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舞蹈創作中的人文精神元素
時間:2022-07-18 11:28:00
導語:小議舞蹈創作中的人文精神元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類最古老、最久遠又和生活、和時代最密不可分的藝術就是舞蹈藝術。舞蹈又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以深遠廣闊的生活內容,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多姿多彩的感性體現,靈動張揚的表現欲望來展示歷史,贊美時代,歌頌生活,描繪人生。舞蹈中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豐富的人文精神元素,構成了舞蹈藝術中人的悲歡離合、人的喜怒哀樂、人的進取成長、人的千姿百態……
一、人文精神的內涵
在西方,“人文精神”一詞應該是humanism,通常譯作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
狹義是指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潮,其核心思想為:一,關心人,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抑;二,張揚人的理性,反對神學對理性的貶低;三,主張靈肉和諧、立足于塵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對神學的靈肉對立、用天國生活否定塵世生活。
廣義則指歐洲始于古希臘的一種文化傳統。按照我對這一傳統的理解,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可以確定為三個層次:一是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二是理性,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三是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簡單地說,就是關心人,尤其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義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
“人文精神是構成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文化個性的核心內容;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個國家的國民人文修養的水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21世紀素質教育系列教材——藝術的意蘊》,陳旭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徐志堅在《人文精神的時代內涵與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中所說:“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們關于“人應當如何生活”,“人之為人的價值標準”等一系列命題的自我意識,這便是人文本體,人文本體是決定著人文世界向正確方向發展的客觀依據。”而人文本體——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正是不同時代和歷史背景下使用的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內涵有所區別的關鍵。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依然承繼了人文精神在西方文化中的發展傳統,是對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桎梏的對治和超克。故此時的人文主義還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后的補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覺自立。Renanissance的本來意思是“人的再生”,即把人從神的蟄伏之下解救出來。所謂“再生”,就是:對于現實的人生,現實的自我,個性的自我,有一種春天之情的喜悅感,而且有一種現實的人間愛。這樣,因重視個性的自我,人的普遍的理性的一面被忽略,而特別重視人的氣質性的一面。因此,可以說,此時的人文主義因對治基督神學而標舉的人的再生,實乃對人的才情等氣質之性的肯定。所以,文藝復興時期有很多在才情上表現其創造力的科學家、藝術家。
作為一種最古老的、接受范圍最廣泛的、影響力最大的藝術門類--舞蹈,其本身蘊含著最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可以想象,在遠古社會,必定會有反映先民最原始、最自然、最本質的精神狀態融在先民的舞蹈之中。在近現代和當代社會,舞蹈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文精神成為舞蹈藝術不可或缺的靈魂支撐。
(一)遠古時期舞蹈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元素
遠古時期我們的先民們最早產生的舞蹈,大致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是自娛自樂型的游戲舞蹈。舞蹈的目的就是一種情感的渲泄,就是為了引起異性的注意而加固族群的力量。
還有一類巫術型舞蹈。這類舞蹈的目的具有較強的社會性,比如祭祀,以求風調雨順五祈望豐收;比如驅邪,以求上蒼保佑四季平安;比如逐鬼,以求消除瘟疫人口康寧。
我們在遠古先民的舞蹈中不難發現一種人文精神的元素。比如,在自娛自樂性的舞蹈中,他們需求的正是一種維護種族內部秩序、牢記先輩種族之血統、誘惑異性、增強團結等等方面的情感渲泄。而在巫術類型的舞蹈中,就是要讓上蒼神靈保佑豐收、平安、康寧、族群興旺等等。在中國北方,有一種相傳已久的《薩滿舞》,據史料記載,這《薩滿舞》非常盛行。舞者頭插翎毛,腰掛一圈響鈴,赤腳,手持一面薩滿鼓,表演時先要祭祀神靈,然后請神驅逐邪魔,口中一邊念念有詞,一邊舞動雙臂,敲擊薩滿鼓,圍觀者甚眾。建國初期,有關部門把《薩滿舞》當做"封建迷信"加以打擊;改革開放以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舞蹈工作者與老藝人合作,把《薩滿舞》挖掘整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薩滿舞》中所傳達的人文精神元素和歷史積淀是不言而喻的。
(二)現代舞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元素
現代舞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元素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生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舞蹈藝術,舞蹈,無時無刻不展示著生活,展示著人的精神面貌,展示著人的精神境界。在戰火硝煙中,我們看到《再見吧,媽媽》,那是軍人離別的悲壯與豪情,讓人感受到熱血沸騰;那是母親的期待與柔情,讓人頓覺得白發蒼蒼與生命的凝重。我們看到《擔鮮藕》中的農家女孩,在趕集的路上那活潑的舞步,歡快的心情,充分表達了改革開放的農家雀躍在小康路上的幸福與驕傲。我們看到《小溪.大海》那歡樂的孩子們無憂無慮、朝氣蓬勃、茁壯成長的天真和燦爛。
舞蹈中豐富的人文精神元素正是舞蹈的精髓所在,它以獨特的方式展現和光大人類賴以承傳的精神,它使我們的舞蹈藝術也會更好地代代相傳。
- 上一篇:工商所安全整治情況小結
- 下一篇:透析語言在舞蹈表演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