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現象的德育性
時間:2022-09-29 09:14:13
導語:《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現象的德育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神州大地迎盛世,炎黃兒女頌中華。在祖國七十華誕即將到來之際,社會各地掀起了“《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熱潮,各單位、各群體爭相舉辦,各媒體競相傳播,在網絡上形成了鋪天蓋地的刷屏效應。《我和我的祖國》快閃好像變成一種時尚,瞬時風靡全國。《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歌曲借助快閃這一新型的藝術表現形式,讓人們在放聲高歌的同時,得到了愛國主義的洗禮,它是對每一位演唱者愛國主義的再教育、再提煉、再升華的過程。其德育滲透效果良好,社會好評如潮。那么什么是德育?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廣義的德育是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施加的活動。所以音樂的德育,既包括有目的、有計劃的學校教育,還包含更廣闊的社會教育。音樂的德育目標就是通過音樂把人塑造成具有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具有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社會有用之才。《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現象在德育滲透效果方面是廣泛而深刻的。一下面從歌曲作品和形式兩方面來剖析《我和我的祖國》快閃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特點。
1.作品剖析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首起伏連綿、婉轉流暢的愛國抒情歌曲,由張藜填詞、秦詠誠譜曲,曲子運用了6/8、9/8復合三拍子,具有圓舞曲風格特點。該作品是有主歌有副歌的并列二部曲式結構,第一段的第一部分以敘述性的音樂語言展開樂思,有4樂句,旋律流動較為平穩,起伏不大。第一、二樂句:“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舒緩流暢的旋律將我對祖國的依戀娓娓道來,尤其是第三小節1314中六度的大跳將“一刻也不能”在音高上進行了著重的強調,把那種不能和祖國分離的心理刻畫得細致入微。句中“流”字將愛國之情通過深情平緩的音樂緩緩地流進人的心底,仿佛讓心靈接受了洗禮。第三、四樂句:“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這兩句為我們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美景象,從“大山大河”的大視野聚焦到“炊煙、村落、一道轍”的小視角,音樂在14765,6543下行級進中將對祖國的依戀和和愛深深地扎根在祖國的每寸土地中。第二部分高潮有2個樂句,第一樂句:“我最親愛的祖國,我永遠緊依著你的心窩”旋律由上行的八度跳進開始,力度逐漸加強,旋律在高音區的流動中將情感推向高潮:6/8拍的音樂在歌唱到“祖國”和“心窩”這兩小節時變換到了9/8拍,在音樂時值上把對祖國那份刻骨銘心的愛無限放大。第二樂句:“你用你那母親的脈搏和我訴說”句中把“祖國”這一抽象的名詞擬人化:祖國母親給予我們生命,我們在祖國母親溫暖安全的懷抱中茁壯成長,對祖國的這份恩情在結束音長達12拍的“說”中不斷延伸、延伸……余音繞梁,回味無窮。《我和我的祖國》第二段為平行樂段。第一段將祖國比作母親,第二段將祖國比作大海,母親無私、博愛,大海寬容、廣闊,每一種意象都體現了我們與祖國的關系:心心相系、血肉相連、不可分離。歌唱者在感受音樂美、意境美的同時,又融入了愛國主義激情,達到了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完美融合。
2.快閃形式
快閃一詞在百度中的解釋為“快閃影片”或“快閃行動”的簡稱,可視為一種短暫的行為藝術。簡單地說就是許多人用網絡或其它方式,在一個指定的地點,再明確指定的時間,出人意料的同時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它行為,然后迅速離開。表達形式的瞬間性、參與方式的自發性、表演空間的公共性是快閃的主要特點。《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大都選擇人流密集的標志性地點,例如廣場、公園等;發起人覆蓋到各類群體,包括有員工、學生等。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表演者突然出場“亮嗓”,這種新穎的方式會吸引周圍的群眾陸續加入,或不自主合唱,或隨節奏起舞。一群素不相識的人激情滿懷、縱情高歌,彰顯了磅礴的民族氣勢。通過合唱這樣一種凝心聚力的方式,表演者和觀眾互動融合,達到心靈的共鳴。和傳統的一些表演方式相比,這種“快速閃現”的方式,對于歌唱者內心的沖擊力是比較強的,愛國情感體驗獨特,感受更濃厚,映像更深刻。二音樂教育對德育工作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音樂作品能通過欣賞者的審美體驗,激發對接人的道德思想和道德信念,達到空洞的理論說教所不能達到的效果:《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現象在社會的影響力,于此可見一斑。音樂是通過一定形式的音響組合,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態的表演藝術形式,它通過旋律、節奏、速度、力度等外在聽覺形式和內在思想感情,充分調動人的感官和心理,激發人的想象和創造,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對音樂的表現、感悟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應,也是人的道德品性的一種反應。“樂者,德之華也”,音樂本身蘊藏著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內核。我們在欣賞和表演音樂時不僅能獲得音樂的審美體驗,更能在愉悅當中受到更充分的道德教益和思想啟迪。尤其是像《我和我的祖國》這類具有豐富思想政治內涵的歌曲其德育效果更突出。我們要利用音樂對人思想道德上“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發揚優良傳統、弘揚社會正氣。要充分發揮音樂的德育功能,就要在音樂教育中加強和改進思想道德建設。下面筆者借鑒《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現象的一些特點,提出對音樂教育的幾點認識和思考:1.挖掘音樂作品的德育要素當今大部分學校尤其是職業院校在音樂授課過程中,更多側重于審美方面的教育,而常常忽略了德育方面的引導。音樂教育具有“寓教于樂”的特點,它能將教育的內容生動地表現在優美的旋律之中,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深入淺出起到很好的滲透作用。除了《我和我的祖國》這些經典的愛國歌曲之外,在其他類型的古今中外的經典音樂作品中同樣能找尋到其潛在的德育價值。如結合方言和地方特點去賞析中國民間音樂,學生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和增強民族自豪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外國經典作品同樣蘊藏著深刻的德育內涵,如《伏爾加河船夫曲》會使學生對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產生同情,《友誼地久天長》讓學生懂得相互關愛、學會感恩,挖掘和傳播人與人之間的正能量會有利于和諧社會主義建設……2.豐富音樂教學中的德育體驗快閃形式之所以受推崇,是因為它提倡大眾的參與性與游戲感,突出每個人自愿表達的意愿和勇氣,能顯示個體對社會的歸屬,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突破以“聽”為主的傳統音樂教學模式,多加入體驗性和參與性教學元素。延伸第二課堂。豐富多彩的課外音樂活動,既能展現了學生自身的音樂才華,還能實現集體的價值。音樂活動范圍可以不局限于校園,讓學生到社會和大自然中去感悟人生、感知生活,以此來凈化人的心靈、構建精神家園.多使用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教學手段。如《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中的合唱要多運用。合唱作為普及性強、參與面最廣的演出形式之一,在表演時不僅要確保自己的音高準確,同時在力度、速度等方面還要兼顧到同伴的演唱。合唱既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又有利于學生集體主義觀念的樹立和形成。3.構建系統的音樂德育模式構建系統的音樂德育模式,首先要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選擇適宜的方法,逐步形成一套內容健康、方式靈活、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其次明確德育的階段性和長遠目標,階段性目標要有連貫性和漸進性,符合實際情況,并為長遠目標而服務;再次,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思想認識,音樂教師除了有過硬的音樂專業技能,還要有深厚的德育功底,用先進思想和能力武裝自己,才能真正地做到德才兼備,更好地進行音樂德育教育。
本文以《我和我的祖國》快閃現象為切入點,淺談了音樂的德育性,德育作為音樂教育中的因素之一,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祖國建國70周年到來之際,希望我們每一位音樂教育者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音樂的這片土壤里實施德育灌溉和藝術熏陶,為祖國培養充滿積極正能量的新型人才,以拳拳赤子之心獻禮祖國七十華誕!
參考文獻:
[1]郭聲健著.音樂教育論[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2]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作者:劉雱敏 單位:山西省中醫學校
- 上一篇:績效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的運用
- 下一篇:公共政策傳播效能提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