。加強司法聯動,嚴厲打擊惡意欠薪,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案件及時向公安機關移送。對惡意拖欠工資、情節嚴重的,還可依法責令停業整頓、降低或取消建筑施工企業資質,直至吊銷營業執照。對無故拖欠工資人數多、數額大、時間長、性質惡劣的企業,在依法進行處理的同時,要及時將辦理情況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形成強大的震懾和警示作用。
增加經費投入,增強業務素質。按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增加勞動保障辦案經費和業務培訓費,配備必需的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和攝錄工具等基本辦案設備,保證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正常開展。加大對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豐富監察員的知識儲備,增強監察員利用業務知識及經驗找準切入點,高效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更加有效地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更好維護勞動關系穩定和勞動者合法權益。
作者:張茗琿 單位:青白江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
- 上一篇:地礦集團廠辦大集體工安置難點及對策
- 下一篇:大學生線上知識社群構建難點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