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新課改下的美術課堂教學感悟

時間:2022-04-15 05:43:00

導語:剖析新課改下的美術課堂教學感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新課改下的美術課堂教學感悟

摘要:面對美術課堂的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美術課應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關鍵詞:美術課堂新課程改革轉變教學觀念

回顧從事美術教學生涯的這幾年,無論在教材的探究,教學方法的嘗試,課堂紀律的把握,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上都深有體會。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日,美術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動手操作性、非語言的物質造型性和形象表達感情性以及對形象感受力、記憶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及創造力進行培養和提高,發揮著不容忽視的重大作用。我個人認為在實踐中對美術教學改革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所以光有一個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之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梁——即心靈的溝通。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獲;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么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信息,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3.進行美術教育改革,必須擺脫傳統觀念影響,樹立創新的教學核心、宗旨。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視覺形象的觀察,讓學生通過觀察直接獲取知識。美術是視覺藝術,美術教育就重視視覺形象的運用。優秀的美術作品,往往能引起人情感的共鳴,產生思想沖擊,陶冶情操,塑造美的靈魂。我認為重視視覺形象的觀察還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提高獲取知識的質量。讓學生認識對象在教學中就可運用直觀教具、模型、范畫、錄像、幻燈、電腦設計等多種形式來幫助學生感知美,提高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光可以用直觀教具(電化設備等),也可以帶學生去參觀、游覽,增長見識,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可以使形象感知和美感培養聯系起來。

二、這次課改的感觸

這次課改感觸最深的就是要讓游戲活動進入課堂,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自覺性。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旅游,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兒童的成長過程都經歷過一些造型游戲活動,其演變是循序漸進的,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智力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特別在低年級把有趣的游戲活動帶入到課堂中,使課堂氣氛活躍自然。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強加壓力只會抑制學生思維發展,束縛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我們從低年級開始就讓學生在課中做些有益提高審美,創造美的活動,不僅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游戲過程中,為了完成特定的任務目標,鍛煉了動手、動腦能力,提高思維創造力,樹立起“我能行”的自信性格。

三、老師要巧妙設制課堂,盡量做到老師能輕松的教,學生能輕松的學

傳統美術除了畫畫以外,似乎沒有別的內容了,沉悶而又乏味。學生照著書上的圖案“復制”作品,想象力、創造力都受到極大限制。我論為學生在美術課上學習應該是像小鳥飛翔一樣輕松愉快的過程,新的美育教學應當更積極地讓學生從被動走向主動,從“要你學”轉變成“我想學,我要學”。這樣就要充分培養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根據不同的教材,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手段進行教學。

四、美育要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1.要把音樂帶進美術課堂。音樂具有強烈的情緒感染作用,能調動人的情緒反映。在美術課中相應地引用音樂教育,將更好地輔助教學。如欣賞課中,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大師的作品,如癡如醉的樂典無形牽引我們的思想進入畫境,感染畫中的精神,畫中的韻律,更強烈地激發感情,能使學生感情上產生共鳴,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2.要與文學相結合。美術通過造型視覺藝術去傳播文化思想,文學則利用文字,兩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現手法不盡符而已。在美術課中,可以利用優秀的文學作品(故事、詩歌、散文等),優美的語言與畫結合,積極調動學生思維,仿佛身臨其境,帶著作品意境的整體印象,再聯想,再遐想,由此培養想象能力、創新意識。

3.要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美術來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強烈的思想性。美術課應與培養孩子高尚的審美情趣,愛國主義情操相結合。與此同時,美育要針對教材本身的美的因素,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例如:在絢麗多姿的風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樹立熱愛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在描繪壯美祖國山河,故鄉一草一木中培養起愛國主義情感;在欣賞優秀的革命歷史雕塑、繪畫中,樹立起遠大的革命理想等等。

總之,我們要深刻地體會到美術教學具有它獨特的不可代替的功能,通過藝術形象的陶冶,可以使學生感情豐富,心靈美好,品格高尚,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繼續勤奮鉆研,虛心以學,在實踐中探索更新更科學的教學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