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水彩畫學習現狀透析
時間:2022-07-15 11:51:00
導語:高校學生水彩畫學習現狀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高校水彩畫教學也不例外。在大力提倡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今天,發現和把握學生對這門藝術的學習現狀,將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水彩畫的學習,推進我國高校水彩畫教學的發展。下面筆者從四個方面對高校學生水彩畫的學習現狀進行闡述。
一、簡單模仿,缺乏創新
或許是剛剛接觸水彩畫,一些學生對水彩知識一無所知,不知從何著手,更不用說技法、技巧與藝術語言了。對初學者而言,水彩畫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技術性而難以駕馭。因此,在傳統基礎訓練之外,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模仿。模仿自己接觸的教師的作品以及優秀的作品,或簡單模仿國內外某些名家。誠然,任何畫種和學習者,在入門之初對成功的前輩與杰出作品進行研習與臨摹,不僅不會貽誤前行,反而會吸納眾家之長,水彩畫學習也不例外。故此處談及的“模仿”絕非排斥對水彩名家和優秀作品的學習與臨摹,也更不是不要繼承傳統,而是憂于目前一些學生僅停留在盲目崇拜、簡單模仿的層面,最終形成千人一面的僵化模式。由簡單模仿輕而易舉獲取的繁華表象與暫時愉悅,不動聲色地扼殺藝術的創新激情,久而久之會導致失去藝術思維與創造活力。正如國畫巨匠齊白石先生所說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至理箴言,一旦藝術學習到此地步,不僅是學習者的悲哀,也意味著該門藝術的發展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二、本末倒置,片面求新
水彩畫家黃鐵山先生曾說:“創新是藝術創作的靈魂,中國水彩如果不強化創新意識,不采取措施保護和弘揚勇于創新的作者和作品,就斷然沒有前途。”放眼全球水彩畫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只有勇于創新,追求個性風格,水彩畫才能富有更強大的生命力。于是,藝術創新無處不在,在高校水彩畫教學中,一些教師對學生的創新意識期望值過高,甚至有些教師讓學生想怎樣畫就怎樣畫。學生們就此順應大潮,從表現形式、技法技巧、綜合媒介等方面著手,熱火朝天地進行水彩畫創新。隨著學習過程的進行,部分學生卻偏離了原來的藝術軌道,違背了藝術創新的宗旨,摒棄應有的基礎訓練,一味求新,滿足和沉湎于純粹技巧、媒介的玩弄之中,造成畫面空洞乏力,內容全無。殊不知創新是為藝術服務的,是為了讓藝術時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非為了“創新”而創新。形式只有附于內容之上,才能更好地為內容服務,方能彰顯其價值。盲目追求創新,不僅有悖于水彩創新的初衷,不能賦予水彩藝術新的活力,而且終會使水彩藝術這座“高樓”因沒有堅實的地基而轟然倒塌于浮華之下。本末倒置、片面求新已成為當下一些學生水彩畫學習中不可忽視的通病,只有將那種一味偏執于變化、求奇、求異的思維和行為,與真正的創新區別對待,水彩畫創新才能在健康、有序的軌道內良性前行。
三、忽視寫生,依賴照片
不難看出,在所有的畫種中,水彩畫或許是最注重寫生的畫種之一,這也是水彩畫充滿活力的原因,這在水彩界有著廣泛共識。正因為如此,水彩畫家們才不斷創造出了一批批優秀的、生動的、鮮活的水彩畫作品,讓人感覺水彩藝術是那么的真實與親切。但是近年來,細品我國水彩作品,經常會感到缺乏生活的沉積與厚重,缺乏回味和扎實感,有的只是簡單的描摹,表現空洞而浮躁。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忽視了水彩寫生而過分依賴照片來進行水彩畫創作,而這股浪潮也給高校學生學習水彩畫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應用照片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已成為現代一些畫家常用的一種手段,它也是現代數碼技術帶給我們的一些資源優勢。一些畫家們尚且如此,作為創作經驗不足還處于學習階段的學生又豈能免俗,于是競相效仿,甚至有的學生認為寫生已經不重要了,創作就是畫照片。我們并不否認利用照片能夠創作出優秀的作品,而是要用正確的觀念看待和利用照片。不能一味地去臨摹和抄襲照片,從而喪失了水彩畫創作的主觀能動性和水彩畫特有的韻味,長此以往,很難達到一種藝術水平的提高。水彩畫所傳遞給觀眾的信息不僅包含了照片中的視覺感受,而且還蘊含著自然當中鮮活的、生動的信息,這些都是照片無法達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先打下扎實的基本功,提倡以寫生為主、照片輔助的方法來進行創作,在使用照片的時候僅把它作為參考手段之一。
四、狹隘認知,棄學水彩
一些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因為認知的片面與狹隘,因此放棄了選擇學習水彩。一是社會的導向影響了學生對水彩的認知。水彩傳入我國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小畫種”“小品”“輕音樂”而不被重視,表現力有限、不適于創作重大題材、難以長期保存等都成為其尷尬的瓶頸。雖說這這種認識在近20年來因為我國水彩畫的繁榮而有所改觀,但每當水彩畫與油畫、國畫、版畫等相比較時,還是讓人感覺略遜一籌,而且在注重經濟效益的今天,水彩畫也缺乏像油畫、國畫那樣的商業價值。高校基礎課教師的認知也影響了學生對水彩的選擇。在高等藝術院校尤其是師范類院校中,在低年級開設的都是素描、色彩等基礎性課程,到高年級時才會分選專業方向。而作為學生來說,由于認識不足,在選擇專業方向時自然會咨詢并尊重老師的意見,他們一進入大學首先接觸到的基礎課教師便成了最信賴、最權威的咨詢與建議者。在這些教師中,本身從事水彩專業的就極少,加之藝術評論對水彩的冷落,使他們對水彩畫的了解也知之甚少。同樣,部分教師也會局限在社會對水彩那種片面的認知觀念里,他們的參考意見自然讓一些學生選擇了其他專業而放棄了水彩。
- 上一篇:關于煤運公司稅收建議
- 下一篇:深究繪畫作品中的構圖方法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