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分析

時間:2022-04-20 03:19:13

導語:民辦高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校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分析

國內各地區高校在引入現代管理理念與商業運作模式并改善教育改革后,大幅增強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國內教育產業的競爭力,直追國際教育水準;若民辦高校能夠進一步探索激勵機制的有效措施,則可更好地滿足高校的戰略目標。基于此,從戰略管理角度出發,圍繞民辦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進行探究有著重要意義。

一、制度激勵

從本質上進行分析,市場是人力資源管理與優化配置的主體,從實踐角度進行分析,激勵機制是優化人力資源的有效途徑,能夠更好地實現管理目標。由于激勵機制的實踐路徑較多且包含豐富內容,因此,民辦高校管理層應結合管理理論與實踐經驗,探尋更有效的激勵管理機制。民辦高校在制定激勵機制措施時,應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制度層面。簡單而言,管理層需要明確管理目標與管理路徑,全面列舉各項重要的管理要素,將指標與管理要素相互對應,嚴格圍繞管理指標制訂管理方案,逐步完善相關的規范制度條例,進而保證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與此同時,管理層還應嚴格遵循激勵制度定位,靈活配套相應機制,通過綜合性分析監督機制、激勵機制、評估激勵,有效統一激勵指標、監督指標、評價指標,確保各項指標的公開、公平、公正,建立各項機制輔助激勵制度的一體化模式,切實增強人力管理成效,為后續激勵機制的進步與發展打好基礎。第二,在機制與制度層面以外,管理層還應圍繞制度激勵,強化管理體系的適應性。管理層需要構建垂直化的管理控制系統,從整體層面分析民辦高校的實際辦學需求,有效銜接教學產業鏈與教育體系,結合戰略目標定位,逐步完善教育項目與教育產業鏈的規劃和部署,形成總—分—子的項目體系。同時,在將制度激勵應用于教學產業鏈時,應注重創新教學方法,加大對教育產品的設計與研發力度。綜合而言,制度激勵是激勵機制的核心,有助于民辦高校管理層明確戰略定位,強化激勵方案的整體性。

二、薪酬激勵

在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中,薪酬激勵是常規性措施,主要用于落實各項激勵規章制度,但是不同的薪酬體系也會產生差異性較大的激勵效應。例如,若民辦高校將薪酬激勵定位為整體工資并將其發放給員工,則不利于提升薪酬激勵效果;若民辦高校能夠采取教學評價激勵+教學成果激勵+全勤獎+工資的薪酬發放方案,則有助于強化激勵機制的激勵效果。在薪酬激勵原則的約束下,更為多元化的激勵機制,即權力激勵、個體化發展激勵、職業發展激勵、薪酬激勵有助于大幅提升民辦高校的激勵機制效用。基于此,民辦高校管理層應注重完善制度激勵并結合校內人力資源狀況、人才供需情況、教學主題、教育項目以及戰略管理目標,健全薪酬激勵體系,不斷強化民辦高校的競爭優勢,進而保障自身的穩定長久發展。

三、職業發展激勵

從企業性質進行分析,民辦高校具有較強的社會屬性。為更好地滿足民辦高校的發展戰略,管理層在制定紀律機制時,應注重優化高校人力資源并滿足其發展要求。其中,在對人力資源配置進行優化時,管理層應充分重視職業發展激勵的積極意義,將職業發展激勵與民辦高校發展相融合,實現高校教學人才與高校的共同發展。現階段,民辦高校可以從高等教育中提取教育與管理經驗,積極引入職稱制度,增強教職工晉升通道的流動性。簡單而言,民辦高校的管理層應科學合理地設計職業崗位規劃與教職工的職業發展方向,圍繞職業發展優化人力資源管理與改革方案。相關調查研究表明,為校內教職工提供向管理崗位晉升的渠道,能夠充分發揮職業發展的激勵效果。隨著教育行業各項改革工作的落實,民辦高校管理層可向教職人員開放管理崗位、研究崗位的晉升通道,進一步強化職業發展激勵效果。

四、個體發展激勵

在新形勢下,民辦高校在制定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時,應充分注重個體發展積累的重要作用,并將其作為核心發展方向。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個體發展屬于選擇性問題,即人才可以選擇跳槽或繼續維持雇傭關系;基于此,為滿足民辦高校的戰略管理需求,增強激勵機制的穩定性,民辦高校管理層在對校內人力資源進行管理時,應圍繞個體構建并完善管理檔案;在日常評估與培訓管理活動中,注重分析人力資源優勢。具體可從以下兩點著手:第一,依托個體發展激勵體系下的培育方案,對人才的知識結構進行完善。第二,從校內人力資源庫中探索出具有顯著比較優勢的人才,結合不同類型人才的實際比較優勢,逐步完善人力資源與教育相互配置、人力資源與崗位配置的設計方案。長期以來,國內各地區高校的市場化改革活動已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也意味著,圍繞崗位與項目對人力資源進行優化,有助于切實增強全要素生產率,推動人才資源發展,增強人力資源管理的穩定性。

五、權利激勵

近些年,國內各行業都已逐漸步入關鍵的轉型時期,為增強國內行業的全球競爭力,企業管理層應充分發揮定價權優勢,這也會逐步提升勞動群體在各行業中的實際權利。在此背景下,民辦高校管理層在探究激勵機制時,應充分意識到權利激勵的廣闊發展空間,從以下幾點著手,逐步完善權利激勵機制:第一,依托權利激勵措施,對民辦高校現有的各項機制進行強化,緊緊跟隨市場化改革與發展方向,優化激勵機制。第二,明確權利激勵措施的公開、公平、公正屬性,進一步增強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制度激勵與權利激勵互為補充,能夠從主客體兩方面推動各項措施的進步與發展,共同完善人力管理激勵機制體系。綜上所述,我國民辦教育在教育領域擁有廣闊發展空間,能夠有效補充公共教育資源,優化教育市場資源結構。通過開展權利激勵、個體發展激勵、職業發展激勵、薪酬激勵、制度激勵等活動,有助于顯著增強民辦高校的競爭力,更好地滿足民辦高校的戰略管理需求。

作者: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