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探討
時間:2022-08-02 09:05:00
導語: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力資源的規劃和開發已日益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大問題。文章在理清人力資源規劃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之后,明確了人力資源規劃的重要工作內容,最后提出了保障人力資源規劃科學性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人力資源規劃;企業管理;可持續發展;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管理
1人力資源規劃的內涵及其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人力資源規劃是解決以企業所追求的各項目標為中心展開的一系列人力資源配置問題的一套行動指南,它通過科學有效地分析與預測人力資源的供給需求,從而制定與之相應的行動方針,實現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供需平衡,從而實現企業的最終戰略目標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國家經貿委副主任蔣黔貴在舉行的第九次亞太經合組織中小企業部長會議上表示:無論是中小企業個體,還是中小企業整體,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人力資源能力建設。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是建立在人力資源規劃的基礎之上的。由此可見,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可表示為:
1.1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運作與發展的保障
企業的運作離不開人員的活動。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企業的運作就如一條食物鏈,如果中途被終端或是有缺損,都不能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以高粱→田鼠→蛇→老鷹這一條食物鏈為例,蛇在這一食物鏈中扮演著捕捉害蟲田鼠的職能,試想,如果蛇被滅絕了,導致田鼠成災,大量禍亂高粱地,那么高粱還能茁壯成長嗎?同理而言,電力企業內部不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都是由各個層級的人員組成的,每個層級根據自己所在部門的職能安排工作,將人事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每個層級的目標進而保障企業的正常運作與發展。
1.2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
企業的競爭優勢與自身的產品密切相關,品牌效應的產生離不開自身產品是否能夠被大眾所接受、歡迎。反其道而行之,產品的好壞與技術又具有顯著相關,雖然低技術水平不一定導致產品質量不好,但高技術水平必然會產出好的產品。因此,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就要提升自身產品的質量,提升產品的質量就要提升企業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而技術水平以人員為支撐,配備多少高技術水平人才、如何吸引高技術水平人才是人力資源規劃的重要內容,從而我們可以認為,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
1.3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文化的具體依托和展開
管理有三種境界,初級階段“人管人”,中級階段“制度管人”,高級階段“文化管人”。但是企業文化的形成是人造就的,企業文化的傳播更離不開人為的操作。良好的企業文化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所形成的企業文化必然高于一支低素質的人才隊伍。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是人力資源規劃初期必然會考慮的問題,將企業定位于何種地位、要形成何種企業文化,就必須配備相應的人才隊伍。
1.4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中最具多樣化的要素
企業的發展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比如管理型、技術型及營銷型等,人力資源規劃將這些人力資源整合在一起而形成有效的資源。影響企業發展的要素有很多,比如技術、成本、環境及政策等,但當同類型企業所面臨的這些條件差異逐漸減小時,人就成為實現組織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人力資源規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越來越明顯,因為人力資源的構成及運行模式是同類型的企業所無法復制的,對某個產品而言,可能會有山寨貨的出現,但是對每個人、每個組織和每個團體而言,它是具有個體思維的,其思維模式是無法進行復制的,因此,企業對人力資源進行多樣化的選擇和組合,為完成和適應不同的任務與環境,這在市場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試想,如果缺乏人力資源規劃,各類型人才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企業就不能保證自身的靈活性與可塑性,不能跟隨市場變化而尋求自身變化的企業還能夠長期立足于競爭激烈的市場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由此,我們認為,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中最具多樣化的要素。
2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
2.1人力資源規劃的原則分析
人力資源規劃要把握發展方向,確立科學的規劃路徑,人力資源規劃的出發點是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應當進行戰略SWOT分析,明確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點要素,做到規劃工作揚長避短,提高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發展戰略的一致性。首先,企業要明確發展目標,控制員工人數,并逐步完善人員結構,逐步提高高素質人員的比例;其次,要制定人力資源規劃任務,人力資源應當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服務,充分考慮企業的戰略規劃、生產管理、經營管理等工作,展開崗位競爭,應用激勵式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最后,要健全相應的執行機制,為人力資源規劃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的保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人才動力。
2.2分析市場人力資源的現狀
外部人力資源的現狀直接影響到企業人才的引進與培育。以現有的人才市場來看,高層次管理人員、高端技術人才是相對緊缺的,企業如何采用具有吸引力的措施將這些人才聚集起來,是企業發展搶占第一資源的重要方面。因此,人才市場所供給的人力資源與企業所需的人力資源的匹配是人力資源規劃過程中在制定招聘方案、薪酬方案之初應重點予以分析的。對市場稀缺的人才,人力資源規劃之時可以予以高薪酬的大量招聘,為企業后續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而對市場已趨于飽和的人才,在數量、要求和薪資方面可相應緊縮,以尋求符合企業需求的高質量人才為目的。
2.3評估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結構、能力
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結構、能力是否與現在企業的現狀相匹配,是企業能否成功晉位的關鍵點。如果現有的人力資源結構滯后于企業的發展需求,那么將會阻礙企業的發展,甚至威脅到企業將來的生存問題,那么這樣的人力資源結構、能力是急需得到調整的。如果現有的人力資源結構、能力在同類型的企業中是超前于當前企業發展需求的,那么這就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人力資源隊伍,現階段可以不做大的調整,只需時刻關注企業的發展狀況與人力資源結構、能力的匹配度,一旦發現有不符的時候,就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調整。因此企業能夠得到可持續的發展,人力資源規劃實施評估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結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4測算企業未來人力資源的需求方向
經濟高速發展,科技不斷更新,企業要在多變的市場中生存,超前的經營理念與足夠的人才儲備是企業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得以生存的兩個重要方面。而如何保證企業有足夠的人才儲備,人力資源規劃是其重要的一環。企業是追求發展的,在發展的過程中,每個階段對人力資本的需求程度會有所不同,每個目標的實現所配備的人力資源隊伍結構也會有所不同,一成不變的人力資源隊伍是不符合企業發展變化趨勢的。因此,針對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追求目標,人力資源規劃都要做出相應的預測,給出相應的方案。
2.5人才的外聚與內育方案制定
人力資源隊伍的形成與完善離不開人才的外聚與內育,所謂外聚就是吸引外部優秀人才,將其匯聚于企業中形成優秀的人力資源隊伍。所謂內育,就是企業提供一定的人才培訓課程或渠道,提升個體或團體的工作能力。一個企業如果僅僅依靠優秀人才的引進會造成企業人力資源隊伍不穩定且成本比較高,這就需要在人力資源規劃過程中注重市場人才引進的同時,還應將如何培育內部人才,穩定人力資源結構放在重點地位。因此,人才的外聚與內育方案的制定同樣也是人力資源規劃所應解決的重大問題。它直接關乎到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化程度與穩定程度。
3人力資源規劃科學性的保障措施
人力資源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人力資源規劃并非“紙上談兵”,人力資源規劃并不只是簡單的文字拼湊,也不是具有趣味性的數字填空游戲,它需要將規劃付諸于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企業資質具有持續性和延續性,它要求人才的儲備同時也要有持續性和延續性。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抓住了這兩大特性,對人才的儲備盡最大可能地發揮他的持續性和延續性。因此,保障人力資源規劃的科學性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予以展開:
3.1強化人力資源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保障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效性
在企業內部,部門之間的分工是非常明確的,每個工作部門都有相應的工作內容、工作目標,但這些工作內容、工作目標都是依據企業的總體目標分解而來的。人力資源部門是整個企業人事管理的中心,各個部門人力資源的分配等工作都需要人力資源部門來予以規劃,但是具體到每個部門對人才的需求量、人才規格等方面,最為了解的莫過于所屬部門本身,因此人力資源規劃要使規劃實際有效,就必須深入與各部門之間的聯系,真正了解到他們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部門工作的有效進行,從而使企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3.2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的動態監管制度,預防人力資源規劃的滯后性
前文講到,超前的經營理念與足量的人才儲備是企業得到可持續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但是人力資源部門在進行人力資源規劃時如何保障人才儲備的足量是非常關鍵的,在此建立一個動態監管機制,是解決這一問題所必需的一個手段。建立動態監管機制的目的在于防止人力資源規劃的滯后性。因為在現行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很多都是根據部門上報數據予以進行的,如果每個部門都具有超前意識的話,問題就不會存在。但是,如果本身上報的數據就已經滯后于該部門當前的需求狀況,那么當規劃制定并得以實施之后,其滯后程度就不可想象了。
4某電力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實證分析
人力資源規劃實證分析可以更加準確評估企業狀況,并提高管理工作的針對性,例如某電力企業對企業人員進行了針對性的統計,并制定了相應的人力資源發展策略。
4.1企業人員分析年齡
企業員工人數為518人,人員的年齡跨度在20~60之間,其中30歲以下的為142人,占總人數的27%,年齡在30~40歲之間的有227人,占總人數的43%,40歲以下的員工占員工總數的66%,年齡在40~50歲的有123人,占總人數的24%,年齡超過50歲的有26人,占總人數的5%。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如何調動40歲以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是工作的重點,在未來的人力資源規劃中,應當考慮激活這一年齡段的工作活力,實現崗位人員的結構優化。
4.2人員職稱結構分析
職稱是企業工作素質的基本反映,該電力企業擁有職稱的總人數為233人,這一人數占據了企業總人數的48%,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11人,占總人數的2%;具有中級職稱的140人,占總人數的27%;具有初級職稱的78人,占總人數的15%;沒有職稱的285人,占總人數的55%。人力資源規劃應當立足于原有職工的素質發展,并積極推行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專業能力。
4.3人力資源規劃戰略制定
企業的人員年齡結構和職稱結構仍然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具有過硬技術能力和高職稱的員工數量較少,這就需要企業側重于人員素質的提升,吸納新鮮的大學生員工進入到企業中,提高企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要提高人力資源規劃的目標超前性,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保證制定的人力資源規劃制度順利執行。
5結語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規劃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占領人才的制高點,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把握住人力資源規劃這一環節。與此同時,保障人力資源規劃的科學性直接關系企業能否得到可持續發展,因此,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保障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效性;需要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的動態監管機制,預防人力資源規劃的滯后性。
作者:官正聰 單位:國網宜賓市供電公司南溪供電分公司
參考文獻:
[1]尤鳳翔,李文峰.探討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J].民營科技,2011,(2).
[2]馬孝思.做好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J].安裝,2010,(2).
[3]冉靜.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可持續發展[J].經營管理者,2009,(7).
- 上一篇:電力企業行政管理改革與創新
- 下一篇: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導向下成人教育發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