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25 10:56:00

導語:人力資源管理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源管理探究論文

上世紀90年代,聯合國研究機構提出了“知識經濟”的說法,明確了這種新型經濟的性質。對知識經濟比較確切的解釋應該是,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學技術為主的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最重要因素的經濟,簡言之就是鄧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經濟時代。如今,新一輪國際經濟競爭的焦點正在轉向知識經濟。新的知識越來越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資源,成為我們新的消費基礎。新的知識觀念、知識價值、知識生產、知識傳播、知識轉移、知識功能和知識經濟爆長,正成為人們注目的重點,本文試圖考察知識經濟對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新啟示。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通過各種管理功能,促使人力資源有效運用以達成組織的目標的過程。[1]知識經濟在資源配里上以智力資源、無形資產為一要素,也就是說在知識經濟中,對智力資源——人才和知識的占就比工業經濟中對稀缺自然資源——土地和石油的占有更為重要。另外,知識經濟在生產中以高技術產業為支柱,而高技術產業以高科技為其最重要的資源依托。知識經濟的資源配置和結構如上所述,那么知識經濟所具有的特征是什么呢?

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表現為:一是世界經濟是一體化——信息化條件下的經濟;二是以無形資本投人為主的經濟。[2]知識經濟的興起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在生產力發展的各種要素中,科學技術占了首要地位。其主要表現在:一,現代柔性制造技術極大地節省了生產原料和人力成本,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二,新的加工工藝和新的發明不斷產生。三,新的產生也會隨之而生。知識經濟的興起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它不但對經濟發展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且對人力資管管理的模式產生了新的啟發。

首先,人力資成了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在農業經濟時代,由于生產力的低下,人們只能最大限度地從自然界中獲取人們所需要的物質資料。但是今天知識經濟時代,依靠凝聚在人力資源之上的知識去推動經濟的發展,就是創造財富的一種必要的途徑了。人力資源作為生產過程的主體,是首要的生產力,一切生產活動都是由人去實現的。人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愿望,有目的地運用外界各種物質要素去進行經濟活動,以達到實踐的目的,由于有了人類的勞動,各種自然資源才成為經濟資源,才能進人生產過程而成為生產要素;也正是由于有了高智能的人類,各種經濟資源才得到深層次的開發和充分利用,發揮了更大的效益。因而人力資源是構成生產力諸要素中起主導作用的要素,生產的發展歸根到底取決于人的作用的發揮。在知識經濟中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正在逐步為人們所接受,其第一資源的地位正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逐步得以確立。

其次,實踐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為本是在管理過程中,要始終將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以便充分調動所有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獲得最大的效益。在知識經濟代。人才是企業的最重要的資源,是主宰企業命運的主人,企業將員工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信任員工、尊重員工、依靠員工,把企業員工放在管理的主體位置,圍繞著充分利用和開發人力資源而開展管理活動,激發人的活力和創新精神,從而實現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使企業的目標和員工的發展目標達到一致。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是人本管理的精髓,更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又次,尊重和愛護個性化和復合型的人才。在工業社會,生產是標準化、大規模生產,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生產是非標準化,甚至可能是單件生產。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中,誰能設計出個性化的適應不同層次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勝。所以,有的經濟學家把知識經濟稱為個性化經濟。個性化經濟需要個性化人才。此外,只是經濟時代很多創造活動是跨領域的,這種創造不可能依靠某種單一知識和單一技能來實現,它必須借助多種知識、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來完成。社會越發展,創造的復雜程度越高,高度復雜的創造需要高度發展的能力系統,也就是對知識面的要求越來越寬。所以,企業要努力培養這種個性化和復合型的人才。

再次,要優化企業人力資源配置。所謂優化配置,簡單地說就是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最有效的工作。企業通過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能有效挖掘潛力,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率為求得人與事的優化組合,人員配備應遵循因事揮人、因才使用、動態平衡的原則,做到用當其長,發揮最佳才能;用當其位,放在最佳位置;用當其時,珍惜最佳時期。即,一方面根據崗位的要求,選擇具備相應的知識與能力的人員到合適的崗位,以使工作卓有成效地完成另一方面要根據員工的不同特點來安排工作以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簡言之,人力資源配置力圖同時使工作效率、人力資源開發、個人滿意度這三個變量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匹配。這就要求分析員工的職業經歷、個性特點、年齡結構、身體狀況、文化層次等,進行合理的調整組合,發揮協同效應,實現最佳效果。

最后,創造自主、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自主、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包括,營造自主創新和團隊協作和諧相處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作為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實體,有責任為知識型員工發展創造機會,提供舞臺,讓他們在企業中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自身價值。同時,企業還應當培育和保持一種自主協作并存的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的活力和企業的凝聚力。還要造就學習型的組織和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造就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個人,不僅有利于強化企業的競爭力,而且決定了知識創造、傳播和應用的效果并對提升知識性員工的個人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要根據組織的目標和任務要求進行充分的授權,使知識型員工能夠在既定的組織目標和自我考核的體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務,而不是處于繁瑣的規章制度束縛之下被動地工作。充分實行自主管理,滿足現代人受尊重、自我實現這種高層次的心理需求,使員工把管理層的信任當作壓力和動力,并通過自己治理和體力的充分協調發揮作用,最終變成凝聚力和競爭力。

知識經濟以知識為基礎,知識的生產、傳播及有效應用將是經濟增長的直接驅動力。而知識的生產建立在人類對世界客觀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基礎上,知識的傳播及有效應用將促進人類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使人們能夠更加科學、合理、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自然資源,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的自然資源。[3]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也要考慮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傊?面對已經到來的知識經濟,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尊重愛護人才、優化資源配置、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和自然環境是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得到的新啟示,并且能夠找到積極的應對策略。

論文關鍵詞:知識經濟人力資源管理啟示金融危機

論文摘要:知識經濟對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新的啟示,本文試圖從人才管理、人才培養、優化配置、創建和諧的環境等幾個方面具體分析。本文認為,在當面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人力資源應當并且能夠從這些啟示中找到積極的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尤建新,管理學概論[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7.

[2]郝鐵英,知識經濟與人力資源開發[J],繼續工程教育,1998,05.

[3]秦希軍,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的管理與開發[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