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藝術歌曲在基礎教育的推廣
時間:2022-09-26 10:49:28
導語:法國藝術歌曲在基礎教育的推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藝術歌曲的概述
藝術歌曲的特點就是,大多數的歌詞都會引用名人詩詞,旋律表現力強,表現手段與作曲技法相對復雜,鋼琴伴奏占據重要地位。“藝術歌曲”這個概念是源于在其流傳至中國后中國人本身對它的認知與解讀,而歐洲各國也是一樣都有自己的稱謂,并無統一的“藝術歌曲這一概念。
(一)詩與音樂的有機契合。藝術歌曲是詩人與作曲家之間的巧妙結合,是詩詞和曲調之間的有機搭配。作曲家在創作過程首先要解讀詩人詩作的意義,雖然音樂創作和文學創作兩者具有的風格不同,體裁不同,創作手法不同,但是他們都給人類的心靈帶來美好,呈現出來的藝術效果是相同的,曼妙,抒情,醉人心田。一位優秀的作曲家在文學方面也應具有較高修養。對詩作的深度理解是藝術歌曲創作的基礎,了解了詩作的內涵,以及其美妙的韻律,那么造就出來的音樂自然就會充滿豐富的精神內容,旋律生動迷人。(二)精致的結構與布局。著名藝術歌曲家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無論是在在詩與旋律結合方面還是意境與曲藝的完美程度,都不可挑剔,藝術歌曲通常篇幅短少,內容精致,是高度濃縮的音樂作品——精致、巧妙、簡練、生動,是藝術歌曲的顯著特征。藝術歌曲的結構和布局非常精密。音樂在歌曲中的地位與詩句平等且相宜,不允許一方過于突出。這是考驗作曲家理解能力和技術能力的關鍵,如何使音樂和詩句契合出最佳的藝術效果,這是關鍵所在。(三)獨特的表達方式。藝術歌曲包括人聲演唱和鋼琴伴奏兩個部分,兩個部分的地位同等重要,做到默契的合力才有可能準確、完整的表達藝術歌曲的意境。鋼琴伴奏在歌曲整體創作的構思中完成,隨著歌舞感情的變化而變化著,它不只是起到和聲、節奏襯托的作用,主要作用是,鋼琴與人聲相互襯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整首歌唱,鋼琴伴奏表現歌曲的內涵時,往往是以特定的音型,精致的織體。
三、藝術歌曲在基礎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一)發展了學生的感性思維。一位名人曾經這樣說過,教育不是為了傳授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最大程度的激發誘導學生的創造力。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學生對語文、數學、英語這些課程進行基礎知識方面的掌握,都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了學生對事物的邏輯判斷能力,更好地面對考試,考出優異的成績,能夠理性的解決問題。但是,這樣長期以往,學生就會不懂得在生活中發現美,失去感性的理解能力,不懂得如何欣賞美好的東西。所以,將音樂藝術教育在基礎教育中進行推廣很有必要,可以鍛煉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教會學生多用感性思維面對生活。(二)藝術教育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智力和智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智力高低通過學習成績體現,但智慧不是一夕就有的,一個學生的智力很高并不能說明他的智慧同樣很高,智慧的增加可以激發促進智力的生長,而智力提高并不代表智慧的提高,而,藝術歌曲的教育,對智慧的增長有著關鍵作用,因為,音樂作品,除了體現美之外,還充滿著深刻的智慧。智慧的獲取并不是單單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就可以得到的,但卻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工作,生活。(三)藝術教育可促使學生人格的完善。學生心理活動是由學生的情感影響的,藝術教育對性格培養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在藝術教育中處處蘊藏者生活的真、善、美。當今社會,學生課業負擔大,社會引誘壓力大,難免有學生會產生壓抑的心理問題,學生情緒不穩定會給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帶來災難性的打擊。而藝術教育可以調節人的情感,學校可以通過開展文化藝術活動,寓教于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心情愉悅,倍感快樂,既陶冶情感又學習了藝術課程,這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打開心結,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四、結語
在藝術歌曲實際運用中,良好鍛煉和發展了學生的發聲器官和聽覺器官,多多進行音樂實踐活動,還可以消除學生課業的疲勞,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使學生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非常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在中小學階段就及時對兒童進行良好的藝術歌曲教育,對青少年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可以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培養高尚的文藝氣息,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音樂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組成部分,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羅中一.從我國30多年美聲唱法研究文獻看聲樂教學理論之構建[D].上海音樂學院,2014.
[2]徐美輝.20世紀湖南音樂家群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
作者:郝賽賽 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 上一篇:空壓機余熱回收與設備節能減排技術
- 下一篇:鋼琴演奏與藝術指導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