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學思想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8 05:16:00
導語:古代美學思想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服飾藝術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人認為“天”是外在的意志、理想、福地的化身和所在,“天”被視為神圣的、偉大的、無限的,人間事物由天所定。古代服飾的形制和色彩分別體現了人對天的尊崇,乾為天,未明時為玄色(黑色),坤為地,為黃色,故上衣玄下裳黃。古代服飾中尤其重冠,冠上為天,冠的形制更要體現對天的崇拜。天子之冠有十二旒,每旒貫以玉珠十二顆,“十二”這個數字體現了人們對一年十二個月的天文觀,由“十二”的觀念引伸到宇宙萬物,概括出十二紋飾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
“天人合一”還體現在服飾以寬大、飄逸、含蓄為美。由“天”之神圣、偉大、無限所推演出來的“大”于是也成了一種美的境界。中國古代服裝一直以寬袍大袖為尚,把自然的人體隱藏于寬大的袍袖之中,給人以神秘、內斂之美,力求與“天”合而為一的神韻。衣袖裙裳要寬大,如人兩手舞動,則兩寬大袖片隨之飄動,形成氣勢。人行走時,上體衣袖下體裙裳隨之飄動,同樣形成寬大之勢,帝王豪紳尤以衣袍寬大為美?;诖朔N審美觀,中國古代服飾不追求立體感,而追求平面的“面”感。在裁剪方法上不需做過多的分割組合去追求“體”的感覺。所以,中國服飾的傳統裁剪法為平面裁剪法,不同于西方流行的立體裁剪法。
二、服飾藝術追求禮制秩序美
中國倫理道德對中國審美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中國數千年的服飾藝術發展中,儒家的禮教思想成了其核心理念。只有遵從了倫理道德規范的服飾才為美,只有充分體現了社會各個階層等級秩序的服飾才為美。周代制定的冠服制度影響了中國后世幾千年,冠服是服裝根據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類服裝的總稱。什么樣的帽子配什么樣的衣服,都有嚴格細致的規定。在不同的禮儀場合,不同等級的人必須穿著與其身份相適應的服飾,這些服飾在顏色、材質、尺寸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規定。周代的冠服制度規定極嚴,同為裘服,也要根據皮質、顏色來劃分等級。天子穿白狐裘,諸侯及大夫、士穿青狐裘、黃狐裘,庶民則穿犬羊裘。自周以后,冠服形制被歷代傳承相襲,雖按各代統治者之意略有改動,但其基本形制卻大同小異,尤其是顯示階級差別的內涵始終沒有改變。
三、服飾藝術以華貴、精細、豐富為美
服飾藝術離不開審美藝術的一般規律,華貴、精細的服裝與飾品無論在手感、體感、質地、光澤、色彩等方面,還是在工藝水平、適體狀況、貴重程度、使用年限等方面,都給人帶來更高程度的滿足、愉悅、自信、富貴的審美感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織錦和不到一兩重的素紗禪衣,河北出土的金縷玉衣,其工藝水平和審美價值均為后世所稱頌。唐時的百鳥裙,將多種鳥羽捻成線同絲一起織成面料再制成裙子,色澤艷麗,不同角度不同時間會出現不同的色彩,堪稱珍貴。清時龍袍,在藍素緞底上以孔雀羽鋪底,用絲線將很細的珍珠串起來繡成龍,珊瑚球繡火,捻金線、銀線等珍貴線材和五彩絨絲繡龍,不同部位大小龍共9條,大龍間繡有彩云、蝙蝠、八吉祥、暗八仙、八寶、三多紋、靈芝祝壽紋等。前后襟下幅繡平水壽山福海紋。各種材質、各種工藝達到完美組合,精美絕倫、令人驚嘆。衣冠古國的服飾瑰寶給后人留下了珍貴的財富。
四、服飾藝術具有具體化、個性化的審美特征
楚漢時的浪漫主義是繼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與先秦理性精神相輔相成的又一美學思想。楚漢的浪漫不同于后世的浪漫,它的浪漫是因氣勢與古拙的結合,充滿了整體性的浪漫。一種具有運動感、氣勢恢弘而又古拙的服飾風格出現在服飾藝術的歷史畫卷上。以楚國為代表的南方服飾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其紋飾圖案充滿豐富的夸張力和浪漫的想象力。漢朝的恢宏氣勢在服飾上形成樸實與舒放的獨特風格,漢袍褒衣博帶,寬袂如蔭,曲裾如翼,氣度深沉而莊嚴。魏晉時期,隨著玄學興起、人們思想的覺醒,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身著大袖衫,敞領開懷,解衣當風,或捋袖至肩,或分襟露足,或褪衣出臂,或去冠散發等,這都是一些完全不合禮制,卻比較個性化的服飾形象。
中國古代服飾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中國其他藝術及其美學思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并形成了自身獨立完整的美學思想體系。中國服飾古代藝術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獨特的風格特色存在于世界文化寶庫中。“衣冠古國”服飾之淵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體現和繼承中國古代服飾精髓,是現代服飾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充分理解古代服飾深刻內涵,現代服飾才能融會貫通,而不是簡單地照搬與模仿。這也是我們當代服裝設計師的職責所在。
內容摘要:中國服飾藝術以其獨特的服飾語言表達了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意境:其一,表現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二,表現為追求禮制秩序美;其三,表現為以華貴、精細、豐富為美;其四,表現為呈現出許多具體化、個性化的審美特征。
關鍵詞:中國古代美學思想服飾藝術
參考文獻:
[1]李澤厚著《美的歷程》[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版。
[2]徐清泉著《中國服飾藝術論》[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馮澤民,劉海清著《中西服裝發展史教程》[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