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音樂在教學中的動力性淺議論文
時間:2022-01-13 04:43:00
導語:影視音樂在教學中的動力性淺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是生活的產物,是聲音的藝術。它通過“聆聽”旋律的起伏變化、節奏的快慢及力度的強弱等,來感受音樂作品所塑造的音樂形象,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影視音樂與音樂教學相結合”通過某種具體形象的指引,在某種程度上實現音樂的“可視性”,從而更有助于理解與欣賞。
關鍵詞:欣賞影視音樂影視資源音樂教學創新可視性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抽象的藝術。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師,不僅要努力使音樂“聽起來很美”,還要想辦法讓音樂“看上去很美”。這是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既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同舞蹈、繪畫等藝術的一個重要區別在于,它必須通過“聆聽”才能感受得到,通過聆聽旋律的起伏變化、節奏的快慢及力度的強弱等,來感受音樂作品所塑造的音樂形象,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正由于音樂欣賞的這一特殊性,使得基于抽象的聲音的聯想與想象幾乎成了人們進行音樂欣賞的重要手段。對于絕大部分并未經過長期的專業的音樂訓練的人來說,僅靠這一手段來獲得音樂的真正的內涵,顯然具有一定的難度。他們更希望通過某種具象性的指引,在某種程度上實現音樂的“可視性”,從而更有助于理解與欣賞。我經過細心的調查。實踐和研究,找到了提高音樂教學效率“影視音樂與音樂教學相結合”的特殊方法。
一、音樂教學與影視音樂內在聯系
音樂的審美功能與藝術魅力在于具有一種潛在的力量,它在震撼人的心靈和感染人的情緒上有一種其他藝術難以比擬的強有力的穿透力。它常常繞過人們的智能思維而直接融入心田,撞擊人們的心靈。音樂在表達人的復雜情緒、情感方面的功力是其他藝術無法比擬、不可替代的。許多用語言難以傳達的情感,音樂卻能自如地表現出來。正如法國作曲家卡來爾·圣桑所說:“在言辭窮盡的時候便有了音樂,音樂能夠說出那種無法說出的東西,它促使我們在自己內心中去尋找前所未知的深處:它能表達任何言語都無法表達的情緒和‘心態’。”所以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切藝術向往音樂。
電影、電視同樣是時間的藝術、運動的藝術,但它更是空間的藝術、形象具體可視的藝術。它具有直觀的藝術形態。人們可以直接感覺到它所表現的事物的空間狀況和運動方式,不必像語言、音樂等抽象藝術那樣須經過思維的“翻譯”才能將所表現的抽象概念轉化成具體的空間形象:畫面具有瞬間的表現力,一個面部表情或一個飛逝的動作可在瞬間捕捉到。而音樂的樂思需要一定的時間展開,最簡單的音樂也要求一定的曲式。電影、電視作為運動的藝術,是具體可見的,外部的,而音樂的運動是內心情感的、抽象的發展運動。畫面表現的是運動的本身,音樂表現的是這一運動在人的意識中所引起的體驗。感情的深度和強度用畫面是不容易表現出來的,而對音樂來說是相對容易的。
音樂藝術與影視藝術的結合。首先是建立在時間的延長性這一共性特征上,進而是建立在縱向發展的延長性與橫向發展的伸展性的交叉組合上,由此形成的時空互補性,結構了立體的視聽空間:
畫面在空間運動中展示時間:音樂在時間過程中描繪空間。
畫面是對概念的形象再現:音樂則是對思維的抽象概括。
畫面與音樂從具體到抽象的有機組合,藝術地連接空間的描繪與時間的展示,誕生了新概念的音樂——影視音樂。
二、現代教學手段是提升學生《影視音樂欣賞》水平的主要載體
通過對音樂藝術和影視音樂的研究分析,在教學中,我們主要采用網絡教學優勢對學生進行影視音樂欣賞方面的訓練。
1、貼近時代的需求。當今社會。能熟練的使用計算機是脫離“新文盲”的標志,綜合素質教育能反映人們對教育本質的認識,能體現對年輕一代教育問題上的共同價值理念如學會學習、終身教育。網絡教學能提供眾多有實際價值并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例如:理解教育。強調相互依存、重視和諧合作的實踐態度的培養;環境教育,增強對人類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理解,發展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美學教育,補充貧乏的美學觀念,培養對于美學的鑒賞與批評的能力等等。教育的多功能作用,都可以通過網絡課程得以同時實現。
2、為學生營造探索與創造的空間。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個性。在新世紀中,知識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創新與創造成為日常工作的主要基調,把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培養學生的探索、反思與創造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網絡是一個優秀的教育遞送媒介。教育信息貯存媒介。在提供創新環境與創造性學習條件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3、創設學生協作的學習環境。學生首先可以就某一感興趣的音樂或影片自主學習,并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其次,學生可與同學、教師相互探討,著手解決問題:最后,學生可以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創新觀念、想法,為《影視音樂欣賞》增添有利的新資源。這樣,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其協作能力、探索能力、創造能力。并使之具有面對新問題的勇氣和自信,從而使個性得以全面的發展。
三、以影視資源做為推進音樂教學的動力源,拓展學習空間
1、影視資源的運用使教學導入充滿動感
導入是通向學習新課的橋梁。在一堂課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影視資源的運用使教學導入更有動感。如教唱《桑塔露琪亞》時。我先播放了三位世界著名男高音演唱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陽》,他們完美的藝術表現。洪亮的嗓音,及氣勢恢宏的場面,激起了學生們對歌唱家的崇拜和向往,激發了學習新歌《桑塔露琪亞》的熱情。又如在學習《走進西藏》之前,我讓學生們在電視配樂散文《西藏詩話》中領略西藏的神秘文化和雪域風光。它色彩鮮明。誘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贊美了壯麗的西域風光。學生流連忘返,迅速地領會了《走進西藏》是一首西藏人歌唱孔繁森的贊歌,達到了“移情”的效果。
2、影視資源的運用使節奏教學輕松進行
節奏是音樂的骨骼。而正是這付“骨骼”往往會成為學生學習中的“攔路虎”。它的學習是比較枯燥和困難的,學生對它缺乏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我找來了相關的影視資料,輔助學生攻克難關。例如:在七年級學習第四單元具有進行曲風格的節奏時,播放一些如《義勇軍進行曲》、《解放軍進行曲》之類的電視錄像。學生們在聽著剛勁有力的音樂,看著動感整齊的畫面時,會情不自禁地踩起進行曲的節拍。這種直觀性的教學,學生很快就會掌握進行曲的節奏。
3、影視資源的運用使欣賞真正成為享受
欣賞課難上。是音樂教學中常會碰到的一個實際性的問題。音樂欣賞特別是那些器樂曲的欣賞常會令老師和學生覺得頭疼。在以往的欣賞課上學生們不是忙著做與欣賞無關的事,就是聽得呆若木雞,聽完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老師則只能艱難地維持著課堂紀律。這樣的欣賞,不聽也罷,絲毫沒有體現審美的宗旨。
面對這種狀況,運用影視資源的融入使欣賞真正成為享受。例如:欣賞《櫻花》時,我讓學生觀看了一段日本電影片段,畫面中那迷人的異國情調。盛開的櫻花,醉人的旋律,把學生帶入了影片極情渲染的情景中。學生們很自然地就體驗到了這個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內涵了。又如欣賞器樂合奏《瑤族舞曲》,用瑤族民族風情及瑤族舞蹈的影視資料。帶領同學們進行瑤鄉之旅。學生們完全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青山綠水,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飾,盤龍歌,長鼓舞,美麗的少女一幅幅絢麗多姿的優美畫卷,學生們很陶醉,很向往。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引起了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提高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眼中能“看”。耳中能“聽”,手中能“舞”,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親生體會了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作品的內涵。
綜上所言,影視音樂與影視資源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是一種新的嘗試,旨在更合理、更有效地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教學,并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獲得協作、探索、創造能力,以及勇氣與自信的全面提高。同時也給同學們開創了更為廣闊的藝術天地,使他們在藝術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新途徑。
- 上一篇:消防志愿者先進事跡匯報材料
- 下一篇:學校教師評先工作方案