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文化底蘊增強論文
時間:2022-06-17 11:56:00
導語:人事管理文化底蘊增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怎樣增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文化底蘊是許多企業都在研究的課題。文章認為應該從明確企業性質、塑造企業靈魂、凝煉企業核心價值觀、強化企業道德、營造企業氛圍等方面入手,來增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哲學底蘊、精神文化底蘊、價值文化底蘊、論理底蘊、人文底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實現人力資源管理以人為本、柔性管理、讓人力資源活力迸發、人企合一、人事和諧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文化底蘊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制定出來的制度得不到員工理解,管理辦法受到員工抵觸,企業對員工不信任,員工對企業也沒有認同感,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矛盾沖突不斷等等不和諧現象。究其原因,不僅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雙方的認識錯位及素質問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缺少文化底蘊。因為沒有企業文化作為“指南針”、“發動機”、“黏合劑”和“潤滑劑”,人力資源管理的盲目、散亂、生硬、低效及短效就凸現出來了。要根本改變這種現象,企業必須從如下幾個方面增強人力資源管理的文化底蘊。
1明確企業性質,增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哲學底蘊
明確企業性質,就是企業人應該深刻地理解“企業為什么而存在、應該如何存在和發展”,清楚地知道企業應該如何去做、做什么、為什么要做、怎樣才能做好等問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許多不和諧現象的產生,歸根到底,源于企業人對企業性質的迷茫。
大凡優秀的企業管理者和成功企業,對企業性質都有深刻的理解,比如,被譽為“日本財神之王”、“企業之王”的澀澤榮一用“論語加算盤”的經營哲學來回答企業性質問題,認為企業應該追求“道德經濟合一”,并把其作為經商的最高境界;松下公司用“松下生產人,同時生產電器”、豐田公司用“既造車,又造人”的經營理念來回答企業性質問題,認為企業應該把生產產品和生產人有機結合起來;美國企業家不僅僅把企業員工看成“經濟人”、“社會人”,而且看成是“文化人”,確立了企業文化的重要地位;中國不少成功企業,明確企業性質,自覺把社會責任、員工需求與企業經營有機結合起來,事業做得越大越強。正是企業人對企業性質的哲理性思考和正確的解答,使企業確立了正確的管理思想、管理者樹立了正確的經營理念、員工形成了正確的工作觀念。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企業哲學,猶如企業發展的“指南針”,為企業進行各種活動、處理各種關系提供了根本指導思想。這種思想不僅反映了企業對發展經濟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的認識與態度,同時決定了企業對各種事物的偏好及行動,決定企業對某類人才的偏好、招聘及使用,還決定企業發展的高度。
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成功企業之所以成功,關鍵在于它們能從宏觀戰略高度看清企業的性質和地位,能從未來趨勢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能從人的本質掌握員工的需求,能用辨證的觀點理順和處理好企業活動中的復雜關系。而這些均得益于它們對企業性質的清醒認識。因此,在企業中經常開展有關企業生存之道的討論,重視企業哲學的宣傳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企業管理層才能多一些理性思維,才會用客觀、辨證、發展的觀點處理好人企關系、社企關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關系,真正做到人力資源管理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而企業員工明白了企業及工作的性質,才能激發其責任心和自豪感,真正關心企業命運,實現人企之間的和諧發展。
2塑造企業靈魂,增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精神文化底蘊
如果說企業哲學貴在企業人對企業性質的哲理性思考,從而明確了企業發展的方向及生存發展之道。那么,企業精神的培育,則貴在塑造靈魂,凝聚人心,激發干勁,把人力資源的潛力轉化為動力,讓人力資源活力迸發。一般來說,企業員工的動力主要來自物質刺激、精神激勵、以及制度約束等幾個方面。但相比而言,物質刺激短效而有限度,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并不能保證企業只有盈利而沒有虧本;制度約束立竿見影,但生硬而冷酷,易引起員工的抵觸;精神激勵無形,但它一旦形成并在員工內心樹立,其作用是巨大而恒久的,是任何物質和制度都不能取代的。就是說,沒有企業精神的企業如同一盤散沙,聚不起,攏不和,缺乏生命力和競爭力;而沒有精神動力的企業猶如沒有前進的號角,缺乏號召力和吸引力,難以召喚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精神作為一種群體價值觀念、基本信念和理想追求,是企業主人翁精神、敬業精神、團隊精神、競爭精神、創新精神、服務精神的集合,這些精神像“發動機”和“靈魂”,應該貫穿于企業發展全過程,成為企業求才、育才、用才和留才的重要法寶。如大慶油田用“艱苦創業、忘我勞動”的“鐵人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大慶人,成就了大慶油田的輝煌業績;同仁堂把“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同仁堂”精神代代相傳,使百年老店經久不衰;海爾以“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的海爾精神激勵員工,實現了海爾人讓民族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夢想。總之,重視企業精神的培育,不僅可以塑造員工的個性,培養員工的情懷,陶冶員工的情操,使企業精神成為一種激勵員工克盡職守、兢兢業業、奮發向上的號角和進軍鼓;對于企業來說,還可以降低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凝煉企業核心價值觀,增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文化底蘊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無非四個環節:人員招聘和錄用、員工培訓和開發、人員晉升、員工跳槽監管等,由于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游離于價值觀這條主線之外,看似簡單的四個環節卻頻頻出現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按企業標準錄用到的人才到了崗位不能勝任工作;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員工頻頻跳槽走人;員工紀律松散效率低下,主管瑣事纏身工作漏洞百出;企業士氣低迷,牢騷滿腹,無學習欲望、無信心、無主動性、無責任心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雖然有諸多原因,但根本原因還是企業缺乏核心價值觀,沒有核心價值觀的支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顯得蒼白無力。因此,企業通過現代核心價值觀的構建,使員工與企業在價值取向、價值判斷等方面趨于一致,是化解以上難題的有效途徑。
如何凝煉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世界百強優秀企業的經驗給了我們許多啟示。從價值取向來說,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認為在企業生存和發展中,人的價值高于一切;在人的價值開發中,認為人的知識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質,人的素質不如人的覺悟;在企業共同價值和個人價值的關系中,認為的共同價值高于個人價值,“共同協作”的價值高于“獨立單干”的價值,維護職工隊伍穩定的價值高于賺錢的價值……[1]等等。世界百強企業這些價值取向的變化說明:企業越是向更高的層次和方向發展,越是以人為中心,以關心人,愛護人的人本思想為導向。而基于現代價值觀的人力資源管理是世界百強企業成功的奧秘。
增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文化底蘊,首先,要樹立人的價值高于一切的管理理念。要堅持不懈地以人為中心,以關心人、愛護人的人本思想為導向,辨證地看待管理者的權力、企業員工的權利、以及企業組織中的人際關系問題,逐漸摒棄過分強調行政權威的作用,動輒用命令、計劃、制度等手段對員工的行為實行硬性約束的權利主義管理文化。其次,要把核心價值觀作為招聘和錄用人才的重要標準。企業要把“適合職位要求”的標準和價值觀標準結合起來選人才,盡力吸收那些具備企業某些重要價值標準的、其個人需要與企業需要以及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有更多共同點的人才。再次,把核心價值觀溶入員工培訓、考核、晉升中。灌輸核心價值觀應該成為員工培訓的重要內容,考察員工不能單一地以業務能力為主要指標,而要以人際關系能力、素質、覺悟和善于把握方向為主要指標;不單憑工作績效標準來提拔員工,而是用企業價值觀和工作績效兩個標準綜合考慮實施晉升。總之,如果把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貫穿于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過程,它就像“粘合劑”一樣,使人力資源管理過程變得潤滑起來,使企業與員工、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變得更牢固,有效地克服單憑技術管理而造成的生澀、短效及散亂。
4強化企業道德建設,增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倫理文化底蘊
企業倫理作為企業的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越來越成為現代企業參與市場角逐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企業倫理不僅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商譽和績效,同樣影響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敗。無數事實表明,一個沒有良好的商譽和口碑的企業,是很難吸引人才和贏得合作者的。
道德建設是企業倫理文化形成的核心。基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視角的道德建設,主要包括企業信用和職業道德兩方面。企業信用是現代企業倫理的基點,是企業吸納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最強有力的武器。一個講信用的企業往往是人才的向往之地。而企業信用建立起來的商譽和口碑,不僅可以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而且可以提高效率,消除管理阻礙,使企業管理成本大大減少。同時,還可以贏得更多的合作者,得到更多的發展機遇。這就是企業信用帶來的商譽競爭力,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競爭力。職業道德是現代企業倫理的核心,是企業信用賴于存在的基礎。職業道德作為員工工作所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要求員工忠于職守、熱愛本職,熱忱服務、文明生產或文明服務,講究質量、注重信譽,遵紀守法、廉潔奉公,鉆研業務、提高技能,銳意改革、開拓創新。企業員工都能自覺遵守這些道德規范,將使企業信用建立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也人力資源管理變得輕松自如起來。
強化企業道德建設,首先,要強化企業的人際道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貴在人際關系和諧,為此,企業必須重人倫、興人道、講人性,努力營造員工之間平等、相互尊重、互敬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用社會主義道德約束和調整企業內部的各種關系,使員工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其次,要強化企業的行為道德。企業行為應以誠信為本,取信于國家、取信于社會、取信于顧客、取信于股東、取信于員工,獲得社會良好的評價,這是吸引人才的根本。第三,要強化員工的職業道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員工的自覺,員工自覺又建立在良好的職業道德基礎上,因此,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努力培養員工熱愛自己本職工作的自豪感、幸福感,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
5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增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人文底蘊
一個企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圍,猶如機器沒有了潤滑劑,很難高速、持久地運轉。企業氛圍主要是通過企業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表現出來的。從物質環境來說,企業為員工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條件、舒適工作場景、優美居住環境和文體活動場所,不僅可以體現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還能起到凈化員工心靈、振作精神的作用。從人文環境來說,企業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持續有效地開展企業精神、企業道德的教育,給員工展示企業奮斗史、講述優秀職工的先進事跡、描述遠景規劃和奮斗目標、實事求是地公開企業的不足和困境并到員工中尋計問策,不僅能夠能讓員工分享企業成功的喜悅與自豪、受到優秀職工榜樣力量的熏陶和奮斗目標的激勵,還能讓員工感受到被被尊重的快樂,從而營造出一種“優美環境吸引人、先進思想武裝人、榜樣力量示范人、奮斗目標激勵人、風險意識警示人”,企業給員工職業關懷、員工關心企業命運的良好氛圍。這種良好的企業氛圍,可以大大遏制消極因素在企業中滋生,使積極向上的因素成為企業的主旋律,這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人企合一、人事和諧的目標。
精品范文
9人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