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色彩教學的辦法透析
時間:2022-05-09 10:32:00
導語:高中美術色彩教學的辦法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專業(yè)學習不但要有作畫技巧,還需要日常的積累。學習色彩要緊緊抓住色彩規(guī)律,掌握色彩的基礎知識,緊扣學習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條不紊進行系統(tǒng)訓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色彩課程對于考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同于其他文化科的知識,它沒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學大綱,因此有必要對教學方向的把握進行思考……目前,高中美術班的色彩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掌握色彩規(guī)律,提高色彩修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順利通過美術高考。經過多年的美術高考教學輔導,我深深體會到:專業(yè)學習不但要有作畫技巧,還需要日常的積累。學習色彩要緊緊抓住色彩規(guī)律,掌握色彩的基礎知識,緊扣學習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條不紊進行系統(tǒng)訓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知道,正確而敏銳地捕捉色彩的能力,是畫好色彩畫的關鍵。當我們作畫時,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許許多多具有不同色彩變化的物體,要想準確、真實地把它們描繪出來,正確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怎樣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怎樣讓學生不斷地提高學習色彩的能力呢?通過多年的教學,我總結出如下幾種方法。
1.分析法
許多考生只知道多練,但忽視了多看畫,不知道好色彩的標準。色彩考試的最終目的是檢查考生的色彩修養(yǎng),看畫是吸收營養(yǎng)的很好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就有責任安排一定課時為學生選擇高質量的范畫組織學生進行美術作品欣賞,有針對性地結合色彩理論知識進行分析講解。
色彩教學中可運用分析的方法。首先一定要讓學生多看一些色彩繪畫的作品,讓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分析。面對展示的所有學生作品,老師可以提相關的問題,如“你認為哪些作品效果好?原因?”“有哪些作品部分畫得特別好?”等問題,可以讓每位學生分析評說。
2.玩彩法
色彩教學中,往往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的色彩很單調、生澀。學生常用概念的顏色、習慣的顏色作畫,為了擴大學生的色域,可以帶學生玩色彩,就是讓學生不寫生對象,不畫任何具體的形象,只要求作色彩游戲,調不同的顏色,每調出不同的顏色才能畫上去,而且只畫一小塊,看每位同學能畫出多少種不同的顏色。
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純度、不同冷暖的黃、紅、藍、綠等。這種方法可使學生擺脫寫生時的色彩單調,擺脫對形體的塑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調配色彩上,在調配顏色的過程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色彩認知,擴大了學生的色域。
3.漸進法
色彩教學要循序漸進、有目的、有條理地分解訓練內容。教師在組織學生練習時要根據(jù)學生水平有針對性地安排訓練,提出練習目的與對象特點,逐步積累學習色彩的經驗。因為色彩教學中包涵諸多的要求:如構圖、比例、形體、明暗調子、色彩關系、筆觸情感等等,學生很難一下子都能把握,往往一次又一次的從頭到尾的綜合訓練中進步甚微。所以,色彩課實施漸進訓練,就是把作畫各重要步驟作最徹底的基礎訓練。例如可作單一的構圖訓練、明度訓練、色調訓練等等。
4.綜合法
有了漸進的單一訓練的基礎,就可以讓學生作綜合練習,完整地畫一張色彩作業(yè),把在各項單一訓練中的體會運用于綜合作業(yè)之中。這時的綜合訓練會有意想不到的極好效果。其實從簡到繁,由淺入深,從分到合這是任何知識的認知規(guī)律,當然會對色彩教學行之有效。
5.交流法
色彩水平的提高還在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判斷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取長補短,進一步改善畫法真正推進自己的水平。作為教師更要經常和同學們交流,了解不同學生的個性和情感,用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的交談和學生平等的交流。
總之,色彩教學有其獨特的教學規(guī)律,也有其不斷的探索、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在美術教學中,只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搞清色彩原理,掌握色彩規(guī)律,抓住色彩本質,并進行大量的寫生訓練,才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是與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高校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甚至整個體育的改革和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的,是對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某些僵死、被動以及缺少樂趣的反思。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變學生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學習,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融為一體,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快樂體育在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fā)展個性的同時,也應要求運動技能在積極參與下不斷提高,以達到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的能力和習慣。
參考文獻
[1]《當代教育教學研究》(吳兆祥主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97.6)
[2]《中華教育教學文叢》(厲鼎禹主編,內蒙古出版社出版,98.6)等
[3]《新編高等教育學》(吳麗卿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96.3)
- 上一篇:觀走西口感悟
- 下一篇:銀行辦公管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