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6-02 10:47:05

導語:農業機械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機械人才培養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農業領域的不斷發展,對于農業機械人才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大,而培養學生能夠用英語來掌握農業機械化的技術及知識就非常具有重要性了,雙語教學恰恰可以實現這方面的需求。本文針對農業機械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完善之處進行了分析研究,論述了雙語教學在農業機械化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人才培養;雙語教學;理論與知識

1農業機械化課程雙語教學的可行性

我國現階段的農業機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定期的和一些國外的企業及高校進行交流活動,這樣就給一些高校的教師提供了出國進修或是留學的機會。同時使教師學歷提升的方面,通過對各高校師資隊伍的不斷完善,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比例也有所提高。現階段高校的教師隊伍中有一些都是與國外教師合作過的,有著在農業機械專業方面較高的理論知識,這些都在各高校都很普遍。高校也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引進具備國內外農業機械的專業教師,這些教師對國外的農業機械化知識也非常了解,因此,可以作為教學用的教材。這為實現農業機械化課程雙語教學奠定了基礎。

2農業機械化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有效方法

2.1有層次有選擇地穩步實施雙語教學。雙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來有層次有選擇的進行教學。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都不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進行教學。對于英語水平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先用漢語把重點及專業的術語進行講解,然后再用英語進行課程的講解。初期學生可能對這種教學方式有所不適,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教學上的英漢比例更改,同時引導學生適應雙語教學[1]。2.2教師為主導作用和學生為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之間是引導者和合作者的關系,所謂引導者就是要引導學生的同時還能夠把農業機械化相關的知識結合起來,在啟發學生靈感的同時促使學生多角度的思考。雙語教師在對所授課程的教材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可以選一些國外的先進教材加入到教學內容中,引導學生對國外文化的了解,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舉一些實例,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空間,然后引導學生對某一種新技術用英語進行討論及分析,引導學生通過多個角度來分析問題,同時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和見意,最后進行對比。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出學生的自主性與獨立性。2.3用英語備課是備課的重要環節。教師在進行農業機械雙語課堂教學之前,需要對課堂上所講課程的內容進行準備,而雙語教學備課就要求教師更需要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課堂教學時要注意教學模式的多樣性,可以采用一些國外多媒體課件來做參考,達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英語解答或是譯成漢語。教師在給學生解答時也可以用英文來表述,這樣就起到了給學生示范的作用。2.4創新實踐是雙語教育的升華。教師在測試出題時,可以通過結合國外的先進農業機械化實例進行選題,選題時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綜合情況進行英漢比例的搭配[2]。學生通過這種考核的方式進行評價,可以訓練和提升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而分析我國農業機械落后的原因。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國外先進的農業機械化技術。對我國農業機械化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給出解決的方法,而且還可以用英文進行解決問題的分析方法。這樣的訓練方式不但使學生掌握國內外農業機械化方面的知識,同時也使學生的專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3農業機械化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意義

3.1雙語教學讓學生了解了地道的國外農業機械化技術。目前,各個學科最前沿的科學技術,主要是體現在國外一些最新的科技文獻中,而這些文獻均來自國外一些知名期刊,大多數最新的科技期刊也主要以英文形式傳播,尤其是像農業機械化這樣的老牌專業。3.2雙語教學讓學生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在農業機械化專業中推廣雙語教學,可以豐富專業學習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學生既能在課程學習中了解和掌握國外最新的農業機械化知識,又能結合本國農業現狀,運用從國外最新科技文獻中獲得的先進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這個過程提高了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為我國農業機械走向國際化奠定了基礎。3.3雙語教學可以全面促進農業機械化專業的素質。教育我國雖然在農業機械化教學課程體系改革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在相同領域的教育還是遠遠領先我們,國內高校與國外同性質的高校在相同專業中所學的知識是相同的,但在培養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上卻相差很大。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好好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模式,最好的學習方法是開設雙語教學,也就是說把世界一流大學的課堂搬到中國。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雙語教學不但可以豐富學生學習的內容,還能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掌握國外先進的農業機械化知識,又能很好地結合本國現狀,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作者:張鈺 呂俊 劉赫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李凡.高等學校雙語教學芻議[J].中國高教研究,2015(5).

[2]張麗麗.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探討[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