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人員跨文化培訓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4 08:36:00

導語:廣告人員跨文化培訓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告人員跨文化培訓研究論文

海爾集團在進行技能培訓時重點通過案例、到現場進行的“即時培訓”模式進行。具體說,是抓住實際工作中隨時出現的案例(最優事跡或最劣事跡),針對案例中反映出的問題或模式,利用當日下班后的時間立即(不再是原來的停下來集中式的培訓)在現場進行案例剖析,以統一員工的動作、技能、觀念,然后利用現場看樣板的形式在區域內進行培訓學習;經過提煉以后,在集團內部的報紙《海爾人》上公開發表,進行討論,形成共識。運用這種方式,員工能從案例中學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及觀念,提高員工的技能。現在這種培訓方式已在集團內全面實施。對于管理人員則以日常工作中發生的鮮活案例進行剖析培訓,并且將培訓的管理考核單變為培訓單,利用每月8號的例會、每日的日清會、專業例會等各種形式進行培訓。同時,海爾集團還創造性推出個人生涯培訓。海爾自創業以來一直將培訓工作放在首位,上至集團高層領導,下至車間一線操作工人,集團根據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設計,為每個人制定了個性化的培訓計劃,搭建了個性化發展的空間,提供了充分的培訓機會,并實行培訓與上崗資格相結合。

如果要進一步落實的話,技能的培訓還應結合職位能力培訓進行。員工能否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有賴于企業的支持,也就是說企業要對員工進行有目的的職位培訓。在麥當勞,無論職位高低,給員工的訓練永遠是現在進行式;員工的成長也因而持續不斷!在邁向個人成功之路上,員工將親身參與麥當勞獨特而完整的訓練課程,體驗成為麥當勞經理人的特殊榮耀。在麥當勞,培訓就是要讓員工得到盡快發展。很多企業的人才結構就像金字塔,越上去越小;而麥當勞的人才體系則像棵圣誕樹——如果員工能力足夠大,就會讓他升一層,成為一個分枝,再上去又成一個分枝,員工永遠有升遷的機會,因為麥當勞是連鎖經營。

這種全職業培訓也使麥當勞公司的人才流失率很低,部門經理以上層次的人才基本上沒有流失。麥當勞認為要想留住人才,薪酬福利很重要,但發展機會更加重要。企業在對員工進行培訓時,一定要與他的發展相結合,應當計劃一下他未來的一兩年內可能到達什么位置,讓員工看到發展的前景。

然而,歸根結底,中小企業員工培訓要取得成效,真正達到員工與企業的雙贏局面,必須重點把握以下原則。

第一,系統性:根據企業現狀及發展目標,系統制定各部門、崗位的培訓發展計劃。

第二,前瞻性:企業培訓不僅僅是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慮將來的長遠發展。

第三,針對性: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訓的主方向、主目標,不能“漫無目的”地所有項目一起上,一定時期內,還需主題明確、中心突出。

中小企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想盡快建立學習型組織(團隊),除了持續有效開展各類培訓外,更主要的是必須通過各種手段在企業內部迅速建立起員工自發學習的組織氛圍,幫助員工建立起“終生學習”的觀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員工自我提高的能力,通過員工自身價值的提升,以促使人力資源增值,從而最終實現中小企業的持續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成棟:中小企業管理實務與案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伍茂國:贊美的力量——人際傳播與企業管理新視點[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3][美]鮑勃·納爾遜:1001種獎勵員工的方法[M].朱和中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摘要]經濟全球化潮流中跨國企業和民族品牌的振興推動中國廣告融入全球,進行跨文化傳播成為一種力不可擋的趨勢。而通過廣告人員內部的跨文化培訓帶來的改善提高是跨文化廣告傳播成功的關鍵。本文介紹了對廣告人員進行跨文化培訓的一些重要途徑及培訓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跨文化廣告傳播跨文化培訓

企業界的跨國跨文化背景自從20世紀80年代晚期以來越發明顯,商業領域的理念大戰、意識大戰,其實質都是文化大戰。當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全球成為統一的大市場,世界貿易與世界交往日益頻繁,不同文化的遭遇也越來越多。這個趨勢同時也使跨文化廣告傳播日益頻繁,挑戰日益嚴峻。廣告公司要充分認識到進行跨文化廣告傳播的關鍵是對廣告人員進行培訓,將一種新型的文化植根于企業成員之中,實行全員的跨文化管理,真正實現跨文化廣告傳播的目的。

一、跨文化傳播與跨文化廣告傳播的含義

跨文化傳播,顧名思義,是指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之間的信息傳播與交流活動。跨文化廣告傳播是指企業在進行廣告傳播活動時,與企業有關的不同文化群體在交互作用過程中出現矛盾和沖突時,加入對應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決這種矛盾和沖突,從而高效地實現傳播目標。如中國某一產品要打入國外市場,需在國外作廣告宣傳,廣告如何實現與外國人順利溝通,便是一個跨文化傳播的問題。

二、廣告人員跨文化培訓的必要性

在世界多元化并存的大背景下,研究跨文化廣播傳播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的產品要走向世界市場,對外進行廣告宣傳,就必須了解廣告地的廣告規范、風俗和消費者的心理特點,才能更好地實現不同的文化群體的溝通,有效地傳達廣告信息,發揮廣告的作用,實現廣告的目的。反之,國外企業進入中國也要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消費者,才能順利地溝通,有效地占領市場。

這對廣告公司,尤其是廣告人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倘若固守著基于本土文化的傳統的廣告意識和模式不變,不進行其內部培訓與提高,就無法指導全球化廣告的創作。所以,對廣告人員的跨文化培訓是一項不可忽略的任務。

三、廣告人員跨文化培訓途徑

1.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文化是人類思想和行為的指南。兩種不同的文化可以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思維方式,以及對家庭、國家、經濟制度甚至人本身的不同看法,而這些文化差異必將產生相互對立和相互排斥的現象。研究表明,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失敗80%是由于管理者對國際市場和文化的不了解,這種對跨文化管理不重視所導致的代價是沉重的。跨文化意識就是人們對不同文化間存在的差異有較深的理解和認識,并做到包容和尊重。廣告行業的每一位員工同樣應該重視并樹立跨文化學習和應用的意識,否則無法創作出適應不同國家文化和消費者心理、能將本國產品打進國外市場的成功廣告。跨文化執行力形成的關鍵在于跨文化意識的強弱,而跨文化意識在跨文化管理中成為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意識培訓是企業跨文化培訓的基礎,只有員工的意識和觀念改變了,行為才會隨之改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語言與翻譯培訓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語言溝通的橋梁,語言溝通與交流是提高不同文化適應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而廣告人員扎實的語言功底與翻譯能力則是做好跨文化廣告傳播的前提條件。除了要使員工掌握中外語言(如通過組織課堂教學或讓員工與來自東道國的留學生和工作人員有更多接觸和交流的機會等),還要開設部分語用學課程使其具備一定的翻譯技巧,因為廣告文案創作單靠字典釋義是不行的,語言文字應地道,能得到當地民族國家的認可。如一般英美人說公雞用rooster而不用cock,因為cock是臟話。CUE是美國一個牙膏的牌子,而在法語俚語中是“屁股”的意思。“Fitisbest”是美國一句對稱、有力度和美感的廣告詞,若翻譯成“合適的就是最好的”就大打折扣了。由此可見,要進行有效的跨文化廣告傳播,廣告翻譯應在遵循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力求做到選字不俗卻順口易記,靈活變通卻務真務實,入鄉隨俗卻不失立場。

3.文化培訓

其實,語言與翻譯的學習不可能脫離文化背景,即廣告語言必須反映文化特征。文化培訓是跨文化廣告傳播中人員培訓的關鍵所在。跨文化廣告傳播面對的是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的消費者,政治、經濟、文化環境都與本土有著巨大的差異,而所有差異中對傳播影響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是文化的差異。如果不懂或忽視這些在信息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文化差異,廣告的可能性和廣告傳播的效果就可能受到極大的影響和沖擊。這就是有許多產品在國內銷路很好,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卻遇到了困難,甚至慘遭失敗的原因。文化培訓可以從環境關系、價值觀念、人的本質、宗教習俗、道德規范以及時間和活動的取向等方面進行。比如,玉蘭油和寶潔在針對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做廣告時就采用了不同的命名。而食品廣告語則更需要嚴謹了解當地文化,因為吃喝習慣通常受區域、口味和信仰的約束。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飲食習慣也會反映在廣告中。麥當勞在攜著美國通俗文化風行世界的時候,卻做到了在不同的國家配有不同的菜單:在法國配有香檳,在英國配有威士忌,在德國有啤酒,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有果味奶溶,在中國則配有紅茶,而印度德里的巨無霸,居然是咖喱雞做成的,因為印度教不吃牛肉,這充分體現了麥當勞文化融合的能力。再如,“高露潔”牙膏在馬來西亞開拓市場時,廣告訴求一再強調其增白的功能,而該地區卻以牙齒黑黃為高貴的象征,且通過咀嚼檳榔來使牙齒變黑,顯然這則廣告是在幫倒忙。廣告人員如果僅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去看待他人的文化習慣,所做出的判斷可能恰好觸犯了文化禁忌。因此,能被廣告受眾接受,適應文化和亞文化的習俗和狀況的廣告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達到促進銷售、繁榮市場的目的。

4.政策法規培訓

不同國家關于廣告實施的政策法令相異,這直接限制影響著跨國廣告的進行,廣告創作前必須先調查了解清楚。廣告公司應對員工此方面進行細致培訓,使其牢記異國法規,既達到廣告目的,又繞開政策限制。比如許多國家的廣告法都禁止在電視廣告中使用兒童形象。又如,德國禁播比較式廣告文案,意大利廣告對廣告選詞文明度有要求,日本對每則廣告的時間有嚴格限制,而瑞士和美國則相當寬松,等等。

5.跨文化管理能力培訓

廣告公司面臨著跨文化廣告傳播的任務,因此廣告公司對部門經理除了要要進行意識、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培訓,還要加強其跨文化管理和執行能力的培訓,培養目光長遠、能應對各種文化沖突的經理人員。一般采用在職培訓和崗前培訓相結合的辦法來取得跨文化管理技能。可以通過出國留學、國內文化熏陶等手段增進對異域文化的了解,然后通過跨文化團隊建設的方式,訓練其在多元文化團隊中實施管理的技巧。也可以聘請跨文化管理顧問對經理人進行專門指導,增強他們的跨文化執行力,從而實行積極有效的全員跨文化管理,形成共容的企業文化。

四、培訓注意問題

首先,跨文化意識培訓不要導致刻板印象。對文化或民族的概括和結論不應誤導員工在片面經驗和描述的基礎上給整個群體套上一種單一刻板的看法。如當地的習俗和文化很容易使廣告人員對各國人產生刻板印象,從而造成廣告創作中的背景與事實相悖。其次,在對員工進行語言翻譯能力培訓時,要注意語言差異對培訓效果的影響。培訓中,語言的表述應盡量使用母語,如果不加分析處理就直接應用于培訓,就會造成受訓員工的誤解和不適應。培訓材料和方法也必須考慮國人的學習習慣,并在中外文化之間達成平衡。第三,要注意文化培訓中員工的反應。有時由于價值觀的不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會對相同的內容產生不同乃至相反的反應和理解。最后,跨文化培訓除了進行文化學、心理學、傳播學、語言學、公關等基本的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外,還要針對某項廣告任務,對客戶部成員和廣告創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從而根據特定的市場文化的特點創作有效的廣告。總之,跨文化培訓不是一時一地的一次性培訓,而是一個過程。

五、結語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它給我國廣告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國際跨國公司的進入,民族品牌的振興,要求中國廣告融入全球,進行跨文化傳播。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采取相應的對策,迎接挑戰。廣告公司必須前瞻性地意識到跨文化中的差異及其可能帶來的沖擊。公司要想將來蒸蒸日上,必須要為管理者和員工設置并實施跨文化意識綜合培訓項目,然后將這種通過培訓而獲得的跨文化意識轉化為跨文化執行力,真正實現跨文化廣告傳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